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减负行动,就要聚焦于具体问题,真抓实干,拿出真正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搞科研的办法“减负行动3.0”将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措施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既立足于保障和支持,为青年科研人员出成果创造空间与机会,也不忘减轻压力,让青年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得到充分解放,从而促进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减负方案最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减负方案最新(让青年轻装上阵)

减负方案最新

实施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减负行动,就要聚焦于具体问题,真抓实干,拿出真正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搞科研的办法。“减负行动3.0”将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措施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既立足于保障和支持,为青年科研人员出成果创造空间与机会,也不忘减轻压力,让青年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得到充分解放,从而促进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创造力。

例如,在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方面,“减负行动3.0”具体规定了青年科研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为具有突出成绩和潜力的人才提供充足的“燃料”;为了让“学术新人”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减负行动3.0”提出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减负行动3.0”还主张简化、淡化平时考核,对探索性强、研发风险高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科研创新工作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些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具体措施符合科研规律,是对学术评价体制机制的进一步优化。

值得赞许的是,“减负行动3.0”还聚焦许多当代青年科研人员密切关注的生活问题,用具体措施平衡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比如,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设母婴室、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等方式,为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定期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等。诚然,帮助青年科研人员解决生活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科研学术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减负行动3.0”还敢于触碰科研体系内存在的“顽疾”和“硬骨头”,指出青年科研人员实际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类似应酬接待多、行政事务多、借调多等科研机构的“潜规则”,“减负行动3.0”以鲜明立场提出保障青年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时间,将他们从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了“减负行动3.0”,青年科研人员维护自身权利、提出合理诉求时也更加理直气壮。

青年科研人员不仅是科学的未来与希望,也是我国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与科研难点的中坚力量。在科研创新领域,不应该存在任何论资排辈,谁拿得出有说服力的成果,谁展现了突破性的潜质,谁就应该得到褒奖与鼓励。进一步做好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保障,切实减轻他们的不必要负担,是对青年科研人才应有的尊重,也是顺应科研规律、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之举。

【科学随笔】

作者:王钟的(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