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1)

​文|南风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2)

社会总是要看到辉煌的成绩,才能承认你的天才。

卡姆就曾是在脱口秀天才边缘来回试探的人。他是公认的“线下之王”,多年的演出锻炼总是让他几句话就可以“炸场”,但放到线上节目中,观众却对他产生了两极化评价。

直到第八期播出,他终于获得了认可,现场180位观众有178位投了票,这也是本季《脱口秀大会》所有舞台表演中观众投票数最多的一次。

海源说卡姆是“脱口秀灭霸”,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但真正可怕的是,“灭霸”卡姆只有23岁。

嗯,他是个天才,是位很可畏的后生。

“中国脱口秀只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我的风格,一种是其他人的普通的风格。”

这是卡姆对自己脱口秀风格的定义,也同样得到了其他演员的认可。

ROCK说最讨厌卡姆这种乱炸场子的,池子说自己还没见过比卡姆更能炸场的人,海源觉得没有人可以接在卡姆后面出场表演,“这是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传奇脱口秀演员卡姆的力量。”

呼兰则简单直接将卡姆和其他演员的风格区分为“一个是站着讲的,一个是到处乱跑来回演的。”他说自己无法做到这种程度,即使放开了去演,也演不了那么好。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3)

和演员们对卡姆一边倒的认可与夸赞不同,观众对他的评价比较两极。一方认为他是纯正的喜剧脱口秀应有的表演风格,好笑度极高,另一方则不理解这种风格,觉得他在台上跑来跑去的样子像是“耍猴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姆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他的风格,好评渐渐占了上风。在刚刚播出的第八期节目中,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爆梗王。

那是他每一次上台前都会立下的flag,第六期是他离爆梗王最近的一次,差一点就拿了。但直到第八期,他最后一个出场,一句话就将观众的情绪拉至最高点,把第六期差的那一点成功补回,然后拿到了整季节目以来的最高票数。他终于像自己表演的段子一样,坐上了爆梗王的专属座位。

这是卡姆真正的实力,他已经将体验派表演与脱口秀恰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体验派脱口秀”风格。

而他只有23岁,是许多人社会生活刚刚开始的阶段。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4)

1

“因为我会表演”

卡姆最大的优势也是最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表演”。他很会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拉动观众情绪,让观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几乎从头笑到尾,这便是他“炸场”的最直接因素。

和其他很多理科生转型做脱口秀演员不同,卡姆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正规军”,有非常扎实的表演基础。

当然,前提是他也很有表演天赋。

不同于小学时的平平无奇,初中以后,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卡姆突然开始变得特别喜欢在所有人面前展现自己,“就控制不住的刷存在感。

初一生活的第一天,卡姆就站在讲台上说了一些笑话逗同学们笑,老师发现了他的特长以后开始将班会交给他组织。本来他们的班会是学生轮流负责的,第一次是他,第二次是别人,结果第三次又是他,之后次次都是他,“我都不是文艺委员就交给我弄,因为我总能攒起人来。”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5)

他组织的班会演出以相声、小品等幽默内容为主,和其他几乎所有类似的学生表演一样,他们最初的节目也都是借鉴或照搬的春晚等各大舞台上的成熟作品,当他发现小品更受欢迎后,每次班会上都演小品,《爱笑会议室》里的作品被他们演了个遍。

再后来,他开始了主动创作,在表演中讲班级和学校的一些事。在新疆那个人人都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卡姆的学校会定期举办“艺术节”,他和同学们将这些小品搬到艺术节上,给几百位同学、老师表演,反响同样非常好。

卡姆特别享受这种感觉,“因为感觉在那之前我就没有成功过,从小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唯独搞笑我是超级有天赋。

也因此,卡姆发现了舞台的魅力。课堂上如果接老师的话还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冒犯了老师,但班会上表演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只要上了舞台就有一种魔力,你这段表演的攻击性就是无,你可以随意展示你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他觉得很过瘾,舞台的存在让他特别有倾诉欲,就这样,他一直演下去了,没再停下来。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6)

2

“脱口秀最棒的是没有什么约束”

卡姆对脱口秀的信念感从高中开始形成。

组织同学们表演小品纵然可以获得掌声与欢笑,但他讨厌做排练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他喜欢freestyle。

某一天,卡姆在网上看到了一场国外的脱口秀演出,“看完就感觉太喜欢了,我想还能这样,合着我就不用排练了,我自己一个人来就行了,那多好,还能自己随意创作。

演话剧、小品时,卡姆有时会在舞台上突然想到一个特别好的梗,然后临时发挥出来,观众也很买账。但这会打乱一同演出的其他同学的节奏,“跟我一块排练的人说,你怎么不按排练来,那我这个就接不住了。”

脱口秀则不然,约束很少,观点表达自由度高,“你就一个人在台上站着,你突然把自己的排练推翻了都没有人会怪你,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排练。”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7)

卡姆向往自由,脱口秀让他感觉到了舒适、自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经常在自习课上流动演出,“在这个班演一下他们班比较出名的那个男生的走路方式,到了那个班再去演下他们班历史老师说话时的那种嘴唇的发声方式,还有那种给好几个班上课的文科的数学老师,他在黑板上写完字,突然转头的转头方式,就演一演这种。”

他天赋极高,大概只看了三四场国外脱口秀演员的演出视频,反复看了无数遍,知道脱口秀为何物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对很多脱口秀新人有启蒙意义的《今晚80后脱口秀》他也没看过。

我不希望别人告诉我这个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你演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他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性格,在舞台上延展这种艺术。“从一开始我就是属于那种非常自由的脱口秀,没有什么约束,然后我就一直在那演,完全凭感觉,看同学们喜欢哪种,我就演哪种。”

那时他每周能演出好几场,不用怎么排练,只要想好自己要演什么就够了,站上讲台就开始freestyle。老师们管的也松,在他演出过程中经常有老师坐在最后一排,和同学们一起哈哈大笑。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8)

因为有大量的即兴内容,卡姆在台上演出的走向特别能跟着观众的感觉走,自己把握好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观众进入他的“频道”。一场场的演出磨下来,卡姆便形成了如今的风格。

当登上节目舞台时,他自然也不需要成文的稿件,“我把梗概写在提词器上面,相当于那种风筝的线一样,我能随便飞,飞多远都行,然后我感觉要收尾的时候,可以收回来,再接着讲下一段。

卡姆喜欢说唱和摇滚,他用“音乐中的摇滚乐”,形容脱口秀在喜剧这个大类型中的地位与价值。摇滚乐中经常有吉他solo,输赢全在一个人身上,特别“硬”,而脱口秀,“就是喜剧里面最厉害的。”

3

我上台就是为了让观众笑

卡姆本来是想做一名喜剧演员的。

初二的时候,他听说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学校,有了要报考的想法,有人告诉他,考这个学校分还不高,200多分就行,“我说我更得考北京电影学院了。”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9)

高考那年他考了494分,高分进入北电。结果考上之后发现,北电的学习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喜剧方面的教育,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北电的影视表演强调演员对观众情绪的渲染,“我痛苦就带着你一块痛苦,我悲伤就要给你感染上悲伤的情绪,它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卡姆的想法与之大相径庭,“我上台是不管我是什么情绪,反正我想让你笑。”这是从他初二就形成的惯性思维。

大一的时候演小品还好,是卡姆熟悉的领域,“因为小品你可以搞笑一点,同学们也都喜欢。”到大二开始排话剧了,卡姆也越来越“非主流”。话剧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它较低的搞笑属性,它只会让人有情感的进步,不会在喜剧能力上有所精进。

“因为搞笑这事是有时效性的,你得马上能抓住观众的脉搏,然后随机的有一些调节才行,话剧是你演60场,60场都得一模一样。

他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于是开始经常在线下做脱口秀演出,跑跑综艺录制,看能不能找到真正懂脱口秀的人。他参加的最知名的节目应该是《奇葩说》,但在那个舞台上他遇到了和大学教育类似的尴尬。“大家都在听我的观点,但我讲的是笑点。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10)

好在通过脱口秀的线下演出,他结识了李诞、池子等人,当时正值笑果文化创立前后,他发现笑果是真正懂脱口秀的,于是顺利签约开始了线上演出生涯。

将表演搬到线上后,很多观众却不能接受这种风格了,线下的脱口秀天才卡姆,在线上很多时候平平无奇。

大家完全搞不懂他的思维、表演,“很多人会问卡姆你怎么创作,我说我讲了你也不懂,没法懂,可能我的表演系同学们会懂,因为我会经常用到一些表演上面的技巧,会塑造角色。”

不过社会总是要看到辉煌的成绩,才能承认你的天才。卡姆很想证明自己,让观众接受这种风格。

两年来,他一直在锻炼在舞台上和观众沟通的能力,从生活中,而不是开放麦。“你只要跟我站在这聊天,我就已经在锻炼了。”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11)

在《脱口秀大会2》的初期,他仍然没能完全把握好观众的心态,评委会建议他放慢或加快节奏,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到第八期,他决定回归本我,做回那个自由、独特的卡姆。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接下来的半决赛决赛我也完全回归自我,谁的建议也不听,你别跟我说什么观点,咱就是纯走情绪,就按这个路子走。”

接下来,他打算多创作一些内容,降低互动部分在表演中的比重,“打算创作一个按照主题能够出一个专场的内容,每一个大段子讲完后,中间来一段即兴,我还能拉回来再接着讲。”

他希望观众能在演出中完全进入他的世界,看完以后觉得,“卡姆的想法原来是这么美好的,在他刚硬的外表之下,居然包容着这样一个温柔的内心。

卡姆脱口秀灭霸(卡姆脱口秀灭霸)(12)

卡姆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他想推广自己的脱口秀风格。“我希望让所有中国人明白脱口秀不只是直直的站在那儿,穿个西装马甲在那讲,国外脱口秀里那些演员走来走去,非常夸张,一个表演能持续一分多钟,这是中国观众没有接受过的东西,我希望能够让他们接受,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