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

本文作者:是个废老张

帽子飞起的那一刻,和田光司的音乐响起,你是否已被拉回20年前的夏天。

1999年第一部《数码宝贝》横空出世。讲述了太一、阿和、光子郎、阿武、美美、阿助、素娜、嘉尔八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在一次意外中被神秘地送到了数码世界。在那里,他们拥有了各自的数码宝贝,并展开了一场以“成长”为主题的冒险之旅。

从1999年-2010年《数码宝贝》共连载了六部,不同的编剧不同的故事线,但同样都围绕着“成长”的主题。可全都无法取代第一部在90后心中的地位。哨声吹响,有谁没有被全世界被选召的孩子都举起暴龙机汇集光的那一幕给打动过?又有多少人期盼着自己拥有一个进化器把我们从枯燥的学习中带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拥有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数码宝贝和小伙伴们。

10月30日,《数码宝贝》收官之作——《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上映了。当年的孩子们满怀期待,买上电影票,期待给自己的童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2)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3)

可是,走进影院,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以捞钱为目的的情怀商业片。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4)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5)

整部电影情节单调、逻辑混乱、内容贫乏。单从这部电影对原著的尊重度、剧情、人物描写等方面,这部电影我只能给1分。因为它是彻底的烂片,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数码宝贝》“最后一部剧场版”。

01.人设崩盘,数码精神不再

孩子与数码兽的关系本就是互相帮助成长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进化,从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到完全体、究极体。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幼稚到成熟。八个孩子的徽章分别代表了勇气、友情、爱心、知识、诚实、纯真、希望和光明。数码宝贝的每一次战斗和进化都是基于八个孩子对于这些品质认识的升华。

这部电影虽主要以第一部的八个孩子为基底,可我们在这部电影里从始至终看到的只有太一和阿和在成长中的纠结和烦恼,以及对于童年伙伴即将消失的不舍。其他人的存在被消减、弱化,成为了走过场一般的存在。

代表勇气的太一在得知亚古兽要彻底消失的时候他做的只有和它呆在自己狭小的公寓里神伤低落,代表爱心的素娜在伙伴被困之际做出的选择竟是置童年的伙伴安危于不顾,不再战斗。代表希望和光明的阿武和嘉尔因为没到面对离别的时间,更是置身事外。其他人皆是露面了之。除去光子郎和阿和人设立住,为击败厄俄斯兽解救伙伴日夜以继、殚精竭虑。我们无法从这部电影里看到其他人对数码宝贝即将消失的不舍。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6)

他们表现出的努力、伤心甚至不如反派角色对于自己童年伙伴“闪蝶兽”消失之后,让其复活的执着来的真挚动人。这样的表达和《数码宝贝》的“伙伴”内核是不相吻合的。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7)

看过初代《数码宝贝》的你一定还记得太一在知道亚古兽是唯一可以超进化的数码兽时,因为过度的压力和责任感,而将勇气认作鲁莽强行进化,造出丧失暴龙兽。经此明白了勇气的含义和同伴的意义。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8)

你一定还记得巴达兽因为总是最后一个完成进化,当恶魔兽的手臂伸向阿武时,巴达兽只能不停地用空气炮攻击时悲痛的独白。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9)

最终在它绝望的呐喊中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吸取大家的力量,最终进化成天使兽,保护了阿武和伙伴们。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0)

正如同这部动漫想表达的:“亚古兽之所以第一个进化,是为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先用勇气开道;巴达兽总是最后一个进化,是为了告诉我们,当你的友情、诚实、爱心、知识、纯真和光明被现实无情击碎后,仍要满怀希望。”

我们想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正是这样一脉传承下来的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重新振奋之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力量。而不是鸡汤式的说教和前后矛盾的情感转变。

我们所希望所渴望在这次告别中,看到数码宝贝这么多年所一致想表达出来的核心的升华,直至我们带着它告别我们的孩童时代,这在数码宝贝追随者心里其实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抛开那一点点私心的想法,它可以有改变,可以不与它一直以来想表达的勇气与力量完全吻合,它甚至可以带有更多更阴暗更符合时代观念的因素,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我们看着它长大,潜移默化地受它影响,它是一个具有些许引领般的存在。

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为了完结而完结,为了上映而上映。

不能接受把勇气变成退缩,把力量变成逃离。它与前六部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东西是违背的,就好像我们花了二十年来构造一个力量与勇气的化身,到最后一刻,它竟然告诉我,我不是你想的那样,我现在正在自己摧毁自己。我们不是不能接受改变,而是不能接受完全脱离这二十年轨迹的改变。我们甚至怀疑,这一部完结之作的编剧没有看过前六部。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1)

02.不合格的情怀卖点

作为一部卖情怀的商业片,它同样是不合格的。

我们看到电影里,太一阿和他们这些被选中的孩子也长大了。逃了花道课的素娜全身心在做着插画,年长的阿助在医院做医师助手,从小纯真的妹妹开了网店,团队智囊的光子郎开了科技公司。而太一和阿和也在面临着毕业工作考研的选择。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2)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3)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4)

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又迷茫,找不到方向,面临着残酷的现实,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着该如今选择未来的道路。

梅诺亚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从孩子们中选出数码宝贝的搭档吗?因为他们充满了可能。孩子们拥有通向未来无数的选择。他们通过选择,获得成长。这种选择与可能性的并存,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你们也应该很清楚,使搭档数码宝贝发生进化的,正是你们自身的成长。”

换言之,正因为当年的孩子长大了,他们有着极大的压力和无数的烦恼,生活、工作、恋爱、房贷、车贷、结婚、孩子……少了很多可能性,才导致数码宝贝与搭档被迫分离。

而为此,最先失去徽章的正是代表着“勇气”的太一和代表着“友情”的阿和。这是极度残忍和不合理的。难道变成大人我们就没有了热情、初心、勇气,就必然要离开年少的伙伴独身前行吗?就永远失去了未来的可能性了吗?

这个悖论痛击了背负压力,纠结迷茫,可是又能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保持乐观和进取,憧憬着自己的努力可以收获的美好未来的90后们。曾经告诉我们大人的世界很累,但仍然要努力加油的你,现在却在否定着变成大人的我们。

很多观众进入影院,他们不在乎这部电影是否有硬伤。他们要的,只是回到童年,好好的哭一场,做一个好梦。可是,这部电影没有做到。它可能只是想让现在处于孩童时代的孩子们,单纯的看一场动画片。

03.混乱的逻辑和牵强的剧情

说完内核,我不得不从电影本身来吐槽一下这部电影。它鸡汤式的文案、混乱的逻辑和强行的煽情都让我这样看着它长大的观众感到失望。

首先,它要表达的主题是成长必然要面对别离,只有丢掉过去才能更好前行。但简单“离别”它都没有讲好。

既然所谓的“离别倒计时”的开始是基于无限可能的消失之后。那最该先面对这些的不应当是美美、阿助这样未来方向完全敲定并有固定事业的人吗?阿和、太一明明还在面临着未来选择困惑啊喂。那为什么反而是他们先面对这样的倒计时呢?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5)

其次,前面太一、阿和他们还在为即将失去数码兽而伤心,不愿战斗。后面立刻就是为了解救同伴,即使失去自己的数码宝贝同伴也在所不惜。完全没有情节铺垫,情感递进,强行煽情,让人挤不出眼泪。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6)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7)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的名字“最后的进化”。那最后进化的是谁呢,我们看到的只有阿和和太一的数码宝贝。还有长得像个大飞蛾,毫无美感的厄俄斯兽。而其他人仿佛是个背景墙。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8)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19)

他们一直追求的寻找解决“离别”方法的主线被AI大战的支线湮没。到最后,数码宝贝还是消失了。前面还信誓旦旦的和亚古兽说“我们要永远在一起”的太一在最后又毫无情感转折的来了句“选择什么不重要,但要坚定自己选择的未来”又是闹哪样?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20)

这部影片的“离别”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死亡”。我们都知道数码兽不仅仅是宠物,更是伙伴,明明可以处理的温情,为什么一定要用“湮灭”这样极端的方式处理?

这部影片完全可以通过最后的大战,让所有孩子的数码宝贝集体来一次进化,最后回归原本的数码世界。我想这才是大多数观众最想看到和期待的告别吧。

想要的情怀全部敷衍带过,表达的主题混乱不堪,这部影片有什么资格称作“最后的进化”?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21)

其实,20年前,在孩子们登上电车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与他们告别了。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出现的形态(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22)

现在20年过去,我们没有变成被召唤的孩子,也没有成为理想的大人。但希望成为大人的你,仍旧相信:

勇气能够战胜恐惧,友情能够战胜妒忌

知识能够战胜权力,诚实能够战胜虚假

爱心能够战胜冷漠,纯真能够战胜世俗

光明能够带来希望,希望能够带来光明

即使你身披战甲满目疮痍,但归来,我们仍是少年。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关注吧,多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