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

理综要如何学习?怎样备考最高效?准高二和准高三的同学无疑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全国Ⅰ 卷5年理综考点分布分析,大家在学习/复习时要有所侧重,注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给同学们准备的是有关高考理综提分攻略,同学们可以看一些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对自己本学期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为下学期的整体做一个规划哦~

物理

一、近5年各类题型考点对比

表1:近5年选择题对比分析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2)

2017年选择题特点:稳中有变,题目常规,难度中等;新增选修3-5动量和质能方程的考点,但也因此,高频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交变电流等在此次考试中均没有考查。

表2:近5年实验题对比分析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3)

2017年全国Ⅰ 卷实验题特点:

由表格可知今年的实验题较为常规,22题考查纸带求速度及加速度问题,较为简单,但有微小变化,将大家熟识的打点计时器改为滴水计时器;23题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主要考查电路设计及电阻的U-I图像,但也有少许新颖之处,如第3问考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问题,结合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这个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未体现。

表3:近5年计算题对比分析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4)

2017年全国Ⅰ 卷计算题特点:

形式已趋固定,一力一电,总分32分。今年在力学计算题有所改变,看似考查天体运动,实则并不涉及万有引力定律,而是考查功能关系问题。

表4:近5年选考题对比分析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5)

2017年全国Ⅰ 卷选考题特点:

选考题的主要变化在于今年由3选1变为2选1;3-3的计算题依旧与往年无异,选择题考了平时较少出现的速率分布曲线;3-4基本考点已成套路。

二、近9年各教材考查内容分析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6)

从近9年新课标Ⅰ卷物理高考各本书考查平均分值可以看出,其中必修Ⅰ和必修3-1考查力度最大,占分最高,其次为必修2,选修三本书每本赋值均为15分。

● 必修一:

① 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像分析; (以选择题为主,交替考查)

② 力:共点力,平衡分析;(年年必考)

③ 牛顿第二定律。(年年必考)

● 必修二:

① 曲线运动之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② 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高频考点)

③ 机械能。

● 选修3-1:

① 电场叠加;(高频考点);

② 恒定电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③ 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选修3-2:

电磁感应;交流电(高频考点)。

● 选修3-3:

热学。

● 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作图。

● 选修3-5:

动量守恒、原子物理。

● 能力方法:

① 夯实基础,注重高频考点:牛顿定律、直线与曲线运动、能量观点、电场与磁场及磁感应主干知识;

② 需进行方法的强化: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逆向思维法、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③ 注重创新,在变压器和实验中表现地较多;

④ 综合性题目,各模块知识的堆积。

三、新高二有何启示

高二物理的学习任务实质上是最重的,也是高考之前争取“排位”的黄金分水岭。整个高二要学习3-1,3-2,3-3或3-4,3-5至少四本书(3-3和3-4是选考内容可上一本也可以上两本)。知识模块包括了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四个方面。高考分值高二占比58%左右。针对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三个方面,我们提供以下策略:

1. 提前预习,抢占先机:

高二从电场开始学习,而电场是电学的基础,也是一个抽象而不好理解的概念,暑假就应该提前预习,减缓开学后的压力。

2. 认真听讲,高效上课:

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

3.合理安排时间,限时完成作业:

适时调整学习时间,要注意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留下问题,免得积少成多,问题越多,学习压力越大,这样会影响到学好物理的信心。总的来说,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因此,应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4.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验的考查在理综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物理部分的两道实验题从其它题中分离出来,单独排列为第22、23题,共占15分。

5.定期复习和总结:

明确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

化学

一、近5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考点分析

●必考: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

●选考:选修三、选修五任选一题

下面5幅图分别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助同学们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7)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8)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9)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0)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1)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2)

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仍然是占分最多的5个部分(包括选做题在内)。

二、全国卷选择题高频考点统计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化学部分7道选择题的命题范畴基本保持稳定,具体考点稍有变化。分析201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选择题发现,共涉及12个知识点,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的易错考点进行分析。

必考点(7次以上)

1.STSE:4年9次,9套卷中均有涉及。

2.化学实验:4年9次,6次以表格形式考查,其中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考查2次,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3.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4年14次,其中7次考查同分异构体。

4.元素化合物:该考点在多种题型中有所考查,比如NA、STSE、实验等。

高频考点(4次以上)

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年 7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6.电化学原理:4年7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Ksp):4年8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综合考查水的电离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常考点(4次及以下)

8.阿伏加德罗常数:4年4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及2013、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了该考点。

9.盖斯定律和反应热:4年2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了该考点。

10.离子反应和微粒共存:4年1次,其中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0题考查了该考点。

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4年1次,其中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题考查了该考点。

12.工艺流程分析:4年1次,其中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了该考点。

三、全国卷选择题易错分析及应对策略

易错考点1: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为近几年高考必考点,一是考查概念,即判断两个有机物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二是考查数目,即判断某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应对策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见判断方法:

1.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做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例如,丁基有4种结构,丁醇(看做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4种结构;戊醛、戊酸(分别看做丁基与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均有4种结构。

2.替代法:将有机物中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替代。

例如,二氯乙烷有2种结构,则四氯乙烷也有2种结构。

3.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

①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③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等效氢法适合于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将卤代烃、醇、醛、羧酸看做是卤原子、羟基、醛基、羧基分别取代烷烃中的氢原子,通过判断烷烃中等效氢原子的数目,即可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易错考点2: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近几年高考常考点,主要联系物质的量进行考查,具体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

【应对策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

1.状况条件:提供气体体积,但非标准状况,例如常温常压,101 kPa、25 ℃等。

2.物质状态:提供标准状况,但非气态物质,例如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Br2、水、HF、苯、CHCl3、CCl4等为液体。

3.氧化还原反应:例如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Cu与S反应生成Cu2S等。

4.物质结构: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NaHSO4晶体中所含离子为Na 、HSO4-,而NaHSO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 、H 、SO42-。

5.晶体结构:例如1 mol Si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键, 1 mol白磷中含6 mol P—P键,1 mol石墨中含1.5 mol C—C键,1 mol冰晶体中含2 mol氢键。

6.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例如1 mo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

7.化学平衡:例如 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由于存在:2NO2(g)===N2O4(g),故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8.反应原理:例如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不为0.2NA。

易错考点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高频考点,重要考查点:

①电离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的稀释图象、电离常数的计算等;

②水解平衡,包括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③溶解平衡,包括溶解平衡曲线及Ksp的计算等;

④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应对策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分析方法:

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和滴定为例,滴定曲线主要考查4个点:

①滴定起点,根据酸、碱的浓度及pH值可以判断酸、碱的强弱;

②恰好反应点,此处为正盐溶液,往往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③溶液中性点,此处为中性溶液,往往考查消耗酸溶液或碱溶液的体积;

④滴定2倍点,此处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及其正盐或碱及其正盐的混合溶液,往往考查质子守恒。

化学大题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化学大题高分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

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

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

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

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

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四、给高一高二学生的建议

为了能更好地为高考做好准备,赢在起跑线,高一高二阶段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图表及新信息)、化学计算能力、化学解题思路分析能力、化学实验素养。

必修模块:

包括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教材。必修一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为20-25分,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离子反应、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这些知识点。高考中考查方式主要有工业流程题中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实验题等。因此明师教育高考化学研究院建议学生本学期应注重实验基础、计算以及物质性质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必修二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为10-15分,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热能、电能,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简单有机物,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些知识点。其中,物质结构、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有机物是学习高二三本选修教材——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的基础,因此明师教育高考化学研究院建议学生本学期应注重实验分析、计算以及图表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为高二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修模块:

主要包括选修三、选修四和选修五三本教材。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为20-30分,包括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电化学这些知识点。知识理解难度较高,内容抽象,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极强,故明师教育高考化学研究院建议学生重在理解,学会应用,多对比多做题多总结归纳!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为15-30分,三大选做题之一,包括官能团性质及应用、有机推断及其合成等知识点。内容多,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多且繁杂,混淆度高。高考考查方式主要有选择题(化学与生活、同分异构体、有机物性质)、有机推断、有机实验。因此,明师教育高考化学研究院建议学生掌握有机物结构、研究有机反应断键机理,及时归纳并总结相似易混淆知识点!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为15分,三大选做题之一,内容繁杂,比较抽象,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理解和记忆是学习这本教材的必备技能。明师教育高考化学研究院建议学生注重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研究分子、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应用,并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生物

一、2017年考题分析

2017全国卷理综生物难度与2016年全国卷有明显提升,加强对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考察,特别是对文字理解及叙述的要求比较高。题型维持近几年高考模式不变,仍然以文字题为主进行考查。

由6道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题,每题6分,共36分)、4道非选择题必做题(第29题~第32题,共49分)和2道非选择题选做题(第37题~第38题,共30分)组成,总分90分。其中,各题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如下表: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3)

二、近5年新课标Ⅰ卷生物综述

1. 试卷结构(总分90):

6道选择题:每题6分;

4道必做简答题:均为必修内容;

1道选做题(2选1):选修1和3;

2. 试题总体评价:总体难度适中

3.详细分析

① 题图与文字数目的变化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4)

由上图可以看出,文字数除2012年外,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希望同学们加大生物试题文字阅读能力的提升。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5)

图表题是生物考查的重点内容,在生物学考查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如果同学们不能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就不能从容作答。

表格题每年必考一道,多在大题中体现。图题比重最大,12年考查5道,除了15年没有考到,每年均有大量的图题,近5年年均3幅图。

②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分值分布及比例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6)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7)

必修三比最大为40%;其次为必修一27%;必修二17%;选修一/选修三为二选一,占比16.1%。

③ 高考实验与探究题统计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8)

近5年实验与探究题的比例越来越大,2015年占比达到28%,也即将近1/3的题目都是实验题,因此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一般29、31题都是实验题或探究题,除此之外,选择题中5或6题也有可能考查一道实验题。

三、近5年高频考点分析

1.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点分布频率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19)

如上表所示,其中:

1代表近5年考查几率为100%,也即年年必考,这些知识点有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种群和群落;

0.8代表近5年考查几率为80%,也即5年中考了4年,这些知识点有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生药系统及其稳定性;

0.6代表考查了3次,有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因工程;

其余为考查了两次和一次的知识点。由此得出高频考点的考查几率,同学们一定要把握高频考点,多做多练,达到牢牢掌握的目的。

2. 近5年各知识点考查分值合计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20)

有的知识点虽然高频,但是多半考的是客观题,所以未必占分很高,看看占分最多的知识点有哪些吧: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细胞代谢,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工程,年均分别14分、10.8分、9.6分、9分、8分、7.8分。

理综学习攻略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21)

一、理综学习的整体看法

对众多高三生而言,首先要熟悉理综的模式。对于理综顺序问题,我专门询问过老师,她说成绩优异的学生90%是按正常顺序,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我也是这样,开始会有些不适应,但物理成绩提升后发现这是得高分的技巧!如果物理仍然无法上升100的同学,建议先做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再做第二擅长的,最后做分最少的。我自己刚才的顺序针对于理综成绩250 的同学。

二、关于物理

首先大家一定要记住,只要物理、数学好,你在高考中一定会占优势!物理分三个模块——选择,实验,大题。很多同学物理分不高就是因为选择题做不好,我当时也是如此,一般物理错3-4个。但选择涉及知识点十分广泛,想学起来十分耗费时间,并且成绩进展不大。

实验题

我在高三下学期找到了突破点,那就是先攻克实验题!攻克实验题就像英语的语法&基础一样,这个好了,你就会发现其余的东西能轻易进步,而且实验的知识点比较单一,(比如第一题会是牛顿三定律的实验,第二个会是电学电阻算术题)牛顿三定律的实验能让你将牛顿定律的知识牢记于心,而电学题能让你记住电学有关的基本知识,难度单一适中,这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讲十分容易提升,同时会培养大家的准确率和算术能力。

我建议大家做试题调研、实验专题,本子又小又薄,我两周左右做完的,总结却用了4周。难度就是高考水平,完全贴近考试,开始做可能不适应,因为实验题非常综合。但是做一周你就会发现可以流畅做完一道大题。

这一个本子就足够将你的实验变为就错3分左右,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学会总结!总结什么呢?

1.力学,电学模版都会涉及的定理和公式(牛三及其变形,欧姆定律等),你要通过答案和解析给汇总出来,这些都是你必须背的。

2.力学的探究方法多样,你要总结有哪些形式(木板是否倾斜,控制的变量分别是砝码质量还是倾角,是否考虑小车自身质量因素,是否是自由落体实验),这些都是你要细细总结的,没有那个聪明的脑袋就要有个装满材料的脑袋,这样遇见熟悉的探究形式和题型就能联想到当初做的这道题是怎么解的。

3.电学以定理为主,计算为辅。你也同样需要总结都有什么题型。定理:螺旋测位器,游标卡尺,如何测量。这个都是要死背的。常考类型:测电阻(定值&半导体),改装电表。题型又通常有:

(1)画电路图:这就需要你做题,把常见电路图画出来,同时需要判断内接外接,又有多种方法,这些在常见练习册上都有详细讲解,学姐只是给你们提供如何总结的具体大纲,实践时照着我的大纲来即可;

(2)研究坐标来判断电阻/电源内阻/G表内阻,和电动势大小。这就需要观察横纵坐标,原点,交点,延长线交点等等。不断做题中寻找读图的规律。

4.计算。做电学实验题审题最简单,但做出来就需要极大的计算量;初期大家做题会走很多弯路,算了很多数都没有求出答案,这就是学姐建议试题调研的原因,你需要仔细研究试题调研上的解决方法——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数极其大时,忽略极小的电阻带入求解……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说的只是最常见的。

你把这些方法比对,发现很多都有共性,再总结。在不断做题与反思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注意!实验题就算找到经验规律,也不会轻易得满分的,不要追求完美,扣3分都是非常理想的!当你把这一本像我说的利用之后,一定要总结!总结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物理选择和大题有了很大的提升!事实上,只要你熟练了一个版块,其他的版块能力也会提升,成绩都会上升。然而实验相对大题和选择是最容易上手的版块而已。

选择题

选择就需要你首先知识点全面!!(对基础知识不好的同学来说,题都没有用),然后再学会技巧(排除法、极限法、带入法、整体法、隔离法)接下来攻克选择,在实验好之后你会发现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这个时候就因人而异:

1.基础不好的同学首先要背物理的一级和二级公式!着手做物理的练习册,学校二轮复习的就可以,一定要有知识点和题型分类,不要盲目做题。

2.基础好的同学就做理综的物理6道选择即可。

相同点都是准备一个纸,写上力学、电学、磁学,选修等板块——越详细越好。根据选择错的题型在上面打对号,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哪里薄弱,然后挑专题专攻。我每天选择都会早——中——晚持续做,积累知识点,丰富技巧。这样下来原先3-4道变为2道半且十分稳定(我的生物、化学单选从来不扣分)。

选择分知识点题和提升题

知识点就像判断物理学史,以下哪个选择项正确……大概3道左右,而剩下的题就都是提升题了。对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这个时候就要靠题海和总结了。建议买专题练习。

电学常以电容器极板变化,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电场/磁场分布图,电路滑动变阻器变化示数,电源内外电动势/内阻考察……

力学则以物体受力分析,滑块在传送带的运动和受力,计算加速度/力,圆周/平抛运动的过程受力及速度,两个物体追及相遇问题,小球在管道/绳子不同极值点……对应不同的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排除法,极限法,带入法,整体法,隔离法)来解。

选择题虽然繁杂,但总结出这些你的脑海里就有个大纲,自己在做题中总结这些类型,再在本上列举这些解决方法,持续总结你就会发现你的思路十分清晰!

同时你要注意,即使你做了再多总结,你的知识点再背熟,所有选择你是不会全对的,每次物理保持在错一个半左右就是非常好的分数!后期就一直这样,无论什么样的题都会这样,这是正常情况,不要追求完美,学会取舍。

大题 

对于大题,物理就像数学一样,版块十分鲜明,第一道力学,第二道电学。但攻略方法因人而异:如果你力学相对好,努力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电学好尽量把电学题做完。第一道、第二道难度相对不大,只是不同人对力/电的掌握不同罢了。

这时仍然要总结:

力学:追及相遇问题,板块问题,小球管道 平抛多过程问题,传送带问题,有摩擦自由落体问题……

电/磁学:小球在电磁场运动。

力学形式多样,建议多熟悉板块问题,这里一直是热点。板块问题一直是大家搞不懂的地方,就是因为它要研究很多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做题中思考:

这道题的突破点在哪里——用整体法/隔离法(通常是第一问问的)?

这道题的过程很多,分析顺序是什么——这就需要在做题中总结,做了一定的板块题,就会总结出常见的切入点和分析顺序。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物理——大多整体隔离,但有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

这道题用了什么物理模型——平抛,管道,绳子圆周运动,基本粒子在电容器/磁场/电场各自运动,天体运动,电荷间类似万有引力的作用及运动…

电学:相对力学,电学则十分简单——小球在电磁场运动(坐标轴,管道,版块,荧光管屏幕……)但解题方法十分单一,通常第一问非常非常简单。对于坐标轴,需要积累各种各样的运动轨迹。对于管道和板块,要首先加强自己的力学,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的熟练运用,一眼看出突破点。

荧光屏幕(电子管),就是两次直线 一次平抛,解题方法就是先动能定理极板加速,平抛角度变化,最终直线射到屏幕。这种题要背下练习册的解题方法,很常见也很熟练,就是需要不断锻炼计算能力。

水平差太多的学弟学妹斟酌一下自身的状况,我认为400 的都适用。而200-400的学生建议你们练基础!背基础知识点!每课的书都要吃透!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22)

三、关于化学

我认为化学这一科提高的必要过程就是总结,你要明白它常考什么,然后不断练习,熟练解题方法!

数学需要你熟悉各种题型的大体解题步骤,英语需要你有扎实的基础,语文需要你理解力强大,物理需要你掌握技巧,生物需要你背牢知识点,化学则需要你做足够的题型总结。

那么如何利用二轮复习书呢?——把错题用专题的方式放在一起总结。

填空题

基础知识填空要记住:书上会有填空的地方,你不需要背着写,你只需要照着学校或自己买的书答案抄上,然后在自己有些陌生的地方用红笔勾出来,记在本子上都可以。本来明白的不需要死背,重点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选择题

题你一定要做,化学的特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奇葩元素物质用你学过的知识点像你介绍然后推测性质等,所以你一定要做够足够的题(比物理,生物更多)。每章,你都会有极其不熟练的题,一般是选择计算题居多,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它剪裁或抄到一个本子上,仔细研究解析的方法。

举个例子:

我当初水解平衡那里非常不好,看见醋酸啊碳酸氢根水解那里就看不下去题,于是我把见过的题都裁剪到本子上,一个选项一个选项分析,最后发现无论它是什么酸根,都是利用一个电子守恒,一个质子守恒,一个物料守恒,于是我接下来做题就先分辨它是什么守恒,然后自己推一遍,再看和选项一不一样。总结这个规律后我再做很多题,于是更加熟练了。

再例如把CO2,O2混合通入Na2O2,Na2O里,问混合比例重量什么的这种计算题,我就挑出一轮复习书里的这些题,放在一起,发现研究方法无非是差量法啊极限法等几个思想,只是把物质或者质量变了一下,熟练解题方法就可以攻克,但这个需要你研究好各种解析。

二轮书上的这种例题不会很全,但会让你明白你具体哪个题型差,所以你需要再搜寻类型题,网络上寻找更加方便一点,专题书上也不会很多。

大题:

大题是个很综合的题型,学姐建议要着重关注这几类:推断题,化学(水解)平衡题,电解(燃料)电池,实验(有机&无机)即可。这是高考最常见的题型,平常考试也会涉及这些题型,大家在这几个大题方面引起重视。

我建议大家把近些年高考题&高校模拟题的大题分以上几类分别放在一起做,做之后你就会熟悉它经常考什么题:比如实验会问你器材,推断会问你最基础的几个问题,燃料会问你材料,有机会问你除杂……化学题众多,但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考的就是那么几个问题,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分析这些题型应该用什么方法做。

高考理综必看知识点(近五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高频考点大汇总告诉你)(23)

四、关于生物

决定高考生物很大程度在于基础知识,而不是闹心的遗传题计算。

课本

所以无论学习好坏的同学,一定要仔细研究生物课本,也许二轮复习的你们正处于生物练习题的狂轰滥炸中,但是,你会发现班里的同学扔掉了手中的练习册,每个人到哪里都捧着一本生物必修书。

那么现在你们该如何利用生物课本呢?学姐来总结一下方法

每当看见一道题(选择居多),请在做完之后认真将四个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来,有时会只考一个知识点,不管是否正确,都要翻开书,找到这一页,看看这道题问的知识点在书上怎么说的。

不需要整章就看,很多选项就涉及几句话的长度,就看这些就行。

你也许会问,生物题这么多,一个一个照课本翻多麻烦!

初期我也是这样的,不过做了几天题,翻了几十遍书,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会重复,重复到我已经很熟练书上这点的内容了。这时再遇见,你就没有必要再看这里了。

如果遇见题目涉及到的页数章节你头一次翻,那你一定要实践,久而久之,你就会相当熟悉知识点,甚至考到这个知识点能联想到相关题型,有题目的结合,比死背知识点强很多!

这在高三后期的读书中,你会占到绝对优势——在别的同学熬夜看生物课本时,你能复习你自己薄弱的其他科目。

练习册

建议高三同学买一个知识点小册子,数理化生放在一起的那种巴掌那么大的册子。这样查起来比同班同学方便很多!也方便你背最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求知识点多。哪个册子都差不多,随便买一个就行。大的练习册建议就用学校发的二轮复习书就可以,题足够你做了!

关于题型

选择高三学期初,适合专门练习。加强选择只有看书巩固知识点,没有人书都不看,知识点都没掌握,题做得好的!

大题

在高三末期左右,我的知识点全面了,专门从大题中挑出——光合/呼吸作用的题,遗传大题,有丝/减数大题,内环境稳态(激素,神经,免疫)大题,生物实验大题,生态环境增长K值大题……

具体这几大类,我把他们分类后,挑某一时间专门做某一类,做到一定数目(10 左右),就统一把他们放在一起,总结,总结什么?

1.哪些是这种类型的必考题。如光合呼吸一定结合图像问C3,问在哪里生成O2……

2.哪些是这些题难度稍大的题。比如遗传最后两问,实验的研究误差分析……

3.这种类型的题考的最基本知识点是什么?比如光合/呼吸是CO2,O2生成的流程,有丝/减数是基本变化图像,激素是书上的3种模型(甲状腺,抗利尿,胰岛素),实验室自变量如何控制……

虽然我总结出来了,但学弟学妹还要根据这些展开细小分支,自己展开一个大题的体系。大题很多都是每年固定的基本题型,注意把最基本的分数拿到手,由浅入深分析,再拿到高分。

选修:就需要死背,没有技巧可言!考试完全是让你像古诗一样背诵填空,但同时需要你有变通,如何把答案巧妙融合解答。

错题本

学姐Z从来做完题就拿刀开始各种裁剪卷子,她从不做课外练习题,几乎就是做学校发的卷子,但是一点也不遗漏一套,贴到错题本上,并直到高三最后一刻都拿着她的错题本找老师问问题。

学姐我在高三时对于学校的有些题会选择做(建议学妹学弟不要尝试,我有段时间因为这个遗漏很多知识点),同时做课外练习册,总的题量我多一点吧,但是我这样持续下去两周左右,觉得做错题本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做题,于是很多错题本弄一半就不弄了,只有高三最后30天拿了个本做总结用,也不是错题本。

学哥X喜欢篮球,也不是闷骚学习不说话的小白脸,就是做学校的题,但以自己的练习册为主,从来不做错题本。我们三个成绩最终就差1分左右,但错题本的使用完全不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先试两个月,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懒惰才放弃错题本,否则你拿这个时间做其余练习题!好啦!就说到这了,最后祝大家最终都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加油!

来源: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