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辽宁:建于战国的沈阳城起初是哨所

在清以前,沈阳一直都不是东北最大的城市。辽阳才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辽阳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在2000多年前,除了辽阳,大连可是排在东北第二把交椅的城市。而沈阳仅仅是燕国的一个边塞哨所。

但沈阳绝对是历史悠久的。而最新的考古显示,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果园处的黄土岗地上,发现了五处旧石器文化遗迹点,发现了十余件古人类加工和使用的打制石器,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新乐文化的距今7200年,提前至距今11万年左右。

今天,我们来说说沈阳2300年的建城史。

沈阳在战国时已经建城

1993年的3月。建筑工人在修建东亚商业广场(现兴隆大家庭)时,在沈阳故宫北墙外20米处发现有遗址,且在地下二三米处发现了战国的陶片。经考证,这是战国的城墙遗址。

一位曾亲临挖掘现场的考古专家介绍:“陶片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当时民房都是草房,用不上瓦,只有县城才能用上陶片。”当时发现的遗址东西走向,长度有170余米,残体高在2米以上。专家考证此为候城北墙,修建于战国晚期,地表有很多绳纹砖瓦,还有不少夹砂红陶器具残片和钱币等物品。当年发现的城墙遗址并没有被破坏,旁边还有护城河的遗迹。

经发掘,上层为辽金至明清时期的堆积,下层是东西走向的城墙。在属于城墙遗址年代的地层中,出土有特点明显的战国饕餮纹瓦当和绳纹板瓦等。从这一发现,可以确知在沈阳市区明清旧城内的地下,确实存在着一个早期战国至秦汉时的古城址。这座城址,就是此前尚未考定的辽东郡候城遗址。

仅凭一段古城墙遗址就可以证实是候城遗址吗?当然不是。考古专家介绍,此前,在1971年和1975年先后在沈阳故宫东路院内和路南的沈河区公安分局院内发现了古代居住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多,最下面为战国、汉代文化层,厚1.5米以上。在这一层里,就已经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台基、古井遗址以及建筑构件和钱币等。特别重要的是出土了战国瓦当和汉千秋万岁圆瓦当。据此分析,这很可能是一座战国、汉代古城址。但因没有发现古城墙,还不能最后肯定。

直到1993年发现了古城墙遗址。发掘者根据清理结果认定,墙体为三次修筑,始筑于战国,汉代两次补修。在城墙北侧,还发现了护城河的遗址。这次发现与七十年代的发现联系起来就可以认定,这是一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秦汉又继续沿用。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可以将沈阳建城起源定在战国。也就是说,沈阳建城最早在战国时期,而且城的位置就在老城区。沈阳城的位置,2300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沈阳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齐守成说,候城只是单纯的城,功能仅限于军事驻地。面积不大,四面城墙,每面城墙长几百米,还都是土砌成的。这里驻扎有大量军队,由于军人家属的迁入,逐渐形成规模,就在这里建了城,名叫“候城”。候城的定名突出了军事防卫的特点,这便是候城命名的根据。

城墙遗址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辽宁省的许多著名考古专家都曾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全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也专程从北京赶来。与会的学者把沈阳建城定格在候城,并综合了候城发现之说,最终提出沈阳建城于2300年前。

经考证,古代的候城是一座夯土筑成的方城,周长960米,面积5.76万平方米,南北城墙各设一城门,城外还有护城河经过。在城内有官署、驻军和军属,他们平时开荒耕地,战时要协助防守。当时的候城有1000多名常驻士兵,还有一些从中原迁来的移民,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从此也奠定了早期沈阳城发展的基础。

辽宁沈阳古代遗址(建于战国的沈阳城起初是哨所)(1)

辽宁沈阳古代遗址(建于战国的沈阳城起初是哨所)(2)

候城就是瞭望敌情的哨所

很多沈阳人总是把“候城”写成“侯城”。就是还不明白候城的来历以及它的用处。

“候”字读(hòu),“侯”字读(hóu),意义有很大区别。“候”字本义“守望、侦察”,它还与“堠”的古字通用。指边境上用于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要塞。所以候城也可以理解为瞭望敌情的哨所。

而“侯”字一般引申为“诸侯、封侯”的意思,在五等爵位中排名第二。山西、河北各有一处侯城,但都跟前面说的瞭望哨无关,却与侯爷等贵族住过有关。

如河北省晋州市侯城村。据史料记载,东汉丞相曹操之子曹植曾为安乡侯,其所封之地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晋州城北侯城村。

那么2300年前的候城是怎么来的呢?候城的名称在历史上是有文献记载的。《汉书·地理志》中具体记录有辽东郡县的文字,其中便提到了“候城”。这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候城的记载。

咱们再说说辽东郡与候城的关系。《史记·匈奴列传》是最早记载辽东设郡的历史文献:“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辽东郡以拒胡。”

燕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而秦开可谓辽沈第一人。燕国为全力谋齐,乃以燕国贵胄进入东胡为人质,以求稳定后方。秦开是鲁国宗室后裔,战国时期燕国将领,很有德行和才能。早年便被送去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便想着回国报效。他于是借机掌握东胡的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情况。一次贩马途中,蓄谋已久的秦开脱离队伍,恰巧燕国的队伍巡防经过。秦开回国后,燕昭王任命他为大将,秦开便开始训练兵士。

当时燕昭王励精图治,国力已经逐渐强盛,眼看东北边境百姓遭难,他下定决心彻底平定边患。对于带兵打仗的人选,他思考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将率军驱胡重任交给在东胡做过人质的秦开。秦开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久经沙场,百战百胜,并对东胡的情况十分熟悉。

秦开率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北京延庆境内一直向东北方向追歼东胡军。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东胡军虽奋力抵抗,却无法阻挡燕军凌厉的攻势,只得一路退却,燕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

东胡军一直退却到一千多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此时的秦开站在燕北边地,谋划安定策略。秦开效法赵国,动员军民大修障塞,于是修建成西起造阳(今河北张家口)东到襄平(今辽宁辽阳)的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后来,燕国在广袤的新领土上陆续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御胡人的侵略。燕国在幅员上一跃超过赵、齐、韩三国,仅次于秦、楚两国,在列国中位居第三。

候城即属于辽东郡。候城遗址就在沈阳老城的中心。

候城的候字还有保护、护卫的含义。后来把守护边防、伺望敌情的台堡称为候,也写作堠。候城作为临近辽东郡东部长城的边城,在沈水之北的高地之上,建起厚城高堡的古城,确有伺察动态、瞭望敌情、护卫边境的地位和作用。名之为候城是名实相符的。候城之定名突出了它军事防卫的特点,这便是候城命名的根据。

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认为,辽东设郡之前,沈阳地区是东胡族的活动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相对落后。燕将秦开袭走东胡,建长城、设郡县。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进步的社会制度扩展到东北地区,将文明延伸到蛮荒之地,是建立统一中华古国的进步之举。候城就是在这历史机遇中建在这片土地之上的。辽东郡和候城之设是东北地区进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转折点,是新的历史时期开端的标志。候城的创建为后世沈阳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几经兴废和重建、扩建,终于成为我国东北的第一重镇。

历经五百多年毁于战火之中

候城作为边地重镇,一直处于战火之中,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前后五百多年的混乱时期。公元238年,魏国大将司马懿兵发辽东,消灭了盘踞此处的公孙氏政权。司马懿将大量辽东居民掠到中原地区,各处城池都遭到洗劫,候城也遭到了空前的毁灭。

候城的军事意义非常重要。辽东郡的郡治,也就是省会在襄平(今辽阳)。辽东郡共有18个辖县,却只有3个都尉治所。东部都尉驻武次县(今凤城);西部都尉驻无虑县(今北镇);中部都尉驻候城县(今沈阳)。三都尉互为犄角,是秦汉长城东端的防御重心。从战国到汉末,历朝历代都死守此城,作为辽东腹地的屏障。

三国时期司马懿率领曹魏大军,长途奔袭4000多里,远赴辽东,征讨叛逆背反、自立为王的辽东太守公孙渊,血洗辽东郡的襄平(辽阳)城。

三国魏蜀吴争霸,其实还有一股势力,便是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尽管魏国是辽东名义上的宗主国,但山高皇帝远,辽东偏据一方自成一国。公孙渊反而成了魏蜀吴三国都想争取的对象。魏王更是不断给公孙渊加官晋爵。公孙渊正好坐收渔人之利。

公孙渊虽有野心,却是个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心狠手辣之人。一件事就能证明。公孙渊与吴国往来激怒了魏国,魏国派军队第一次征辽东,被公孙渊打败了。但公孙渊也很害怕魏国报复,便转向孙权上表称臣。孙权派遣张弥等率领大军万人携带金宝珍货,赴辽东封赏公孙渊,赐其为燕王。公孙渊害怕将祸水引入辽东,反而派兵围取东吴使船,斩杀来使,将珍宝据为己有。并将张弥首级,传送洛阳。上疏谎称,辽东对东吴展开了外交诱惑,将孙权引入了圈套,自己为曹魏建功不遗余力。魏国顺水推舟,拜公孙渊大司马,封乐浪公。

好景不长,魏国经过长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对蜀汉和东吴的力量优势。曹魏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不再需要辽东协助,可以单独对付蜀吴的程度。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春,魏明帝召见司马懿,敕令其统领四万大军远征辽东,讨伐公孙渊。公孙渊在今鞍山附近构筑围墙堑壕二十余里,坚壁据守,想与司马懿玩持久战,意在拖垮魏军。司马懿派出疑兵,假意进攻,而将主力全部北渡辽水,直扑襄平。

魏军围城一月有余,襄平城内既无粮草,又无外援,人自相食,死者不计其数。数日以后,襄平城被魏军攻破,公孙渊与其子公孙修及数百骑突围逃向东南,魏军紧追不舍,杀公孙渊父子于梁水(今辽宁太子河)之上。

司马懿进入襄平后,进行了屠城。公孙氏政权中公卿以下官员全部被诛杀,十五岁以上兵民七千余人悉数被杀。司马懿还命人把尸体码在一起,用土封上示众。

作为辽东郡所辖的候城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学术支持、图片提供:辽宁省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