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任是无情也动人)(1)

这一段唱词出现在《红楼梦》里,可谓是惊心动魄,骇警警拔!语重心长,而又苦口婆心。这个时候的废太子,已年过半百,已被圈禁了十年,应该说早已丧失了往昔的斗志,看破了红尘。他不想让儿子学自己,走自己的老路,再参与到宫庭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去。要知道当初皇后赫舍里氏并不一定赞成自己的儿子做皇太子的,所以才是“天伦呵,需要退步抽身早!”。胤礽做皇太子应是康熙的主意。俗语说得好,平安即是福,做一个闲人野鹤也很好,何必自相残杀!自寻绝路呢?

红楼梦1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任是无情也动人)(2)

《红楼梦》不论怎么说,她总是一部小说,是属于艺术作品的范畴。与史书相比较,总是没有那么的严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又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作者一定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之间透露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我一路这样说来,有人定是不会认可的,说这就是过度解读,是真正的对号入座,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再从清史中,摘出一例来,看《红楼梦》与《清史稿》的吻合度。看看废太子是不是这样劝儿子弘晳的。

历史上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呢?据清史记载,胤礽曾嘱咐儿子弘皙:“我受皇上(雍正帝)深恩,今生不能仰报,汝当竭心尽力,以继我未尽之志!”当然,这是史上的文字,书面的语言。而《红楼梦》中的唱词,更加地艺术化,更接近生活,更像是父子间的私下的对话。只不过被作者艺术地隐去了,非探索剥离,而不能观其真。脂砚斋不是说过吗,不要看书的正面,看书的背面,方是会看。历史就是她的背面,《红楼梦》是有背面的,脂砚斋一而再再而三地警示我们。

红楼梦1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任是无情也动人)(3)

回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的抽花签。宝钗抽到了“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一句是出自唐代罗隐的《牡丹花》:“似共东风利有因,绎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韩令,是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句之事是据《唐国史补》记:“京城游赏牡丹三十余年矣。每年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唐元和末年,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之子邪?”

红楼梦1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任是无情也动人)(4)

这里的“冠艳群芳”,是指雍正封弘皙为最大的王这一件事。弘皙到圈禁太子的咸安宫看望父亲,恭贺弘皙加封亲王,所以是“在席共贺一杯。”“似共东风和有因”,这里的“东风”二字,指的就是皇帝,这里指雍正。《红楼梦》里的“东风”二字大都是指皇帝,如第十八回的,“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中的“东风”指的就是康熙帝。

这一句就是说,看似你能和现任的皇帝共处一朝,那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你是废太子的儿子,新帝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势力,暂时而为之,这就像牡丹一样,看似很荣华,但是,韩弘不也是“遽命斫去”了吗?但是,不管怎么说,走一步算一步,不管现任皇帝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但“任是无情也动人”。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的别忘转发,加关注噢,敬请提出不同观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