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影爱好者在学习了一段摄影后,对身边事物的理解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对于电影这种与摄影联系比较紧密的作品,往往会产生新的理解。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

也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是受电影的影响喜欢上了拍摄视频、照片,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电影感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2)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期“电影感”调色,让我们的照片充满“电影感”。

先来看几张照片: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3)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4)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5)

是不是很有电影感,看起来像是电影的截图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几张照片的共同点:

首先,拼接前的照片比例与我们平时相机拍摄的照片有所区别,长宽比更大

其次,照片的情绪氛围感很强,画面偏暗一些,并且有明确的主色调

最后,照片中的色彩十分浓郁,即饱和度偏高。

摄影和电影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在这里只是进行简单的技术上的模仿。

再来看一下本期用到的素材和编辑后的效果: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6)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7)

我们还是将后期操作分为光影调节、色彩统一、色彩基调调整、增强视觉冲击力这四步。

1. 光影调节

在光影表现上,电影显得稍“暗”一点,因此我们在调节时可以稍微降低一点亮度,即降低一点曝光,高光和白色色阶也适当降低一点;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8)

阴影和黑色色阶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一点,保证暗部的细节,也能让照片有点发“灰”的感觉,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电影感”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9)

2. 色彩统一

在很多电影中,都会使用互补色,如青橙色调等来强化氛围感,那么我们在进行色彩部分的调节时也可以围绕互补色来展开

这一步我们需要用到色温、相机校准和HSL工具

首先进入色温工具,我们可根据照片的主题进行灵活性调整,想要强化暖色氛围可提高色温,强化冷色氛围可降低色温;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0)

然后在相机校准工具里对三原色进行调整,这一步也是比较灵活:

蓝原色向左拉会让冷色偏青,暖色偏橙,向右拉会让冷色偏紫,暖色偏绿;

绿原色向左拉会强化黄色表现力,向右拉会让暖色偏橙红;

红原色向左拉会强化红色,向右拉会让红色偏橙黄。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1)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围绕互补色进行调整。

最后我们进入HSL工具,对具体色彩进行调整,主要思路还是围绕互补色进行调整,对暖色和冷色分别进行统一。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2)

对于主要颜色的饱和度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一点,让整体色彩更浓郁。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3)

3. 色彩基调调整

这一步我们需要用到“分离色调”工具。

在“分离色调”中的高光控制部分,我们选用前面使用过的暖色,适当提高饱和度;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4)

在阴影控制部分,我们选用其互补色,也适当提高饱和度,通过高光色彩和阴影色彩的对比来进一步强化氛围感。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5)

4. 视觉冲击力

经过前面的操作,在色彩部分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电影感”了,在这一步中我们主要进行一些细节性的操作。

首先可以根据照片的构图进行裁剪,将照片长宽比例提高,更符合电影比例;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6)

然后可以使用曲线工具,拉高控制暗部的左侧标点,让照片有“空气感”,避免死黑,强化暗部细节;

最后可以为照片添加暗角,增强氛围感,然后进行锐化处理。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7)

调色教程质感电影夕阳色调(调色分享12)(18)

除了上面的操作,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个性化操作,如在照片底部添加字幕,模仿电影画面。

想要拍出电影感,前期拍摄也很重要,通过对各项元素的捕捉可情绪的刻画体现故事感和叙事感。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