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一路的青春故事,能遇到一些被打动的有缘人。”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以下简称《朋友》)“悄然”上线前三小时,在剧中饰演主角“李青桐”的陈昊宇在微博写下“小作文”——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

“我相信人有人的缘分,戏也有戏的缘分。希望戏能播得好,也希望这个有点凶又有点憨的李青桐,和她的这群伙伴,还有他们这一路的青春故事,都能遇到一些被他们打动的有缘人。”

一个月后,“东北味”的《朋友》从5月19日“零宣传”上线到成为观众口中的“宝藏剧”,豆瓣评分一度达到8.6,占据今年播出的高口碑网剧C位。

有人说,《朋友》有着《请回答1988》的影子,在豆瓣平台,《朋友》也经历了与《请回答1988》相似的评分波动——在阿泽追到德善一集播出后,《请回答1988》的评分从9.6降至9.1,目前,剧集评分回涨至9.7;上周,芒果TV放出《朋友》最后4集的超前点播,因为对于角色结局的“意难平”,一夜之间,《朋友》评分从8.6掉到了8.2。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朋友》的关注度,这一路的青春故事遇到越来越多“被打动的有缘人”,在剧集收官前,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与主演陈昊宇进行了一次对话,看“戏中人”如何理解这部“宝藏剧”,并感动“戏外有缘人”的。

01、李青桐的一路成长

“太像了,她跟我高中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从性格上看,就很白羊座。”这或许就是陈昊宇与“李青桐”最初的缘分。

《如懿传》中的意欢、《九州缥缈录》中的小舟,此前,陈昊宇出演的大多是有些“苦情”的角色,在“好想演一个快乐的人”的驱动下,《朋友》出现了。陈昊宇笑着说,“不然也不会去演高中生”。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2)

《朋友》吸引她的是故事,而角色打动她的则是“成长”

陈昊宇在《朋友》的初登场,是在下公交车时被车门夹住了脑袋。在一顿“哀嚎”后,下车虎里虎气地去找司机理论,整个场面虽然“失控”,但依旧能看出此时“学生李青桐”的天真烂漫,这让人很难与前一集疲于奔波的“中年李青桐”联系在一起。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3)

随后几集,片头总会用几分钟展现“中年李青桐”的生活,这与正片“学生时代李青桐”的青春形成强烈对比——很难想象,一个元气少女会成为“一地鸡毛”的中年人。

对于李青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时期,陈昊宇说:“高中的她其实是‘团宠’,拥有特别完整的家庭和美好的求学时期,她单纯,一直被保护着。”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4)

那时的李青桐,在家有父母的呵护,在学校有吴迪宝这样无微不至关怀学生的“神仙班主任”,课余时间与“铁原破烂团”的死党们有做不完的事情,还有和暗恋的“学霸”一起学习的懵懂经历,唯一的烦恼就是来自“校霸”的捉弄。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5)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6)

到了大学,李青桐开始面对好友天南地北的事实,这让她发现生活是会变化的。大学虽然是象牙塔,却像一个“小锻造炉”,她告别了无忧无虑。与自带光环的“学霸”的恋爱经历,让她明白了恋爱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7)

毕业后的日子,是李青桐真正意识到“成长”的时期,求职压力、初恋破碎,又发现自己怀孕,此时,父亲的离世成为李青桐“象牙塔坍塌”的标志,也让她做出了接受自己成为单亲妈妈的决定。“在这样的年纪,这不会是容易的决定。”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8)

此时的李青桐,就像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中描写的“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经历家人离开,勇敢地做出独立抚养女儿的决定,又想当然地相信能够担起这样的责任,最终才会出现全剧最开始呈现的母女争吵。但也正是这条“成长”之路,观众看到的“中年李青桐”不再只有“一地鸡毛”,而是一个有故事、有胆量的女性形象,这也为后来的母女和解奠定基础。

“我觉得大家是能理解她为什么变成了这样的‘大人’,随着成长,她逐渐离开小时候被保护的范围,不断意识到人生是会发生各种事情,爸爸会没有、爱情不如想象中美好、可能还要有个女儿……”在陈昊宇的理解中,剧中的一些元素乍一听有点“狗血”,但确实很真实,“《朋友》描绘的是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特别戏剧化,能够让观众去相信、去理解为什么女孩子在那个时候会做那样的选择。”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9)

“我必须要找到角色的共通点,她的很多选择我都能理解,我愿意活在她的思维或情感状态里,这样才会相信角色。”或许,这也是观众觉得李青桐好“磕”的原因。

02、“宝藏剧”的诞生之路

此前,《朋友》编剧程小猫在采访中透露,剧集的口碑表现让主创很开心,但也很清楚作品存在瑕疵,其实高评分中还有大家给的“辛苦分”,因为在剧中确实看到了制作的“用心”。

低成本、小制作,全剧组挤在一个小宾馆,卫生间小到不能同时容下两个人,转场时集体买廉价机票……《朋友》的拍摄条件无疑是“艰苦”的,而对于在福建长大的陈昊宇来说,还有一层“终极考验”。

“真的太冷了,你看剧中我的鼻子,完全遮不住,通红。”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0)

在铁原三中的操场上,当鼻子冻到通红的李青桐一出现,弹幕里刷出 “人间真实”;戏外,“冷”也成为陈昊宇提及拍摄过程时最频繁的字眼。

也许是“艰苦条件”催化出了“革命友谊”,让一帮年轻演员迅速熟络,碰撞出化学反应。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1)

谈到拍摄,陈昊宇不断提起与其他演员的合作小事,还时不时模仿起他们的戏码——“吴迪宝有一场戏,真的是从天而降,根本没有设计……”“八蛋唱粤语歌的那场,完全是随口哼出来的……”“作弊那场戏,水水她也突然站起来……”

“导演比较尊重大家即兴想出来的东西”,陈昊宇透露,《朋友》中的大部分群戏,都是你一句我一句“撞”出来的,到了最后,只要是群戏,大概有一半的词都是大家天马行空迸发出来的,“在那个环境里,会觉得拍戏好像真的不是工作,这就是他们现实中的样子,太自然了。”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2)

私底下,陈昊宇在追剧时还会留意网友评价,她对于李青桐“三角恋”的被接受度这么大有些出乎意料,“要夸下男孩子,把这两个角色立得很扎实”。

作为青春剧,《朋友》之所以引起观众触动,远不止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还有阡陌邻里中构筑的不同议题。

在千禧之交那段时代群像中,故事还讲述着亲情、友情

现实生活中,不乏想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孩子们”,但他们可能都不会有李进步那么幸运,能“回到过去”看看自己的父母究竟一路经历了什么,怎么变成如今这样,最后又可以坦然地说出“我理解他们了”。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3)

代际话题,是《朋友》的故事核心

“18岁的李进步,对母亲李青桐有那么的不满,很奇妙的是她‘穿越’回去后,对李青桐产生的维护、认可和包容却是没有理由的。原生家庭的爱与连结埋藏在争吵与不满表象下,与父母、朋友的和解过程,其实还是关心和爱。”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4)

三代人,几组爱情故事,一段青春回忆,《朋友》从感情关系的和解出发,戳中了观众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共鸣和体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听起来是一句带着孩子气的玩笑话,但内里,却也是真的在乎。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5)

关于其他角色,她说——

文娱头版:《朋友》之外,你的另一部剧集《失踪人口》也在同步播出,你怎么看待这部剧以及所饰演的角色?

A:《失踪人口》既有整个悬疑线,又有每个人的支线。一开始会觉得这是讲述6个人要逃离的故事,但其实真正想讲的是他们各自的问题,这是需要有耐心观看、不能够漏掉细节的一部剧,每个人的故事都比较复杂,有直击人性的现实表达。

陈昊宇演过的电影(李青桐和宝藏剧)(16)

文娱头版:意欢(《如懿传》)、小舟(《九州缥缈录》)、李青桐(《朋友》)、李翘(《失踪人口》),综合起来看自己所饰演过的女性角色,有哪些心得体会?

A:她们展示了女性的不同角度,面对不同的人生境况,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但一样的是都有着现代女性的价值观。

意欢是为了爱能把自己“燃烧”的女性,她像一团火,有时这也是女性的力量、爱的力量;小舟更复杂一点,她还兼顾着家国情怀;李翘凸显的是成年人对情感的选择,她让观众思考,做这个选择可不可以、合不合理;李青桐就是一个青春小女孩,她的戏剧点在于要不要做一位单亲妈妈,在她那个时代,这个身份压力会有些大,希望她能更多被观众认可,理解一个女孩为何会做这样的选择。

-END-

轮值主编:彤童

作者:叶晨玮

编辑:宵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