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国颂 钱瑜

第一天通过网上竞拍摘得土地,第二天项目就正式动工,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项目近日在珠海高新区尝到甜头,刷新了当地“拿地即开工”的速度。珠海高新区的热火朝天,只是珠海全市发展的其中一个生动注脚。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以“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为工作总抓手。这既是珠海认真学习贯彻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是珠海坚持从实际出发,吹响建设产业大市的号角。

4月24日,珠海市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奋力推动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今后,当人们谈起珠海,赞叹的或许不仅是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区域格局,还有珠海抢抓机遇,在这些优势基础上打造起来的强大产业。

珠海产业布局(珠海向产业图强)(1)

不负时代,锚定产业大市发展目标

南海之滨的珠海,从撤县建市到成立经济特区,再到参与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珠海最初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亿多元。2021年,珠海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1.75亿元。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纵然有光环,但这绝不是珠海发展的天花板。

客观地说,目前珠海经济总量与广东省内的一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珠海经济的“强筋健骨”,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直言不讳,一个城市不能没有产业,如果产业没有得到发展,不仅会影响财政收入,导致城市建设滞后,还会导致老百姓收入低,影响老百姓生活。

智谷趋势首席研究员黄汉城分析指出,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实体经济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包括珠海在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比过去更重视产业的壮大。“唯有产业的兴旺发达,珠海才能夯实她的城市地位,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珠海的发展思路,那就是将产业发展放在“第一”的位置。在4月24日召开的珠海产业发展大会上,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强调,珠海将实施好六大攻坚行动,全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一要实施产业立柱攻坚行动,加快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二要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强力推动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三要实施土地整备攻坚行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四要实施园区提升攻坚行动,做强做优产业发展平台;五要实施强核赋能攻坚行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六要实施政府流程再造攻坚行动,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坚定自信,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珠海发展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关键是如何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将蓝图变成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黄汉城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性趋势下,横跨珠江两岸的交通要道越来越多,珠海的区位条件得到了巨大改观,从传统交通末梢变成了区域级交通枢纽,这有利于珠海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推动各项产业发展。

黄汉朝指出,产业有周期,也有朝阳与夕阳之分。目前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万亿产业集群,而珠海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方面也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应该优先发展这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产业。如此,便能跟深圳、东莞、广州形成产业关联度,通过挤占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中国版硅谷中占有一席之地。

胡刚认为,珠海的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本身并不矛盾。珠海过去重视环境保护,吸引了一些没有污染的高科技企业。现在珠海提出“产业第一”,环境依然是珠海的优势。他认为,产业的选择是多方面的,珠海发展产业,要选择一些没有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珠海发展产业,现在其实有很多的优势。”胡刚指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就是珠海拓阔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珠海发展产业应该把中央的政策用好,利用好澳门对外联系的优势。此外,珠海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这也是珠海发展产业的优势资源。

奋蹄前行,护航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珠海将坚持产业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力争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进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行列。

今年以来,珠海全市上下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加快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珠海市香洲区,推动人才回归香洲、创新回归香洲、产业回归香洲,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和“主引擎”;在珠海市斗门区,正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以项目为中心推动产业发展,优先发展壮大制造业,建设一流产业园区。在珠海高新区,“4 3”招商新格局已经构建,企业总部用房政策、1元创业政策也频频出台;在珠海市金湾区,项目为王,正快构建 “5+2+N”现代产业体系……

在近日召开的珠海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珠海正式发布《关于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5个十条试行措施、3个考评方案。珠海市工信局局长李丛山介绍,珠海此次所提的一系列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措施,力度前所未有,不少政策举措在珠海是首次实施。

产业新体系的建成,产业新格局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态度和决心。4月30日是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在珠海南屏科技生态城,不少项目建设现场依然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这不就是珠海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的一个缩影?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