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华茹 王延辉 李林 郭北晨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全省半数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从7月20日开始,暴雨中心郑州告急,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出现险情,整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片“泽国”,交通、电力、通信等因灾中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1)

河南汛情灾情牵动人心。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舟共济“豫”向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一场惊心动魄的防汛救灾保卫战在中原大地打响。

险象迭出&生死营救

201.9mm?!

这是7月20日16时-17时,郑州1小时的降雨量,超过了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此前,郑州已断断续续下了三天的大雨,而那一刻天像开了个大窟窿,雨势滂沱,直泻而下,1小时的暴雨,相当于100多个杭州西湖的水被倒进郑州。16时30分,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Ⅰ级。

据郑州气象局统计,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毫米,突破单日降水量历史极值;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过程降雨量617.1毫米,与往年全年降雨量相当。

暴雨如注,洪水汹涌,险象环生。

守卫常庄水库

暴雨袭郑,泛滥成灾。

7月20日,短短几个小时,位于贾鲁河支河贾峪河下游的常庄水库水位超警戒线。

常庄水库建成于1960年,水库下游有京广、陇海铁路枢纽,310国道、郑洛高速公路、热电厂、柿园水厂及部分重要工矿企业等,防洪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泄洪!守坝!”15时,郑州市中原区人武部接到情况通报后,中原民兵防汛分队300人迅速赶赴常庄水库执行抗洪任务。由于洪水阻隔,平时20分钟的路程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水库大坝。先到的民兵迅速抬沙袋,堵塞管涌。

时至当天晚上22点,常庄水库水位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情况十分危急。随着支援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到来,军地将士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扛沙袋。历经一整夜的战斗,各处管涌悉数封堵,常庄水库逐步保住了。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2)

洪水顺着泄洪道流入贾鲁河、沙颍河,也流向了周口的泄洪区。截至7月23日11时,常庄水库已从最高水位131.31米下降至127.07米,低于汛限水位0.43米,并以17.1立方米每秒流量继续下泄。经省市水利专家组分析研判,险情基本解除。

失联的村镇

7月20日中午,郑翠翠在郑州高新区的办公室里,看到微信群里传来老家被洪水淹没的视频,她一直打电话给身在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的父母、姐妹,却始终联系不上,心急如焚。

郑州暴雨尚未到历史极值之前,这个居住着4万余人的村镇已进入了断电、断网、断水的至暗时刻,成为巩义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沦为“孤岛”。

“米河镇真成了一条河,路上停的轿车直接被冲走、冲烂,有小区的七层楼都倒塌了。”该镇居民宋涛心有余悸地说。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3)

神鹰救援队巩义分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0个小时,于当天深夜23时左右,抢进米河镇,是第一支进入的救援队。21日凌晨,武警部队的铲车推开淤泥和破碎的路基,借由310国道从外部打开了一条通往米河镇的生命线,随之医疗救护队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也陆续进入镇区,展开紧急救援和转移受困群众。

21日,一架翼龙大型无人机从贵州安顺紧急起飞,直奔米河镇上空,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当天下午,郑翠翠终于和父母联系上了。

而在郑州,她也度过了最难熬的一夜,各条主干道积水严重,她和六岁多的孩子无法回家,只能把车开往郑东新区的高处地带,在车里将就了一晚。

被截停的地铁

大雨不停。7月20日下午17时,金水河的河水已经淹没了路边的沿河小径,积水漫过了车轮,地铁站里也开始出现积水。

到了18时,五龙口停车场周边的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很快便进入了郑州地铁5号线的正线区间,列车在海滩寺街站、沙口路站区间的隧道中被迫逼停。雨水倒灌入地下隧道和列车内,500多名乘客被困于车厢中。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4)

18 点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此时,5号线那趟被困列车车厢外面的水慢慢从门缝往里渗,并一点点蔓延到腰部、胸口,很多人体力不支、缺氧、低血糖。

河南交通广播的记者、主持人丁小佩当时就在受灾列车里。晚上7点30分左右,她发了一条求助微博,并附上视频也发到微信朋友圈:

“所有应急、消防,请救我们!我们被困5号线隧道(海滩寺—沙口路站),请扩散!车厢内的水到胸部了!我已经不会说话了,求救!”

在被困的数小时内,列车内一幕幕自救和互助震撼人心。看到小孩站不稳,车厢里的男人们把孩子轮流托举起来。

万分危急之际,消防救援人员紧急赶到,从车顶打开一个洞,将被困人员一个个救出。

“真的很庆幸生在华夏,生在一个有爱的国度。” 在那篇《写在死里逃生后》的热搜博文中,被困者网友@奇迹奇缘写到:“大家都很团结,先自救再等待救援,救援人员来了之后,每个人都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老人小孩跟妇女先走,即使是情侣都放开了彼此的手,让女生先走。”“撤离时陌生人排成一队,相互安慰‘没事,你靠着我就可以!’”。

7月20日,是于逸飞入职医院的第一天,解困后他主动留下来,一直跪在地上救人。和于逸飞一样留下来的,还有去年参加我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护士李英豪,为需要救治的乘客做心肺复苏。

21日凌晨4点,郑州地铁发布通报,地铁5号线被困人员已全部疏散,其中12人不幸遇难、5人受伤送医。

这场雨,下得太沉太重。

被冲击的医院

暴雨袭击之下,郑州部分医院遭遇电力危机,病患遭遇生命危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位于金水河畔,暴雨突袭,雨水、河水倒灌楼内,全院停电,此院区有139个病区、5000张编制床位,当晚受困人员一度达到上万名。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5)

7月20日晚上9点12分,一则求助微博称,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全面停电,备用电源也无法使用,ICU里的呼吸机无法正常运作,重症病人命悬一线。

消息传出后,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的应急发电车几经波折在次日凌晨赶赴现场抢修。清晨5点,一附院老院区的ICU恢复供电。

在这期间,该院区近3000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一边加强巡护,一边安抚病人情绪。对于需要供氧的病人,由医护人员安排一对一使用气囊,进行人工供氧。对于大约600多名重症病人,医院积极协调向外转运。截至7月21日中午,大部分重症患者完成转院。

在没有电的产房里,只能“打着手电筒接生”,好在一切顺利,“昨天晚上生了七个宝宝,比平时还多。”经历了一晚忙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的一位护士姑娘在朋友圈写道:“ 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

平凡中的伟大

暴雨虽急,但爱比雨大,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21日凌晨3时,河南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Ⅰ级。雨还在不停地下,郑州市花园路农业路路口的积水漫到成人腰部。

附近一家电影院里,宽敞的放映厅内,几乎每个座位上都半躺着前来避雨留宿的人,有老人、有孩子、有孕妇。这家影院,免费为附近上千被困者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

大雨中,一群陌生人给了另一群陌生人一个“家”。

“只要需要,我们就在。”郑州图书馆选择开馆救助附近被困人员,提供热水、简餐及休息场所,提醒大家不要冒险回家。越来越多的单位、场馆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有家难回的人”提供落脚点。

郑州民宿老板吴帅龙,免费开放全城50家分店;河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发起了“让陌生人留宿”活动;郑州市民自发组建“郑州托管房屋临时避难所”微信群,帮回家困难者找寻“避难所”;还有不少人开着私家车或组成越野车队当起城市的“摆渡人”……

“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郑州市银基广场负一楼被淹,商场工作人员和热心市民排成一排,泡在水里喊着口号,用绳子将被困人员逐个拉出来;积水激流之中,大人和小孩被困车内,生命危在旦夕,救援群众从四面八方游来,不断敲击车窗救人,合力连续救出两个孩子一个大人;“车不要了!保命要紧!”京广路隧道淹没前,侯文超不顾个人安危挨个敲窗、喊话提醒;山洪中,巩义青年刘松峰逆流而上,开铲车勇救近70名硕博生;还有坚守防汛救灾一线殉职的基层党员干部……英雄就在身边,就在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人群中。

李睿,一名河南姑娘,微信上广泛流传的《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创建者,目前正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实验班就读。看到家乡的灾情,她只想做点事、尽点力,这个“救命文档”从7月20日晚创建,很快生长为“多用途”的民间抗洪资源对接平台,帮助更多的人解困脱险。

危难之中有大爱。“自己第一次明白,人世间有很多爱,平时都隐藏着,危难时候,一下子都显露出来。”在电影院留宿的公司职员孙宁宁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南汛情灾情牵动亿万国人心弦。

21日凌晨,腾讯宣布捐赠1亿元紧急驰援河南,紧接着阿里、京东、小米、拼多多、美团以及牧原、建业、宇通、三全、思念等本土企业和百余位明星捐款捐物。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将善款物资送往河南,这里面也包括像深夜驱车送防汛编织袋的安徽小伙邓雷、自筹45000斤蔬菜驰援郑州的山东小伙张国等一个个普通人。

爱心接力汇聚的无穷力量,支持中原抗击突如其来的大汛大灾。

深情的牵挂

雨水还在肆意拍打大地,但一份裹着温暖的深切牵挂从北京抵豫。

21日一大早,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救灾,刻不容缓,国家力量迅速向河南集结。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6)

中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派出前方指挥部,指挥战区驻豫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3200多人,车船装备80余台,在10个地域同步投入抢险救灾。

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21日凌晨,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共1800名指战员,携带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从各地向河南赶来。

国家防总工作组21日抵达郑州,协助指导河南防汛救灾工作;水利部在前期派出工作组的基础上,加派工作组到河南协助指导做好防汛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统筹调度,山东、山西、河北、湖北等省份迅速集结驰援郑州救灾保电……

更多的救援力量向河南奔赴而来。21日上午10点,中原火箭军紧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第一时间对儿童福利院进行人员转移。一张解放军战士抱着婴儿,依次走出福利院大楼的照片,感动无数人。全国各地的民间专业救援队也闻“汛”而动,向河南集结……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对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进行细致部署安排。7月20日晚、21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会商会,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强调要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省长王凯第一时间赴常庄水库指导险情抢护。

在省委、省政府统筹指挥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应对险情,妥善转移安置群众,各项防汛救灾行动紧张有序开展。

党旗高高飘扬,橄榄绿、火焰蓝、城管橙、警察蓝成了让群众心安的最亮色彩。“有党带着打硬仗,有八方支援,这灾一定能挺过去。”网友@在何之南说。

全力救灾&豫北告急

21日下午,郑州,风停雨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救援战全面展开。而与此同时,随着雨带北抬,新乡、鹤壁、安阳等豫北地区降水量也相继突破历史极值,防汛救灾刻不容缓。

解除郭家咀之危

7月21日下午3点多,省委书记楼阳生行色匆忙,赶到险情四伏的郭家咀水库。

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金水河上的郭家咀水库,受极端持续强降雨影响,水位快速上涨,部分坝坡出现塌方,存在溃坝风险。

冒着大雨,在大坝旁的抗洪抢险临时指挥部里,楼阳生一边查看水系分布图,一边听取水库水情与抢修情况汇报,他强调要加快抢险抢修进度,泄洪导流,坚决防止溃坝事故发生!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郑州市做最坏的打算、做最积极的努力。

从21日凌晨开始,郑州市大学路以西、南四环以北、西四环以东、南水北调以南范围内人员全部转移;东到嵩山路、北到航海路、西南到南水北调干渠,底层二层及以下住户全部转移。

“21日凌晨三点多,楼下有民警用大喇叭喊话,说郭家咀水库有溃坝可能,让大家赶快转移。”家住二七区嵩山南路和南四环交会处一小区的居民刘女士回忆,当时非常匆忙,她和丈夫只带了两件换洗衣物就开车离开,准备赶往亲戚家暂住。

与刘女士一家一样,11万郭家咀下游的群众连夜安全疏散转移。

时至22日上午,经多方抢险、开挖沟槽疏浚泄水,郭家咀水位降至漫顶高程以下,水库危机基本解除。

解困阜外“孤岛”

21日16时,郑州市区之东,位于中牟县的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简称阜外医院),正深陷焦灼。

因为河水暴涨,积水倒灌,21日,阜外医院周围的洪水不退反增。病房楼楼底被1米多高的洪水包围,形同“孤岛”。

当天凌晨2点49分,全院职工接到通知,“医院即将全面断电,请各科室做好应急准备,坚守岗位!”。半小时后,阜外医院在一片洪水中熄灭了最后一盏灯。

“断断续续有通信信号后,我们紧急向外界发出求救。”一位阜外医院的医生说。

火箭军某部第一个赶来救援。紧接着,消防救援队、民间救援队,多方救援向此涌来。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7)

15时许,皮划艇出现在医院内,送来了急需的水、面包、火腿肠等物资。接着又有人送来了大型号的工业发电机,保证了监护室的用电。

20余公里外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派出的救援直升机盘旋起飞,不停往返于两院之间,转移阜外医院的重症患者。

22日,包括安徽、江苏、北京等各地的救援力量涌入这座“孤岛”。直升机、冲锋舟空地配合,对滞留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转移。

救援直升机72架次腾空而起;军车、冲锋舟、大巴车集体出动……22日晚19时30分,历时8个半小时,阜外医院1183名患者被成功转运,加上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近5000人得到妥善安置。

抢修花园口变电站

“这是我们带来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每小时可以抽排积水4000立方米。”22日10时许,在郑州市花园口变电站门前,来自长沙的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大流量排水抢险车正在安装吸水管,车辆总设计师夏玉军介绍排水车的强大功能。

花园口变电站负责向郑州市白庙水厂等3个自来水厂供电,涉及300万郑州市民用水问题。当天上午,变电站院内积水还有30多厘米深。

受特大暴雨影响,郑州电网遭受严重损失,市区400余台变压器、300余条供电电缆受损,造成市区多处停电。暴雨过后,除涝抢险保供一刻也耽搁不得。

“要全力保障水、电、气供应,让因停电停产的自来水厂尽快恢复生产。同时,要确保安全,严防次生灾害发生。”22日,省政府城市排涝保供调度工作会议要求。

郑州供电部门迅速成立防汛I级响应保障工作组,投入163支抢修队伍。来自25个省(自治区)的万名电力技术骨干在河南集结,他们与郑州供电公司“一对一”对接,精准深入重要用户和居民小区开展电力抢修。

省通信管理局启动防汛应急通信保障一级响应,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河南铁塔派出应急人员5847人次,应急车辆2691台次。

全省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Ⅰ级。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处于战时状态,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责任人在岗在位,在一线指导防汛抗灾,及时转移安置受困群众。

中部战区的“迷彩绿”在最危急的地方呵护生命;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住建部对郑州市恢复供水、垃圾清运、燃气安全运行、城市照明提出了具体意见,并组建了专家咨询团队。全国各地的电力、通信等部门和企业派出精锐力量,驰援河南。建立物流绿色通道,恢复正常营业,保障抢险物资和民生紧急用品的运输通畅……

救援、通电、通水、通信、通行,八方支持源源不断,郑州以及其他受灾城乡全力以赴,争取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运转。

豫北汛情急!急!急!

水患肆虐,危机四伏。

随着雨带北移,21日8时至22日8时,我省豫北和南阳、平顶山、许昌、开封等地出现暴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其中最大降水为鹤壁淇滨科创中心777.5毫米,突破水文监测站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8)

强降雨造成安阳、鹤壁、新乡城区严重内涝,铁路公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个别水库、河道发生险情。

安阳、鹤壁、新乡和开封、周口贾鲁河沿线县区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多地城区公交停运,部分行业停业停工,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规避风险。

全省共有白沙、小南海、河口村、昭平台等9座大型水库、40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淇河新村站超保证水位,共渠合河站、汲县站,大沙河修武站超警戒水位,贾鲁河、沙颍河、洪汝河出现涨水过程。

22日8点半,省长王凯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议时指出,要把工作重心转向豫北强降水地区,强化统筹协调和会商调度,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会后,他马不停蹄赶往卫辉查看汛情。

22日下午4点多,记者联系内黄县豆公镇党政办主任孙彦杰时,他声音略显疲惫。从21日开始,镇村干部坚守河畔,督促百姓迅速转移、轮流上大堤查看水势,时刻严阵以待。

此前,21日19时,安阳市紧急启用广润坡蓄滞洪区预警指令,当晚23时启用崔家桥蓄滞洪区,超前安排部署,内黄和安阳县紧急动员蓄滞洪区群众转移。

“老百姓牺牲太大了,我一定要耐心安抚好他们情绪,让他们绷紧安全底线。”孙彦杰说。

汛情交织&恢复重建

7月22日下午,郑州,阳光从云层中探出头,照在大地上。此时,随着雨情汛情的逐步缓解,灾后恢复重建逐步进入关键期。而新乡、鹤壁、安阳等地成为防汛救灾的胶着战场。

豫北大转移大营救

22日,新乡雨势进一步加大。而头一天晚上,新乡市区牧野站2小时降水267.4毫米,超过郑州20日当天2小时最大262.5毫米的降雨量。

“17时40分,新乡共产主义渠洪水漫溢进入卫河,洪水顺卫河下泄。请卫河新中大道以下至出市境所有村庄紧急转移群众,组织人员上堤堵口抢险。”22日,新乡市防办发布的一则紧急通知迅速传开。

洪水不羁奔突,卫辉、辉县、凤泉区耿黄镇等纷纷告急。人员被困、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房子被淹得只剩下房顶。”村民纷纷向高处逃离,“上房的、上树的,哪里高去哪里。”

23日12时30分,经省防汛指挥部同意,新乡市决定实施分洪措施,立即启动卫辉市柳围坡滞洪区进行泄洪。

此次强降雨造成新乡辉县市、卫辉市、凤泉区、牧野区等10个县市区132个乡镇受灾,截至25日11时统计,受灾人口207.8万人,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7万人。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9)

7月17日至23日,鹤壁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613mm。受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泄洪共同影响,卫河水位持续上涨,7月23日凌晨1:20分,卫河浚县新镇镇彭村段北侧大堤出现决口,决口最大时在40米左右。洪水迅即冲入附近村庄和农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部战区83军某航空突击旅火速赶往、加固大堤。“我们从凌晨3点赶到大堤上执行抢险任务,投入水中的树干都被冲走了,任务十分艰巨。”一名解放军战士这样说道。

险情发生后,鹤壁市一边组织人员设备全力抢护大堤,一边动员周边群众快速转移。市防办紧急征集载重汽车400多辆运用防汛砂石料,市城管局、浚县、淇县、市交警等部门抢通防汛道路,解放军及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员等1500多人以及鹤壁干部群众及志愿者2000多人相继投入抢险战斗中。特别是中国安能集团等公司调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为降低水位,分流洪水,经省防指同意,果断启用了长虹渠、白寺坡两个滞洪区。

23日下午,在淇县西岗镇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临时休息点,从汤阴赶来的中部战区某连的解放军官兵刚刚从前线撤换下来。“我们22日下午四点半一到这里就开始执行任务,大约已经转移出500余名受困村民。”连长李强说。

为解除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沿岸险情,省防指先后同意启动了广润坡、崔家桥、良相坡、共渠西、长虹渠、柳围坡、白寺坡7个蓄滞洪区,蓄滞洪量3.95亿m3。

雨带徘徊不去,汛情交织、态势严峻。

23日7时到24日7时,洛阳、平顶山、商丘、开封、鹤壁等地局部出现暴雨。全省有6个水文监测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最大降水为尉氏县永兴77.7毫米。

受持续降雨影响,淇河、大沙河、卫河、安阳河、共产主义渠出现超保洪水,颍河、洪河、沁河、惠济河出现超警洪水。洛河受上游陕西省境内降雨及洪水影响,卢氏水文站出现洪水过程。

严防死守!各级各部门全力调度抗洪力量,保护生命、保卫家园。

“我是湖北宜昌的”“我们是山东日照的”“我是山东青岛的”“我是一名军校学生”……23日下午,在共产主义渠新乡段北侧的小朱庄,四面八方的援助给村民带来支撑与温暖。

郑州加速恢复重建

灾情面前,抗洪与重建,在全省同时推进。

22日16时10分,郑州市政府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备受瞩目,保供保通等一系列民生关注问题发布:

截至当天下午,郑州市8座停运的变电站已经恢复3座;经过抢修,郑州航空港区一水厂、东周水厂、柿园水厂已能正常供水,高新梧桐水厂基本恢复正常供水;如果供电恢复,全市基站可以在1天内恢复正常;公交线路已恢复226条,约有3000台巡游出租车、11000台网约车正常运营;市场肉蛋菜均能保障正常供应、价格平稳……

接下去又是阵雨(风雨中原这一周)(10)

一切在好转。而这背后,是无穷力量的汇聚。

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派出指导组,协调中建、中铁建、中国安能等多支高水平专业救援队驰援河南。国家发改委协调全国26个省市区国网公司1万名电力抢修人员赴河南抢修电力设施;与此同时,紧急协调有关省发改委系统组织排水排污救援队伍,连夜驰援郑州开展排涝抢险救灾。

中部战区共计派出67批次救援梯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8600余人、民兵预备役11000多人,携车辆装备1300多台、舟艇217艘,在河南多地继续执行抢险救援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任务。

目前,全省投入抗洪抢险救援力量11.8万余人、装备4180余台(套)。

军地联动、军民联合,各行各业全力以赴救援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一人,确保被安置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卫生防疫保障。

灾情严重的区域突破困局,让郑州这座城市加速回归——

23日凌晨4时30分,国网四川电力5台应急发电车开进郑州最大受灾小区之一的树玫瑰城小区应急保电。

橡树玫瑰城小区有6700户居民,从7月20日下午2点开始停电,到23日早上7点供电,已停电67小时,人们艰难爬高楼上下。30多名应急保电人员彻夜未眠,将电缆接通配电箱,23日早7点,小区恢复供电。

小区附近腾飞幼儿园的老师们做了200多个包子和红豆粥,带着小朋友一一送给应急保电人员。“叔叔,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听着小朋友稚嫩的感谢,很多保电师傅红了眼眶。

“来电了,通信也畅通了!”23日9点20分,经过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驰援郑州抢修人员的不懈努力,郑州金盾花园小区重新拥抱光明,小区居民不约而同夹道欢送抢修人员。

“璀璨灯光,原来看惯了,现在看哭了。”有业主在小区微信群道出心声。

一场暴雨让隧道被淹、车辆抛锚、路面塌陷。越来越多抢险支援组织和企业,奋战在道路断点、堵点,清障、排水、修复,争分夺秒保道路通畅。

23日11时,郑州京广路隧道,来自中国安能南昌、南宁、常州救援基地的5台“龙吸水”由北往南在主入口处一字排开,按照每小时3000方的最高流量,全力抽排水,加快隧道内积水抢险速度。全国“龙吸水”仅有30台,有22台都在郑州排涝除险。

京广路隧道是郑州南北大通道之一,沿途人流物流密集。20日傍晚的暴雨填满了京广北路隧道,隧道内积水最深时达10余米,从21日下午开始不停抽水,现已基本完成排涝、车辆拖移及人员搜救任务。

郑州受灾城市桥涵、隧道67处,正有序恢复通行;重要通信干线全部畅通;473个断电小区正陆续恢复供电;9个水厂逐步恢复正常供水;城区清垃圾(杂物)、清污(淤)泥、消毒消杀全面展开;企业的机器轰鸣声又重新开启……

抗击大灾显大勇。在这场防汛救灾中原保卫战中,多少连明彻夜的研判部署,多少不眠不休的党员干部,多少奋臂一呼的凡人英雄,多少不计回报的爱心驰援,多少互助互救的人间真情。

“亲身经历这场暴雨,我由衷知道了,什么是深藏在国人骨子里的无私奉献。那一刻,被救的不仅仅是我的命,还有我的思想”,又有多少人由衷发出“幸运生在华夏”的感慨。

惊涛骇浪渐止,救灾重建紧急。

截至7月25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139个县(市、区)1464个乡镇1144.78万人受灾,因灾遇难63人、失踪5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86.1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5.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15.29亿元。

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主持召开调度会、会商会,反复强调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敢打敢胜,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在防汛救灾各环节全过程。

上下同心、共克时艰。好消息不断传来——

26日2时27分,经过70多个小时昼夜连续奋战,卫河浚县新镇镇彭村决口成功封堵。

26日8时58分,经过60多个小时争分夺秒、昼夜不停地抢险施工,共产主义渠西曲里段右岸漫堤加固合龙。

26日一大早,晨曦中,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迎来全面复诊。

26日下午,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暴雨后的首趟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着货物抵达郑州,而傍晚又有一趟班列从这里开出,驶往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

…… ……

白天,烈日下人们开始新的奔忙;夜晚,万家灯火重新亮起。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仗一仗打,一场一场胜。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向前。

编辑:彭长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