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同时被麦家、迟子建、格非、李洱等茅奖作家诚挚推荐的治愈力作。夜幕里,我抱着它迟迟不愿放下,直到天边开始泛白。

.

“读《镜中》,犹如走在光影变幻的建筑中,悬念丛生,欲罢不能。”麦家如是说。

.

故事起源于一场骤然变故。庄润生的生活在那个与情人私会的下午天塌地陷,在那场惨烈的车祸中,他失去了一双儿女,妻子也在受伤醒来后毅然追随儿女离去。润生将这一切不幸的发生归咎于自己,安顿了情人子姗,背上行囊开始疗愈的行程。

.

在这段跨越四国寻找情爱生死谜底的旅程中,一个个谜团浮出水面:

妻子易蓉为什么会沾染酗酒的毛病?

世平为什么心甘情愿守护着润生一家?

子姗的出现对于润生真的只是偶然过客吗?

一铭为什么和润生总是有着天然的疏离?

.

这一切答案在易蓉离开一年以后被一封邮件道破,揭开了润生生活的镜像。

.

小说中的润生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如果用建筑来形容他,他应该是如古城楼那般,虽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有着一颗单纯的少年之心。他是梦的编织者,也生活在自己的梦境中。一如他那个看似幸福美满的一家四口生活,殊不知其实是脆弱不堪、充满了谎言和背叛。

.

所以当梦境破碎的那一刻,润生沉浸痛苦无法自拔。在历经许多事情,并在最终以世平的性命为代价救下他以后,他终于幡然醒悟,在他的作品长崎道场中,创作出了拥有天真、温柔、恐怖、自在的佛像四相,暗示着他即将回归现实,背负起逝去者的灵魂重新出发。

.

这部作品里充斥着对于人性的探讨,爱与恨、生与死、黑暗与光明、完美与破碎、忠诚与背叛、幸福与苟且。每一个人物都如镜中人,镜外,是游走在花花世界光鲜亮丽的人物;镜内,是只忠诚于自己无法自控的破碎灵魂。

.

小说书写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人世的无常与日常生活的恒久力量,爱的不由自主和恨的最终释怀。作者在书中设置了多重镜像,揭示了当下与历史、自我与他人、光与暗、灵与肉,相互映照,亦真亦幻。诚如他在书中所言,这世上没有传奇,所有对传奇的幻想最终逃不出破灭的命运,这才是真实不虚的人间。

.

赫尔博斯说,镜子是为了让人心里明白,他自己不过是个反影,是个虚无。因此,镜子才那么使人害怕。

.

于是,这个发生在本书里的故事,成了我们所有人的故事。镜中所见,皆为自己。

人生不能辜负的100本好书(一本熬夜读完的好书-镜中所见)(1)

人生不能辜负的100本好书(一本熬夜读完的好书-镜中所见)(2)

人生不能辜负的100本好书(一本熬夜读完的好书-镜中所见)(3)

人生不能辜负的100本好书(一本熬夜读完的好书-镜中所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