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5日讯 7月24日9时34分,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指挥现场,由深圳到武汉的南方航空3911航班,正在管制员的指挥下加入一个“扇形区”,天河机场“点融合”飞行程序正式实施。

起飞跑道最多的机场(天河机场排队进港飞机采用新队形)(1)

“点融合”程序的实施,助力天河机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点融合”是一个有趣且科学的飞行程序,可降低雷达引导过多带来的运行风险,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早在2006年,“点融合”的概念就在欧洲被提出来了,最早投入应用的是挪威的奥斯陆机场终端。目前点融合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机场终端投入使用,其中较典型的包括我国的三个机场: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和深圳宝安,武汉天河机场是国内较早应用该技术的机场。

湖北空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湖北空中航路网结构复杂、航班流量大、运行限制多、拥堵节点多,加之近年暑运以来航班量的大幅增长以及花湖机场的投运,天河机场每天都面临着大量不同方向进港航班。

起飞跑道最多的机场(天河机场排队进港飞机采用新队形)(2)

“点融合”程序的实施,助力天河机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大型机场与日常的停车场类似,四面八方的‘车辆’需要在停车场外被指挥成有序队列。但相对于地面交通,空中交通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飞机不能像汽车一样停止不动,这就让空中交通排序的难度比地面交通不知道高了多少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由于飞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空管在指挥飞机排序时不仅要考虑位置、间隔、时间,还要考虑飞机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因此“点融合”飞行程序派上用场。

点融合是利用圆弧上任意一点到圆心距离相等这个简单的原理,为空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进近排序方法,相当于在空中划一个扇形区,让进场的飞机都先在弧线上“停”下来等待,然后听令依次出发飞向融合点即圆心。

进近管制室带班主任黄宇锋称,这个程序可以让排序“杂乱无章”的输入飞机变得“井井有条”,而且管制员也不再需要频繁地调整飞机航向、速度和高度,既简化了指令又提高了效率。

起飞跑道最多的机场(天河机场排队进港飞机采用新队形)(3)

“点融合”程序的实施,助力天河机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24日当天,结合空域情况,湖北空管分局使用“点融合”程序7.5小时,保障进港的88架次航班中有32架次使用了“点融合”程序。

负责人表示,进场航班交通流更加有序能进一步减少飞行冲突,优化空域运行环境,在暑运与花湖机场开航之际,可有效提升大流量情况下的空管保障能力,提升运行效率,为打造安全高效的湖北航空客货运输“双枢纽”助力。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通讯员廖东升 刘靖宇)

【编辑:姚昊】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