宾阳,前区划行政单位名,宾州。宾州,前行政区划单位名,岭方。宾阳县,今属广西。广西,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层级:“区级”。区,下辖行政区划单位,层级:“市级”。市,下辖行政区划单位,层级:“县级”。今“宾阳县”行政区划单位总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1)

典籍:黄帝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防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高阳,任地依神。帝喾,顺天行义。东,逾、蟠、木。西,济、流、沙。北,至幽、陵。南,抚交址。日月所经,舟车所至,莫匪王臣,不逾兹域。帝尧时,禹平水土,以为九州。虞舜登庸,厥功弥劭,表提类而分区域,判山河而考疆域,冀北创并部之名,燕、齐起幽营之号,《典》所谓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者也。夏,功在于唐尧。殷,因此无所损益。周武,克商,自丰徂镐出。至成王时,改作《禹贡》,徐梁入于青、雍,冀野析于幽并。职方,掌天下之土,以周厥利,保章辩九州之野,皆有分星。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禹,划华夏置九州,宾阳之域,隶属九州之一的荆州,为荆州之南僥yáo地。南僥封域中之人,为荒裔。

注:神农氏黄帝与西陵氏儽祖所生之长子,名:倡意。倡意与蜀山氏女,名:仆。仆,所生之长子,名:乾(干)荒。乾荒封域,史称荒服。乾荒,史文称高阳。其子高阳氏为帝,史称帝颛顼。《山海经》称乾荒为“韩流”。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多数亲们,对山海经比较茫然,而不懂其文其意,没关系,在下懂。划重点,加解释,可能就明白了。不过,我想说对古语、古字、古意,需要强大的语句理解能力,其中大部份字、句、章,为方言语句。《山海经·南山经》只抄重点:“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招摇,实为“照耀”。(古文“摇”字实在是不认识,也无法书写。不读“摇”)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十山,指十位王侯。既,人们口中称的诸侯。辖区面积广1475公里。谁称高阳?前文已经说了“乾荒”,乾荒也称颛顼。神,指有本事的人的尊称。鸟身,指人的衣服装束,既穿着的服饰,上古的鸟是比较大的,用羽毛制作的服饰。龙首估计是鳄鱼皮头做的帽子。璋玉,做的石棺。瘗,葬。壁,盘子。壁(陛),也指君。君,主的意思。稻米,主食。白莹,一种像玉一样的石头,制作的贡桌。

帝尧,行政区划: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夏禹,行政区划:九州之内,作为五服。天子之国,内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三百里候。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讫于四海,弼成五服,五服至于五千里。

周礼: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商、周:今天的广西区域称为南蛮裔。准确的称谓名南僥。夷,指后裔的裔。在历史中统称蛮裔,广西区域,称谓名比较多,因几千年历史,历史是一个繁衍演变的过程。名有:南粤,百越,扬越、南越等等。无论称谓名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数人忽略了方言的发音。山海经为禹所著,这是四千多年前的典籍,可信度百分之一百。

《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甌,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海,指四海,而不是指今天认知的大海,意为宽广辽阔之意。四,指四方的意思。也就是上古行政区划单位“四方的意思”。海中,指“海内之中”。)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三天子,不是指三个天子,而是指儽祖的第三一个儿子。儽祖的长子倡意,次子玄嚣,少子龙苗。史籍称儽祖的第三的儿子名为:三苗、苗龙、龙苗,山海经称龙苗为勾(句)龙。苗龙的儿子就称蛮!蛮,为蛮人始祖。苗龙是黄帝与儽祖所生的滴子中的第三子。)

桂林八树在番隅东。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八树,指八个分封国。

上文已经清楚的写出了上古行政区划:五服、四海、八荒中的封域。

秦朝:秦始皇平六雄后,南下平南僥地,以谪戍卒五十万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后命任嚣、赵佗攻越,平陆梁地,遂定南越,秦始皇置三郡一尉:桂林郡、南海尉珠崖郡(今海南省)、象郡。秦亡,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南海龙川令赵佗,付以尉事,其后南海尉赵佗乘势起兵,击桂林郡、象郡等,将南僥地建立南越,自称南武侯(王),都城番禺。

前汉: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郁林郡,郡属交州。汉武帝元鼎十一年,以南武侯置南海王,拜赵佗为南海王,划长沙以南三郡封赵佗。今之宾阳,古之宾州,上称岭方城属交州郁林郡。郡下辖十二城。今宾阳县在其内:布山城、安广城、阿林城、广郁城、中留城、桂林城、潭中城、临尘城、定周城、增食城、领方城、雍鸡城。岭方城为都尉府城,今宾阳县(城)。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2)

交州

后汉:后汉延续前汉制。秦置桂林郡,汉武帝更名为郁林郡,属交州。交州下辖七郡:“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郁林郡距离雒阳南六千五百里。郁林郡下辖十一城:布山城、安广城、阿林城、广郁城、中溜城、桂林城、潭中城、临尘城、定周城、增食城、岭方城。岭方城,今名宾阳县(城)。户数不详。

三国:后汉以后,形成三国时代,交州属吴,吴续后汉制,制依旧。吴改岭方名为临浦,后复旧。岭方城依旧属郁林郡。

西晋:晋朝时期,岭方县无革制,属郁林郡。郁林郡下辖区划单位城数有撤减。郁林郡下统九县:布山县、阿林县、新邑县、晋平县、始建县、郁平县、领方 县、武熙县、安广县。户六千。东晋十六国时期依旧。

南北·宋:宋置岭方令,为汉代旧县制,属郁林郡。郡下辖十七县。郡,住户:一千一百二十一户;人口:五千七百二十七人。平均一个县人口只有336人。(三国以后人口减少非常严重的,所以一个国家绝不可内乱。)

南北·梁:梁改郁林郡置定州,后改定州为南定州,郁林郡属定州。岭方依旧郁林郡。平陈后改为尹州,郁林岭方属尹州。

隋:隋朝大业初改郁林郡为郁州,下辖城县有减,辖十二城县:郁林县、郁平县、领方县、马度县、安成县、宁浦县、乐山县、岭山县、宣化县。住户:59200户,平均一县住户为4933户,隋朝时期人口有所增加。古岭方,今名宾阳。

唐:唐朝初置十道,其中岭南道属十道之一,其后将全国分置为十五道,及蕃部封王地区,又将岭南道划分为东、西二道。今宾阳属唐朝岭南西道。道府治所置于桂州府城之内,管经略观察使。岭南西道下辖十五州:桂州、昭州、蒙州、富州、梧州、浔州、龚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柳州、融州。唐朝贞观五年,析南方州之岭方县、思干县、琅邪县、南尹州之安城县置宾州。唐朝贞观十二年省去宾州之思干县。唐朝天宝元年,改宾州为安城郡。唐朝至德二年九月,将安城郡复改为岭方郡。乾元元年,将岭方郡复名为宾州。宾州下辖三县:岭方县、琅邪县、保城县。宾州治所置于岭方县。

五代:五代袭唐制,总区划单位为唐朝十道之一的岭南道。五代地理志史籍载文缺失,载文不够详细。只提及潘州、桂州、邕州、薄州四州。注解为六州:邕州、恩州、溥州、思唐州、潘州、桂州。

北宋、辽、金、西夏、大理时期:北宋置广南西路。宋朝大观元年,割融州、柳州、宜州,及平州、允州、从州、庭州、孚州、观州九州为黔南路,融州为帅府,宜州为望郡。宋朝大观三年,以黔南路并入广西,以广西黔南路为名。大观四年,依旧称广南西路。广南西路下辖二十五州:桂州、容州、邕州、融州、象州、昭州、梧州、藤州、龚州、浔州、柳州、贵州、宜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白州、郁林州、廉州、琼州、平州、观州。军三处:昌化军,万安军,朱崖军。总县级单位六十五县(城)。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3)

白塔迷住了我。

南宋:南渡后,置二府:静江府,庆远府。州二十:容州、邕州、象州、融州、昭州、梧州、藤州、浔州、贵州柳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廉州、贺州、琼州、郁林州。军三处: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住户四十八万八千六百五十五户;人口一百三十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二人。南宋时期宾州属庆远府。宾州下辖安城郡,及军事。宋开宝五年废宾州,琅琊、保城二县,以岭方隶属邕州。宋开宝六年,以岭方复置宾州。宋元丰时期,住户七千六百二十户。宾州领三城:岭方、迁江、上林。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4)

白塔,历史遗址。据当地的亲们说,始建于大清188几年,具体时间不详。这里曾经应该是军事驻防重镇地。

元:元朝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属湖广行中书省。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辖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宾州属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元朝至元十三年,改宾州为安抚司。元朝至元十六年,改宾州安抚司,为宾州下路总管府。宾州下路总管府辖三县:岭方县、上林县、迁江县。元朝时期当时的宾州住家户有:六千一百四十八户(6148户);人口:三万八千八百七十九人(38879人)。至元十三年,立广西道宣抚司。元朝至元十四年,改广西道宣抚司为广西道宣慰司。元朝至元十五年,为静江路总管府。元朝贞元年,并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5)

他她在我的身后。

明:明朝。元朝政末,改宣慰使司为广西行中书省。明朝洪武二年三月因之。洪武六年四月置广西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明朝洪武八年十月,改广西都卫为广西都指挥使司。明朝洪武九年六月,改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承宣布政使司领十一府,四十八州,五十县,四个长官司。今宾阳县,为故岭方县,属柳州府。柳州府辖二州,十县。宾州是柳州府下辖二州之一。明朝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所省入岭方县。洪武二年十月,划归柳州府。宾州领二县:迁江县、上林县。东南有镇龙山。西南有灯台山。宾州城西,有古漏山,下有古漏关,古漏水出焉,入於宾水。宾水在南,即都泥江也。宾州城东,有安城镇巡检司。又东有梁村巡检司,后废。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6)

岭方城地今宾阳

清:清朝初建广西省,置巡抚、布政共治焉。置两广总督。清朝康熙二年,东西二广分设总督,四年复故。大清雍正元年,复分设,雍正二年复合。大清雍正六年,以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大清雍正十二年,仍复故,驻广东肇庆府,后移治广州府。初领九府:桂林府、柳州府、庆远府、思恩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大清顺治十五年,升泗城土州为府,寻改为军民府。大清雍正三年,升宾州为直隶州,以府属之来宾、武宣、迁江、上林四县隶之。大清雍正十二年,降宾州隶思恩府,来宾还属。大清雍正五年,泗城复为府。大清雍正七年,置镇安府。大清雍正十二年,降宾州隶思恩府。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7)

宾阳城

看了几千年来的历史记载文,是的,今之宾阳县确实是古宾州城,再往上就为历史记载文中的古岭方城,今宾阳古城地就是古宾州城,宾州城就是古岭方城地,岭方才有城郭。而城郭在古代军事战略中,价值不言而喻,岭方等于宾州,而宾州也就等于宾阳城,虽然今下辖之区域没有当初的宏伟,但是我想说:古代宾阳地是南下的重要军事要塞,及通道之一,当然也是当时进入复地的必经之路。

宾阳县古代叫什么(宾阳县历史)(8)

美丽的现代宾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