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 7 月成功入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后,南宁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2022年,南宁市持续拓展渠道筹集租赁房源,不断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培育扶持住房租赁市场主体,优化升级租赁平台功能,落实住房租赁资金监管,推动租赁登记备案下沉,多形式广泛宣传住房租赁工作,多措并举推动住房租赁市场朝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1)

▲试点的出租屋位于生活配套成熟区域,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筹房源

去年筹集房源4.04万套(间)

让更多新市民“住有宜居”

“宽敞明亮的房间,专业化的运营,丰富的社群活动,多样化的共享空间,舒适的居住环境,拎包即可入住。”这是住房租赁试点项目租户对房源的评价。

试点期间,南宁市落实专组专人专线对接机制,有序推进租赁房源筹集工作,紧紧围绕“住有所居”目标,坚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通过利用国有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新增建设、利用商办厂房和“城中村”“城边村”改造、盘活存量闲置住房等方式,助力住房租赁企业打造了一批批特色房源。鲜明的房源特色,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房子不仅仅只有居住的属性,更赋予了其社会性与服务性,让更多新市民实现了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2022年,南宁市筹集租赁房源 4.04 万套(间),其中新改建2.78 万套(间),超额完成了 2022 年财政部、住建部下达的 1.29 万套(间)新改建房源的绩效目标。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2)

▲公寓内部的家居配置到位,租客拎包即可入住。

强市场

专项整治房源发布

建立网格管理模式

2022年,南宁市以线下检查和线上巡查的方式推进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该市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房源发布的专项整治工作,由住建局和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出击,以“真实存在、真实产权、真实委托、真实价格、真实图片”的“五真”房源为标准,对网络发布平台、中介机构、租赁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进一步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净化房地产市场环境。

去年9月,南宁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门店、住房租赁企业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办理机构备案、开业报告等主体登记行为、房源核验及信息发布、房屋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等内容。

据了解,南宁市全年实地检查住房租赁中介机构387家(住房租赁企业91家、房地产经纪机构286家),线上重点抽查房源发布互联网平台6家,检查发现问题 31 个,下发整改通知 20 份;指导448 家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企业及分支机构完成租赁开业申报和经纪机构备案整改;督促799 名从业人员进行信息报备;下架不规范房源信息762条。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3)

▲青年公寓里,配置了公共社交空间。

2022年,南宁市创新监管模式持续推进网格管理,在全市主城区内基本建立了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全覆盖”,实行管理服务靠前、力量下沉,进一步提高排查、调解、报告和快速处置住房租赁市场问题隐患的能力。此外,通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等一系列日常走访检查,在检查企业是否依法依规开展经营业务的同时,现场倾听和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协调处理。此外,还通过畅通纠纷调处机制,专人专线协调解决房屋租赁信访投诉,稳妥化解租赁纠纷。

2022年,南宁市收到住房租赁相关信访投诉615宗,处理办结615宗,办结率 100%。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督促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全力打好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组合拳。

树标杆

评选住房租赁示范企业

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

2022年,南宁市进一步加大对租赁主体的培育力度,多次召开政策宣贯会、座谈会,及时向相关企业传达国家、地方有关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精神,积极推进市场业态逐步向专业化、机构化、规模化转变。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4)

▲出租屋内的生活配套齐全。

为了加大对优秀住房租赁企业的扶持力度,2022年底,该市印发了《南宁市住房租赁试点示范性企业(培育市场主体类)评审指南》,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2020-2022年度南宁市住房租赁试点示范性企业(培育市场主体类)评审活动,评选出 18 家企业并拨付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开展规模化、品牌化运作,进一步引导住房租赁专业机构做优做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向更加专业化、机构化、规模化发展。

试点期间,南宁市着力培育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示范性好的住房租赁头部企业,引导住房租赁专业机构实施精准化开发、专业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构建高中低并举、大中小兼备的多元市场主体格局。截至 2022 年底,已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企业 15家,办理开业报告的住房租赁企业达118家。

优平台

升级租赁平台功能

租房过程清晰透明

南宁市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作为全区首个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搭建的住房租赁平台,自正式上线以来,在已具备地图找房、网上签约备案、租金参考价查询、房源分租按间上架、安全隐号、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查询评价等多种功能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功能,提高平台的功能性、实用性及便利性。

2022 年,南宁市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进行了升级,优化了租赁房源核验方式,推出租赁房源核验码自动开启、获取功能,为规范房源信息发布提供便捷的核验功能。升级后的住房租赁平台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优化了操作步骤,省去了信息填写、资料上传等操作环节,核验过程更加智能化,查验过程更加快速化,成交过程更加清晰化,交易市场更加透明化。房源核验码相当于官方给房子发了一张“身份证”,意味着通过了官方验证,信息真实,实现了承租人对租赁房源信息的“知根知底”,进一步规范了南宁市房源信息发布行为。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5)

▲南宁市筹集的市场化出租房,租客可拎包入住。

重监管

官方搭建监管平台

守护租赁资金安全

资金监管为租赁交易资金上了一把“安心锁”。南宁市扎实推进住房租赁资金监管的落地,搭建了南宁市统一的房屋交易资金监管系统,租客和房东(租赁企业)想进行资金监管可以在线上办理,登录南宁市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实名认证后,房源核验,然后点击“资金监管”。平台与银行业务系统实现对接,并对房屋交易资金监管账户的设立及监管资金的存储、划转等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实现房屋交易资金网上全流程监管,保障租赁资金安全及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租赁市场正常秩序。

2022年底,南宁市实际经营的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有26家。排查出企业需纳入监管账户资金14.88万元,现企业已存入监管资金14.88万元。

南宁保障性住房租赁条件(从忧居)(6)

▲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租赁试点项目的出租房品质高,实行规范化管理。

抓备案

租赁登记备案下沉社区

对老年群体更加友好

在实现线上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基础上,南宁市根据“发展规范、四级体系、网格管理、服务下沉”的原则,积极构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的四级规范管理体系;为服务有线下办理需求的人群能够就近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弥补线上办理对老年人“不友好”的缺憾,自2019年10月起在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街道办、社区陆续开设了业务办理点,实现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线下办理点从无到有的飞跃。

初心不变,服务不止。2022年,南宁市本着“便民利民,就近办理”原则打破以往的属地化管理限制,进一步优化升级南宁市房屋租赁备案登记系统和房屋信息系统,推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跨区办理”的功能,在各个城区(开发区)内房屋租赁备案登记业务实现互办互通,实行统一的申请材料、办事流程等,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提升办理体验感的同时提高了办理效率。截至2022年11月,南宁市在各城区(开发区)、街道办、社区共开设42个房屋租赁备案登记业务线下办理点。

广宣传

主流媒体强势报道

走进校园精准服务

南宁市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充分借助各级媒体力量,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途径开展专题宣传、政策解读,通过线上及线下两种宣传方式的优势进行互补宣传,加大力度宣传南宁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成效。

2022 年,为做好留邕人才就业安居的相关服务工作,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南宁市住建部门通过联合人社部门、人才服务部门等多部门在高校毕业季、秋季招聘季等重要节点,走进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驻邕高校线下双选会,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住房租赁政策解读、租赁平台介绍及租房风险防范等住房咨询服务,还积极与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10所高校联动,得到高校团委学生会、就业指导中心等协助,在高校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中将住房租赁相关宣传材料发放给毕业生。同时,结合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政策解答及房源推荐直播活动,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南宁市住房租赁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租房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