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会有更多的感慨涌上心头,其中心理上的变化最为明显,印象也极为深刻。困扰自己的一个明确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能力是否值得自己拥有足够的自信?

初中刚入学的时期,自己有些不善言辞且有些内敛,却被班主任直接安排做班长和团支书,之后数学课老师又安排担任课代表。每天的下课时间基本都留给了公务。

到高中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个学霸谈自己在中学时期的心态调整)(1)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收班费,数额上万,等到收齐所有人的缴费之后,在教务处门口,突然发现少了一百元,折返回去找了许久,结果却发现是被前座的同学捡起后藏进自己的书包里。可能是因为他的确把这张一百元和他自己的钱混淆了,但从经历了足够多类似于此的种种以后,我便收敛起自己的性子,对身边发生的普遍认为是不道德、不公平的事见怪不怪;即便多有得罪我的,也不会因此而太过于影响心情。

理由很简单,我的责任心很强,但凭我自己的能力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去对此进行有效的限制,所以适应这种环境并远离,是我个人最好的选择。至于对全社会,那些不道德、不公平的行为,就归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准则来进行约束了。

到高中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个学霸谈自己在中学时期的心态调整)(2)

初二的时候我们学校开展了三个月的信息竞赛培训。培训期间我一直表现优异,但临考时自己发挥失常,竞赛成绩却在平均线以下。这让我不得不对我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好在我放弃信息竞赛之后转向数理方面,深入学习后取得了些许成绩。

高中时我开始学习数学竞赛,并希望在高考和竞赛期间寻求平衡。但是,随着文化课水平的下降和竞赛方面每天的折磨,让我对自己的实力更加地不自信,并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等是否都存在问题。第一次全国联赛以省二告终,差八分达到省一,只是一个步骤分的差距;高二参加的中国科大少创班选拔,初试又以四分的差距没有达线,而稳居班级前五的有三人皆考上少班。这让我一度跌入谷底,深深地确信自己的实力没有达到这些考试要求的标准,也在当时觉得自己无法比过那些比我优秀的人。

到高中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个学霸谈自己在中学时期的心态调整)(3)

高三回到了高考备课。文化课的学习和成绩在走上正轨之后,我的成绩的确迅速回升并稳定下来,但在最后几次模考的时候却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让我更加地慌张。最后一次模考的时候,我取得了应届年级第一的成绩,但是在高考的最关键时刻,还是有一个科目发挥得十分不好,导致总分并不是很高,而在最后一次模考比我低三十分的同学,以比我高二十分的成绩成为了全市状元。

可能是因为这一切不幸接踵而至,我甚至会有点相信命运。和其他人谈及这些遭遇,他们纷纷会觉得我的确不走运,使我对大型考试选拔的结果非常提心吊胆,甚至在高考录取信息出来之后,都怀疑有可能是系统出错了。究其原因,我不够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我之前遇到的点点滴滴的不幸又告诉我,我的能力也许不能攀上更高的台阶。但我一直是清醒的,内心其实非常清楚,我不会去相信命运,不会认为自己没有做得更好,是因为命运的不公。

我需要磨砺,需要自信,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将自己的不顺归咎于没有足够的努力和没有以合适角度去切入问题。这就是我对中学时代最深刻的感悟。

(按:本文是安徽省某重点中学的一位毕业生提供,他通过高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文章是他对中学学习的反思。图片来自于百度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