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单看这个电影名就能预见到又是一部痛击泪腺的片子。整部电影像是把年轻妈妈和学前班女儿的生活片段在时间轴上往后平移了六十年:眼见女儿一天天虚弱下去,85岁的妈妈说着“我能保护我的孩子”,重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女儿偶尔清醒过来问起“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一头白发的妈妈笑着答“没有的事”。有妈妈真好,好像不论到什么年纪,只要有妈妈在,就仍然有个能让自己当孩子的地方,就有那么一个依靠。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1)

该片讲述了一位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现实主义亲情故事。85岁母亲和65岁女儿共同生活。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生命力照顾女儿。两个生命在进程中彼此成全彼此辉映...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2)

“妈妈”这个主题本身永远就是感人的,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女儿这一角度还算新颖,但很多情节带给人距离感。为母则刚,妈妈是母狼。得知女儿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后,妈妈开始锻炼身体,积极生活,用行动表明我可以照顾你。女儿发病的日子里,闯了各种祸,离经叛道,甚至慢慢地忘记了妈妈。当母女在海边起舞,一切仿佛回到了起点,她刚成为她的母亲,而她如孩童。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3)

阿尔兹海默症冲破了65岁大学教师的最后一丝体面,也只有这样的对比才能凸显年老的无奈与悲哀。高龄母亲照顾患病女儿的情节很是吸睛,前半段不乏欢乐逗趣,后半段则走向温情,如散文化的片段拼接起了老年女性在时光面前的困顿,而温暖明亮的色调给予了观众多一些的安慰。全程拍摄细腻感人,几度泪流满面。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4)

当然这部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多条线都想抓,又都没抓牢。想讲母爱,又想讲阿尔兹海默症,还想讲对父亲的难以释怀。这三者并没有糅杂得很好,只是陈列在那儿,以至于重点模糊了,感情冲击力也会减弱。另外,小偷的那部分实在是多余。尽管我知道这部分是想隐喻些什么,但它依然是突兀的、破坏整体性的减分项。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5)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是一部太好哭的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妈妈在得知女儿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后第一反应是歉意,接下来对女儿说:我已经歇了二十年了,或许你又给了我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就是妈妈啊,她从来不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负担。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妈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教给女儿她的名字——冯济真,济是慈悲,真是求真。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名字。她们好有力量啊,女儿与妈妈的互相照顾、彼此体谅,支撑着她们走下去,这绝不是一个悲情的故事,而是一个充满勇气与希望的故事。

99岁阿尔茨海默症妈妈(妈妈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故事)(6)

我喜欢这个故事,也能看出导演在镜头上的一些小心思,但影片如果结束在94分钟,会是一部优秀的伤痕电影;结束在母亲阳台上的表白,轻轻一句藏着千钧份量,简单、克制、恰到好处,效果也会非常好。但很遗憾,导演选了一个看起来宏大但煽情过火的女儿重新认母的桥段来作为结尾,让片子完全成了个很俗气的公益广告。当然一部电影带给人最好的影响,应该是从别人的人生去及时领悟,做重要的事,回家对妈妈好一点,再好一点。

更多精彩推荐:

《再见十八班》: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花椒之味》温情又不矫情的家庭主题电影《漫长的告白》:真正的爱都不在于口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