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

胡歌与卓伟有一件往事。

2015年,卓伟别有用心地做了一句诗“骨相清奇本绝配,歌影婆娑映浦江”,试图爆料胡歌与江疏影的恋情,还在微博上分别@胡歌和江疏影。

一时间,舆论哗然,吃瓜群众纷纷端好小板凳,等着两军对垒、双方开撕。

然而,胡歌却不温不火地回了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3)

要知道,这句话出自冯延巳《谒金门》,南唐皇帝李璟曾拿这句话取笑冯延巳:“吹皱了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胡歌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谈不谈恋爱,关你什么事。

不做解释,寥寥数字,看似云淡风轻,却是言义尽显。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4)

微博上还有个老梗。

昆明恐暴事件发生后,北大医院发出一则微博:称北大医院派出“普通外科医生”姜勇飞赴昆明参与救援工作,这本是很平常的一条信息,却惨遭一“侠肝义胆”的网民吐槽: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只派普通外科医生?为什么不派高级外科医生?拿得出手吗?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5)

要知道,普通外科,简称普外科,为外科系统中最大的专科,涵盖各种腹腔、乳房、甲状腺及简单的皮肤外科,其分类是按照治疗目标的不同来进行区分,而不是按“普通”和“高级”。

于是有热心的网友进行了反馈:从今以后,外科医生的等级要从低到高分为粗糙、普通、优秀、高级、史诗和传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层次,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偏偏有人就喜欢以己度人。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6)

在遇到与自己认知层次不一致的事情时,他们会坚信自己一定是对的,并始终占领着道德上的优越感,对对方施以道德上的绑架。

在他们看来,事情没有真相,凡是与他认知不一致的,就等同于错的、不好的、虚假的以及腐败的。

所以,当有人在不停地对你报以恶意的质疑时,你可以想想:

他是否值得我去争辩?而通常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

话说,某天早上,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求访孔子,想要请教有关时间的问题。子贡认为这个问题简单,便代为作答。

来人问:“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说。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也毫不示弱。

两人争论不休,直到中午也没有消停。孔子听到争论,从院内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占理,忙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观察来人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到孔子也这样说,于是高兴地离开了。子贡不解,说老师您平时讲的可是一年四季啊。

孔子解释道:

刚刚那个人穿一身绿衣服,就跟田间的蚱蜢一样。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经历过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就算争论个三天三夜,也争不出个结果,何必呢?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

孔老夫子,一举点破人际交往的核心:和认知不同的人争辩,绝对是在浪费时间。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7)

我突然想起以前一个爱好打篮球的同学。

他每次去打球的时候,都会带上全套护膝,同行的人总是会嘲笑他,说他跟娘儿们一样金贵,还常常在这同学背后,把他带护膝这件事添油加醋,形神具备地当成段子来讲,讲完后一群人笑成一片。

我曾偷偷地问过他:“为啥不跟同伴解释一下?”

他仰天一笑,说:“常与同好论天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我想,很多年后,那些嘲笑他的同伴,会知道一种叫做滑膜炎的病。

与此类似的,大家应该也听过以下观点:

“花几十万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有什么用?国家又不包分配工作。”

“打扮得花枝招展有什么用?还不定是什么妖艳货色。”

“学日语有什么用?想当汉奸走狗?”

“上大学有什么用?出来还不是去给小学没毕业的老板打工。”

“女生读博士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和生娃。”

“抑郁症啊?那都是没事儿闲的!你让他每天去扛个100袋水泥,看他还抑郁不?”

是的,在我们身边总有那样的一群人,他们对任何一件事的判断都简单粗暴,一切在他们身边没发生过的事情,他们都认为是假的、坏的、错的。

他们孜孜不倦地用他们低级的见识和逻辑,四处推理破案。

只要超出他们认知的,就直接否定,同时,超级无敌迷之自信地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宇宙唯一之真理。

胡歌霸气的短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8)

“自卑情结之父”阿德勒说:“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的存在。”

一个真正有见识和智慧的人,才会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渺小,也才会有足够的眼界去发现世界的多元,有博大的胸怀去拥抱世界的不同。

当他人因为一些大多数人都知道的真理和与你争执不休的时候,其实冷静想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毕竟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孔子在《论语》里提过四件坚决不要做的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其中“毋我”的意思就是,不唯我独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段话常被引用:

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时候,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与见识短浅的人交谈,并非是因为他们见识不够,也不是因为认知层次上的差异,

而是因为,低层次认知水平的人缺乏对事物基本的认知,却总是喜欢以自己浅陋的观念,肆无忌惮地去指责和评判他人,随意加入自己的个人情绪,言行间既无一丝谦逊,亦无半分尊重。

当你被嘲笑、被否定、被讽刺,你能做的,不是去争辩,而是憋足了劲,用现实默默地去给予最有力的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