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陕西,走起

走读地理

从地理视角看中国

-

通 告

走读地理,看见中国省会城市系列

已写一半,准备集册出版

目前正在对接出版机构

如有出版商愿意合作

留言或email:327274313@qq.com

01

—西 安—

文末有视频《千古一帝秦始皇》

观兵马俑有感而拍

亚洲和欧洲的手绘地图(有这5张手绘地图)(1)

走读地理 | 西安每天一个地理问题西安凭什么成为13朝古都原因很多在这里,我只说地理(其他原因要说清至少要1万字)简单说,凭关中盆地的富庶凭铜墙铁壁般的合围地貌西安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是秦岭西边是六盘山和陇山东边是黄河天堑还有华山、中条山、崤山从地形上看确实固若金汤-在短兵相接的古典时代选择一个四面合围的地方做京城远比土地丰茂来得实际而环顾神州大地除却关中盆地只有四川盆地稍微挨点边可惜四川盆地位置太靠西南不能震慑全国历史上四川一直是政治的避难中心-再说,四川盆地看起来很平实际上只有成都是平原面积不过9000平方公里而800里秦川的渭河平原将近30000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四川盆地出外难于上青天只有长江一条水路这显然不符合京城的定位而西安进可争霸,退可自守水陆通道便捷不过想要称霸

一个关中盆地还不够关起门来能有多大威力要想固守关中,必须两手抓

也就是两个桥头堡一个运汾盆地一个洛阳盆地有这两个抓手在加上汉中和四川两个粮仓

才能真正做到

进可争霸退可自守

-从地形上看

关中 河东(山西谷地)本来就是一个新月形盆地也就是说

本来就是一家人也是华夏文明的新月沃地关中 河东 河洛 巴蜀

这是汉唐时代的基本盘也是秦始皇(六国之战)

刘邦(楚汉之争)汉景帝(七国之乱)

反复验证的最佳固守模型(具体历史细节就不展开)是古代中国政治的铁三角有了这个铁三角不说固若金汤至少可以聚天下人气

-这也是在唐以前所有朝代都愿意定都西安的原因因为大家相信这就是王脉之地相信有时比地理更重要(声明一下)地理对历史走向很重要但不是绝对走读地理不是要论证所有的历史走向都是地理决定的地理只是一个方面

视频《千古一帝秦始皇》

02

—宝 鸡—

文末有视频《人文始祖黄帝》

黄帝陵

亚洲和欧洲的手绘地图(有这5张手绘地图)(2)

走读地理 | 宝鸡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宝鸡为什么会成为周秦的发家地

因为宝鸡有宝

宝就是雨水充足

理由是

最会种田的炎帝就在这里

炎帝号称神农氏

连黄帝都不远千里来此学习先进技术

后来炎黄大军进军中原

赢得了阪泉之战

从此定都中原

-

宝鸡号称关中的水龙头

不只是这里的河流多

还因为这里是秦岭和陇山的交接地

也是二三级阶梯地带

东部暖湿气流集结的地方

为什么四川盆地雨水充足

因为有青藏高原这一超大集雨器

而秦岭、陇山

正好属于这一集雨器的边角地

-

远古时期的宝鸡

年降雨量可达1500毫米

那时岐山脚下到处都是河川

适合种田和放牧

当然最适合还是农耕

周朝先祖最开始生活在庆阳一带

与犬戎基本一伙

也就是说

周人也是游牧民族

后来沿着漆水南下

发现岐山脚下这块风水宝地

于是开始进入农耕

而渭河南岸姜水一带

一直就是炎帝后人的地盘

论耕作技术

姜部落绝对领先

毕竟人家是神农的后代

所以周人毫不犹豫的与姜部落联合

有书上说

周武王和姜太公的合作

是姜太公会钓鱼

这一看就不靠谱

你会去河边找一老头当宰相吗

仅仅因为他会钓鱼

而且还不用钩

-

还有人说,姜太公有谋略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在那个时代,部落与部落火拼

全靠男人

打战靠得是人丁

姜太公背后是数量可观的男丁

所以周与姜必须合作才能对抗商

后来两个部落联合进军中原

赢得了牧野之战

从此,周朝分封天下

-

环顾这两次战争

会发现有意思的地方

黄帝姓姬,周人也姓姬

周人说自己是黄帝的后人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

也许正是凭着这层关系

才取得姜部落的信任

毕竟两家先祖都曾成功合作过

也就是说,炎黄两大家族

用同一个创意

在不同的时间

先后完成了两次收购中原

合并天下的壮举

而核心基地都在宝鸡

-

有人说

炎黄入主中原靠的是农耕技术

周姜战胜殷商,全靠运气

因为牧野之战

商朝的正规部队正在与东夷作战

而与周人作战的是

一帮临时武装的农奴

从本质上看

是两拨耕田佬的械斗

可悲的是

商朝的农奴完全被动

结果当然是周朝赢

你想,两个爱种田的农民打架

一方只想回家多收点谷子

而另一方刚好又是种田能手

这个仗打着打着就变成技术交流会

牧野之战为什么那么多阵前倒戈

估计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猜测不一定准)

-

当然周人还有一个创举

值得说道

那就是井田制

周人在岐山脚下开创的井田制

绝对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税收制度

你想,在没有统一的度量衡之前

你怎么收税

你会说这还不简单

一亩地,产粮100斤

上缴30斤不就得了

别忘了,这时还没有衡器

30斤怎么来的呢

那就大概估算,来个百分比

可这样,产粮越高的人

交的税越多

那又打击种粮积极性

同时也会激起大家瞒报

你看,在没有统一的衡器

你连几个农民都无法团结起来

但是周人

利用井田制这个简单明了的制度

一下子团结了周边族群

所以周人能理直气壮喊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过去,我们理解这句话

总觉得,周人好霸道

事实上这句话应当这样理解

天下虽然是周家的

同时也是大家的

只要大家遵循井田制的规矩

公私分明,就能共享天下

-

你看,老祖先们在组织建设上

从一开始就站得高,看得远

要不然哪有今天这么大一家子

有人说,井田制根本不存在

但我还是相信有过一段时间

-

井田制大概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900亩土地上画一个九宫格

八户人家耕种周边的八块

然后一起耕种中间的一块

中间一块的收获归国家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

得先完成公田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一直很疑惑

中国人为什么要搞那么奇怪的井田制呢

现在明白了

这是在没有标准度量衡的情况下

信息和监督成本最低

也最能兼顾公平的税收制度

只要那个时候的技术会把一根线三等分

什么秤啊量啊

这些复杂的计量手段都不需要

你作为地主的利益就有了保证

基本的税收制度就建立起来了

-

我想宝鸡真正的宝

是周人的制度建设能力

秦人作为西周的马仔

一直没有获得农民的资格

如果不是犬戎南下

秦人永远无法出头

-

秦人本来在陇山西边的张家川养马

接过周人的锄头

从此笃定农耕

把养马外包给西戎的兄弟

可以说秦人就是西戎的大哥

-

从这可以看出

无论是周人、秦人

大家出身都是西羌

在商代,都是放羊的

属于等级最低的,仅高于畜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商人祭祀先祖的祭物就是羌人

西羌和西戎是一个意思

周人秦人先后摆脱西戎的出身

进入华夏

然后反过来又把原来西戎兄弟踩在脚下

这就好比穷小子变成有钱人后

看不起家乡人一样

-

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

为什么秦人那么愿意摆脱西戎的身份

进入华夏朋友圈

秦从为西周养马开始

就在为摆脱西戎进入华夏朋友圈做准备

周平王东迁

一路将近400多公里

为什么只有秦人能做保镖

因为秦就是那时的西戎老大

请强盗头子当保镖当然安全

秦通过这一壮举

获得进入华夏圈的门票

视频《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03

—汉 中—

亚洲和欧洲的手绘地图(有这5张手绘地图)(3)

走读地理 | 汉中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川陕夹缝地带的汉中出路在哪里

在秦岭以南

大巴山以北的夹缝中有一个城市

这就是汉中

陕西人认为汉中不够陕味

四川人认为汉中不够麻味

陕西宁愿拉拢天水搞关中城市群

也不愿提挈后院的汉中

而四川盆地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

更是不会考虑汉中

毕竟汉中太偏远

元以后

汉中就一直跟陕西混

凭什么四川要费力不讨好给你贴金呢

你看,汉中都快沦落为三不管的插花地

从地形上看

汉中归四川更符合自然分布

但那样

就会让四川更加难以控制

你想,四川盆地周围都是高山

古代想要进入四川,比登天还难

所以一旦中央政府有点风吹草动

第一个不老实的就是四川

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

解决办法就是把在自然地理上

更应该属于四川北部的汉中划归陕西

这样一来

四川北部门户大开

秦岭不再成为屏障

如果四川有独立倾向

中央军队可以从陕西汉中一路南下

轻松平定叛乱

-

类似思路很多

比如河南河北

绝对不是你想象那样

以黄河为界一刀切

还有南阳盆地的南阳和襄阳

明明是一个家人

在身份证却分属河南和湖北

从这可以看出

相同的地理一定要分开

不同的反而要捏在一起

打破自然分水岭来个犬牙交错

这就是古代的分省逻辑

你看,中国先祖们

为了让这一大家子不散摊,不分家

可谓是煞费苦心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今天超大规模

一码归一码,再说汉中

汉中地形的尴尬

难道一定要融合城市群才有发展吗

城市群到底是什么

是所谓统一工业区,还是摩天接踵的高楼

如果只是这样

我看汉中既不需要羡慕关中一体化

也没必要去攀附成渝双城模式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整齐划一的城市群

而缺少小而美的特色小城

-

汉中,就算不是汉文化发源地

但是挖掘汉文化总可以吧

汉中不缺名人

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可是妥妥葬在汉中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张骞

可是如假包换的汉中人

再加上汉中地理位置独特

不冷不热,不干不湿

太靠南,太潮湿

秦岭以北,太干燥

秦岭阻挡寒潮,大巴山拦住湿气

这种气候,在中国并不多见

适合打造后花园

在群山环抱的汉中,有一个桃源般古城

绝对能释放南北两大盆地的焦虑

汉中没必要低层次模仿国内大城市发展模式

何况模仿对象还是西安和成都

不是每个城市都要走工业化之路

我觉得汉中就是中国的瑞士

打好地理牌就是王牌

汉中水好,也可以大打水牌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继续搞

穿越秦岭的水隧道能不能做成水文化公园呢

引汉济渭工程,穿越300公里的秦岭

这么大文章不做

凭什么让都江堰独占流量呢

还有汉水,不管怎样,有个“汉”字

总得有个说法吧

凭什么依云水卖那么贵

难道汉中不能把“汉水”注册成矿泉水吗

把汉水这个高端大气的矿泉水卖到全世界

这比开一百家孔子学院效果还要好

下一个十年,二十年

城市化的目标,不是把楼建得越高

而是要让城市乡村化

什么叫城市乡村化

简单讲,就是要让城市变成熟人世界

让城市有人情味

以小区为单位的城市空间

看似热闹,实则关系淡漠

住了十多年的隔壁邻居

抬头不见低头见

问起相互职业,籍贯

姓啥名谁都是一片空白

真的需要帮助时

还得指望最近的亲戚

中国几千年来的邻里守望相助

在城市击得粉碎

造成这种现象是人变冷漠了吗

事实上,小区个个都很热情

都愿意帮助人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简单说,在共同体的理解上

城市小区,是上千个孤立世界

而乡下,一个村就是一个世界

城市小区大门打开

不明身份的人人可以自由出入

安全是个大问题

而农村当陌生人进入村子时

整个村子都会引起警惕

全村人数十双眼睛都会盯着他看

相当于进入无死角监控区

为什么乡村是一个世界

而城市小区却一盘散沙呢?

答案在共同体的定义上

什么是共同体

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利益集体

小区内的一切设施

如楼道、电梯、会所、花园都归业主所有

乡村内的一切设施

除了自家房子,屋前屋后的宅基地

农田、水塘、山林都是公共财产

区别在于,人们对公共财产的信任程度

农村人生于斯长于斯

天经地义地觉得这一切都跟自己有关

而城里人上不着天,下不挨地

对小区公共设施毫不关心

今天住这个小区

明天可能转到另外一个城市

人们对小区没有老家的寄存

也没故乡的记忆

为什么没有记忆呢

因为城市社区本质上只是一个栖身之所

不像乡村,人们在这里生老病死

大家奔着一个长期目标

当然比松散的城市小区强

分析了这么多

我觉得汉中完全可以定位成乡情城市

因为周边城市人群一旦累了

第一个想到的安居之地就是汉中

因为这里有家的温暖

有人情,把父母接到这里养老有寄托

定位清晰了,城市建设也就清晰了

中国乡情城市——汉中


04

— 函谷关 —

亚洲和欧洲的手绘地图(有这5张手绘地图)(4)

走读地理 | 函谷关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为什么六国攻秦

却被函谷关废掉武功

小小函谷关到底有哪些地理密码

(结尾有函谷关视频)

-

本节就来解码

函谷关是黄河边上一个土塬的涵道

这个涵道是雨水冲刷的结果

长7.5公里,宽不足三米

就是这样一条狭窄通道

让六国数十万军队不敢前行

-

你可能会问,从图上看

土塬并不高,而且还很平整

为什么偏要走涵道呢

确实,这一带的黄土都是桌面小平原

海拔并不高,坡度也不陡

我现场测试过,很容易翻越过去

可是在秦汉时期不是这样

那时土塬上布满森林

这道土塬名叫:稠桑塬

从名字可知,桑树还很稠密

所以,大军不敢深入森林

而且那时谷底更低

今天谷底被黄河泥沙填高了不少

而且黄河几乎贴着土塬流过

所以想要从右边黄河滩走过来

也没有机会

-

你可能会再问

为什么要死心眼走这个涵洞

走两边的山路不行吗

左手边是崤山,左前方是华山

这两座山都不低

而且还很陡,尤其是华山

自古华山一条道

右手边是中条山

海拔虽没华山高

可隔一条黄河

黄河一个直角边妥妥地把关中锁起来

也就是说

走右边还要过黄河天堑

-

当然走山路不是不可以

是资源不允许,后勤跟不上

你想,大军走山路

需要多少人运粮食

百万雄师过长江

后面是几百万的农民小推车在运粮食

如果你这个很难想象

你就想你去登山

包裹里多带几支水都嫌重

可是打战,不比登山休闲

随时有生命危险

一不小心,全军崩溃

-

孙子兵法云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们总以为军队很牛

振臂一呼成千上万

大军一过寸草不生

但实际上军队很脆弱

军粮,士气,疫病,阴雨等等因素

一个环节出问题

就有可能出现哗变或叛逃

从古至今

行军途中的非战斗减员

往往大于战斗死伤

现在我们出去旅游

一点导航有多条路选择

那是因为国家基础设施发达

-

还有这是和平年代

一旦战时,可能你连门都出不去

不要说战时,就新冠疫情那会

村与村之间的路都可以挖断

你连村口都出不去

平常一脚油门

可以去数十公里外吃水库鱼

现在只能在家用老干妈咽馒头

-

关中被称为四塞之地

意思就是有四个关隘

你把这四个关守住了

谁也进不来

秦始皇为什么对自己的基业这么有信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

至少算一个原因

你想,关中不缺吃喝

后代只要守住关中也能传万代

所以他敢以数字为序号

秦始皇、二世、万世

函谷关在秦始皇心中像神一样存在

秦始皇每次出关巡查全国时

都会对函谷关投以敬畏

为了走出函谷关

可是奋六世之余烈

今天虽然天下归秦

但他心里的防线一直还在函谷关

-

函谷虽固若金汤

也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力量

到了汉朝时,因为气候不断变冷

不仅稠桑原变成了稀桑塬最后成了秃顶塬

如今的G30高速公路

就是在塬上肆无忌惮的穿越过去的

与此同时,随着黄河多年的沉积、下陷

也让本来无路可走的“塬河悬崖”

出现了一条狭窄的走廊

所以函谷关的意义大大降低

等到汉末三国时期

就再也无人提及这一关卡

取而代之的

则是函谷关西侧的另一名关潼关


彩蛋:

视频函谷关

05

— 延 安 —

亚洲和欧洲的手绘地图(有这5张手绘地图)(5)

走读地理 | 延安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长征的目的地为什么会定在陕北

-

原因很多,这里只讲地理

简单讲就是:安全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核心圈

东部是山西高原和晋陕黄河大峡谷

西北方向不是沙漠,就是戈壁

自古这里就是边陲之地

大军进驻需要内地源源不断的供给

-

也就是说

蒋介石要想从西北围剿红军

没法形成合围之势

从这就可看出

红军为什么要迁出井冈山

就算没有国民党五次反围剿

井冈山也不适合做苏维埃首府

井冈山虽然山高林密,只适合打游击战,

但不适合做长期的根据地

-

为什么

先看地形

国民党中央军环伺四面

井冈山周边的大城市太多

很多都是国民党嫡系部队驻扎地区

南京、武汉不用说

这是是国民党枢纽,党政军的总部

也就是说,钱粮兵源补给都不缺

红军在此很容易被围困

-

红军退守西北,有战略纵深

蒋介石不愿意集结大兵到西北

尤其是中央军(嫡系部队)

你想,去西北边陲,相当于支边

苦寒之地,南方兵源都不习惯

更关键的是

西北军阀不愿意中央军去自己地盘

-

延安-黄土高原的核心圈

沟壑林立,适合打游击,不适合大军开战

窑洞冬暖夏凉,防寒防暑、防空袭

黄土地,易耕作,粮棉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