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蜂窝织属于化脓性炎症吗(奇深挖皮-肠)(1)

皮肤蜂窝织属于化脓性炎症吗(奇深挖皮-肠)(2)

11 月 10 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9 篇文献,关注:肠-皮肤轴,小肠菌群,FMT,高尿酸血症,中药,心血管,糖尿病,双歧杆菌,肠道运输。


皮肤炎症会加重肠炎症状,原来是透明质酸的原因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4.808]

① 单细胞测序显示,肠道炎症促进了肠道间质成纤维细胞亚群分化为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前脂肪细胞;② 小鼠模型中,皮肤损伤或感染加重了DSS诱导肠炎的症状,上调反应性前脂肪细胞的生成;③ 皮肤细胞外基质成分透明质酸(HA)降解为低分子量HA后,通过TLR4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④ 皮肤过表达透明质酸酶小鼠(K14/HYAL1)的血清和肠道HA水平上调,与对照组相比,DSS诱导肠炎症状加重;⑤ K14/HYAL1小鼠肠道菌群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

【主编评语】

皮肤、肠道均是人类机体抵御外界病原入侵的屏障。尽管在应对不同环境分别采取了各自独特的免疫策略,然而,临床上发现这些关键屏障器官的炎症性疾病却经常同时发生。人们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发现,透明质酸可能在皮肤炎症和肠道炎症中起到了连接的作用。皮肤炎症导致细胞外透明质酸(HA)组成的基质的降解,而降解的HA片段可以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肠道,在肠道诱导脂肪细胞的分化。肠道炎症中爬行脂肪起到了重要的促炎作用,因此皮肤炎症通过HA导致了肠道炎症的加重。这一研究结果找到了皮肤和肠道炎症的联系,为上述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Zhonghua)

【原文信息】

Skin inflammation activates intestinal stromal fibroblasts and promotes colitis

2021-11-01, doi: 10.1172/JCI147614


分析小肠菌群绝对丰度,揭示潜在的SIBO“幕后黑手”

Microbiome——[14.65]

① 纳入250个十二指肠样本和21对十二指肠-唾液样本,分析菌群绝对丰度;② 所有十二指肠样本的细菌载量呈对数正态分布;③ 89%的十二指肠细菌类群存在于配对的口腔样本中,提示口腔细菌可直接转移到十二指肠;④ 鉴定出十二指肠中的一组共现细菌(克雷伯菌属、埃希氏菌属、某种梭菌等),当其存在时通常会成为优势菌,取代常见的严格厌氧菌,并降低菌群多样性;⑤ 这组菌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中富集,且其绝对载量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主编评语】

小肠菌群及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人类十二指肠菌群绝对丰度的最大数据集,揭示了口腔菌群与十二指肠菌群的关系,鉴定出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及胃肠道症状相关的一组十二指肠细菌。这些发现强调了菌群绝对丰度在研究小肠健康和功能方面的价值,为研究SIBO等消化道疾病的机理带来了新启示。(@mildbreeze)

【原文信息】

Quantitative sequencing clarifies the role of disruptor taxa, oral microbiota, and strict anaerobes in the human small-intestine microbiome

2021-11-02, doi: 10.1186/s40168-021-01162-2


陈启仪 秦环龙等:上海十院的FMT供体筛选经验

Gastroenterology——[22.682]

① 粪菌移植供体筛查综合考虑6方面:生理、心理、个人情况、稳定性、持续性和限食耐受性;② 从2012年起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3步升级为5步:1)针对年龄、BMI等进行基础筛查,2)针对菌群介导的疾病和传染病等进行临床评估,3)粪便检测评估菌群失调和病原体,4)血液检测以排除病原体和系统器官功能障碍,5)生活方式评估;③ 标准更加严格后,合格率从最初的8.38%降至1.7%,但有效率从42.8%增至68.7%,副反应率从30.7%降至20.1%。

【主编评语】

同济大学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陈启仪、秦环龙作为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短文,报道了由秦环龙、李宁领导的上海十院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团队,自2012年以来对近8500名粪菌移植供体候选者进行筛选的经验、步骤和相关数据,为进一步优化菌群移植治疗肠道和肠外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mildbreeze)

【原文信息】

Donor screening fo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Evaluation of 8,483 candidates

2021-11-06, doi: 10.1053/j.gastro.2021.11.004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尿酸升高有关

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10.995]

① 发现队列包含1392名农村参与者,平均61.3岁,女性占57.4%,高尿酸血症占17.2%;② 与正常尿酸者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菌群组成发生改变,粪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组间菌群的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通路存在显著差异;③ 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以及粪球菌属相对丰度较低也与高水平的血清尿酸有关;④ 这些发现在480名参与者的验证队列中得到了重复。

【主编评语】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和曾超作为共同通讯在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在对中国农村居民进行的一项研究(称为“发现队列”)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有关,这在另一项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研究(称为“验证队列”)中得到验证,研究结果提示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能参与调节血清尿酸水平。(@陈彬林)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elevated serum urate in two independent cohorts

2021-11-01, doi: 10.1002/art.42009


朱依谆 崔一民:益母草碱调节肠道菌群,影响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11.492]

① 共3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随机分配3人进入安慰剂组,益母草碱干预剂量分别为50、150和300 mg,每日口服一次,连续干预7天;② 比较干预前和结束当日血浆样本代谢组,益母草碱可以影响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增加蛋氨酸水平;③ 益母草碱组瘤胃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等丰度增加,分枝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毛螺菌属和魏斯氏菌属丰度降低;④ 腺苷钴胺合成相关代谢通路上调,其作为钴胺素的活性形式之一,能够参与蛋氨酸合成。

【主编评语】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益母草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澳门科技大学朱依谆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一民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研究,利用不同剂量益母草碱干预受试者,基于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探究益母草碱保护心血管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碱协同肠道菌群改变,上调腺苷钴胺素,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到蛋氨酸代谢,进而保护心血管健康。(@Bingbing)

【原文信息】

Leonurine affected homocysteine-methionine metabolism based on metabolomics and gut microbiota studies of clinical trial samples

2021-10-12, doi: 10.1002/ctm2.535


国内团队:葛根抗性淀粉或能改善糖尿病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6.543]

① 葛根抗性淀粉( KRS)可带来T2DM小鼠 的体重减轻;② KRS可显著降低T2DM小鼠空腹血糖值和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其中高剂量组(RSH)和中剂量组(RSM)效果更好;③ KRS显著降低T2DM MCP-1和TNF-α水平;④ KRS改善T2DM小鼠肠道通透性和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粘蛋白和短链脂肪酸的表达;⑤ KRS可通过调节IRS-1/PI3K/AKT/Glut4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减轻胰岛素抵抗。

【主编评语】

江西中医药大学管咏梅团队研究成果。葛根一直作为一种中草药,其含有的抗性淀粉表现出抗T2DM的生物活性。本文对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抗性淀粉( KRS)可减轻小鼠体重,改善小鼠糖脂代谢、炎症和肠道菌群等。其对糖代谢的调节涉及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Bingbing)

【原文信息】

Kudzu Resistant Starch: An Effective Regulator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21-10-13, doi: 10.1155/2021/4448048


双歧杆菌如何利用母乳寡糖促进自身定殖

Gut Microbes——[10.245]

① 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双歧杆菌的富集与其对人乳寡糖(HMO)的分解代谢能力有关;② 假链状双歧杆菌MP80(MP80)具有对HMO 2ʹ-岩藻糖基乳糖(2ʹFL)分解代谢的基因,促进肠道定植和持久留存;③ MP80 2ʹFL持久留存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显著富集了双歧杆菌科成员;④ MP80 2ʹFL 具有协同作用,可激活抗炎途径,缓解DSS 诱导的结肠炎和神经炎症;⑤ HMO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可促进双歧杆菌的定植和富集,从而影响宿主健康。

【主编评语】

外源微生物在体内的定殖是益生菌摄入的重要前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HMOs可能与菌群的定殖有关。本文利用小鼠模型,探究了HMO和其代谢菌MP80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MP80对HMO的依赖性。并且,HMO MP80两者协同作用还改变了小鼠本身的菌群结构,激活抗炎通络,保护结肠。(@Bingbing)

【原文信息】

catabolism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overrides endogenous competitive exclusion driving colonization and protection

2021-10-27, doi: 10.1080/19490976.2021.1986666


肠道菌群或是环境和健康之间的桥梁

PNAS——[11.205]

① 肠道微生物组受到宿主环境的强烈影响,并影响宿主的代谢、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同时也可反应因社会不平等、种族及其他歧视所带来的健康不平等;② 通过影响或干预肠道菌群可以促进人群健康结果,这可以体现在影响儿童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相关疾病、早产与神经发育、心理健康、COVID-19感染等方面;③ 同时,生命早期的菌群及代际间的菌群动态与健康密切相关;④ 调控肠道菌群,比如靶向生物医疗干预和生态干预,或可缓解健康不平等现象。

【主编评语】

在种族、性别认同和差异、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弱势人群中,许多疾病的患病率更高。由环境带来的这种健康不平等现象值得探究。肠道菌群受宿主环境影响,并且具有个体/群体差异,或许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原因之一。在PNAS上发表的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环境-肠道菌群-健康三者之间的两两“依附"作用,并指出从生态角度调控肠道菌群改善健康不平等现象的可能性。该角度/观点值得相关人士参考。(@Bingbing)

【原文信息】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and health inequities

2021-06-14, doi: 10.1073/pnas.2017947118


粪便菌群与小肠和大肠的肠道运输时间有关

Gut——[23.059]

① 通过无线运动胶囊,在肥胖和体重正常的个体中(各11人)评估粪便菌群与BMI、肠道生理的关系;② 粪便菌群与BMI、小肠pH、小肠和结肠的运输时间存在关联;③ 肠型也与这些变量存在关联,瘤胃球菌科肠型的结肠运输时间显著长于普氏菌属肠型,而与拟杆菌属1肠型相比,拟杆菌属2肠型的BMI更高、小肠转运更短;④ 鉴定出12个菌属与BMI相关,2个与小肠pH相关,6个与结肠运输相关。

【主编评语】

Gut上发表的一篇letter,报道了人体BMI和肠道生理情况(小肠和大肠的运输时间、小肠pH等)与粪便菌群组成的关联。(@mildbreeze)

【原文信息】

Specific contributions of segmental transit times to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2021-10-12, doi: 10.1136/gutjnl-2021-325916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湖人总冠军,mildbreeze,有营养的阿宁,陈彬林,orchid,佛前一叩三千年,宅小草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09 | 疫苗研发不给力?Cell子刊:实验鼠菌群不够接地气

11-08 | 中山大学接连突破,大肠癌治疗与检测均获重要进展

11-07 | 以食为药,抗癌抗衰?9文一览营养学近期重要进展

11-06 | 9文聚焦口腔菌群:全角度影响疾病与健康

11-05 | 今日Science:寄生虫感染,肠屏障失守,“英雄蛋白”出手!

11-04 | 多个中国团队齐发力,全方位突破益生菌研究

11-03 | 重医团队再发力,深入揭示“抑郁猴”的肠道菌群特征

11-02 | 益生菌能“治”新冠吗?首个RCT结果来了

11-01 | 10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10-31 | 超加工食品“坏”在哪?Cell子刊凝练最新机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