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糖尿病在饮食上该怎样注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糖尿病在饮食上该怎样注意(糖尿病患者该怎样)

糖尿病在饮食上该怎样注意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根据中国研究团队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的最新研究,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相当于每8人就有1人患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相当于每3人就有1人血糖异常。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8.0%、34.1%和33.1%,糖尿病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糖尿病有哪些健康危害?患者应怎样科学地“吃”和“动”?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严亚琼所长带来详细解读。

■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要警惕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被称为“三多一少”。

严亚琼介绍,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高血糖可能并发血压、血脂升高,影响全身心、脑、眼、肾、神经等多个器官,共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失明、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并导致死亡。全球每6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

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情况,即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在6.1-7.0mmol或餐后血糖在7.8-11.1mmol);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糖尿病;超重(28>BMI≥24)和肥胖人群(BMI≥28);向心性肥胖人群,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久坐不动,缺少身体活动的人群;孕期曾患妊娠糖尿病或生产过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的女性;已患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那么,临床上如何诊断糖尿病呢?严亚琼介绍,如果患者静脉血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指标达到诊断标准,但未出现“三多一少”典型症状者,则需另日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补充诊断标准。

她介绍,我国90%以上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甚至可以逆转糖尿病前期,其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吃”和“动”,对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控糖”提倡低GI饮食

“GI”指血糖指数,低GI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消化吸收缓慢,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有助于血糖控制。严亚琼介绍,糖尿病患者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则,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尽量选择低GI食物。

在主食上,全谷物、杂豆类GI指数明显低于精米白面,并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宜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推荐糖尿病患者以荞麦、燕麦、玉米等粗粮取代部分细粮,烹饪时急火快煮,尽量避免长时间熬煮。

在菜肴上,餐餐都要有新鲜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一斤左右,其中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常吃鱼、禽,适量吃畜肉,少吃肥肉,尽量不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烧菜注意少油少盐,每日油摄入量不超过30克,食盐不超过5克。

血糖控制良好的人群可以选择低GI品种的水果,如柚子、桃子、樱桃、李子等作为加餐,在两餐间或者运动前后食用,每次食用水果的数量不宜过多。

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饮食还应注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等原则。建议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既要防止血糖升高过快,又要预防低血糖反应。

■ 外出活动随身携带“身份牌”

科学的锻炼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

严亚琼介绍,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疏至密的原则进行运动锻炼,推荐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并辅以适当的如举杠铃、哑铃、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抗阻训练,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的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即自我感觉微微喘气,能与同伴交谈但不能唱歌。

不恰当的锻炼方式或强度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心绞痛、猝死,以及骨关节韧带损伤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时机上,不要空腹或饱餐后马上运动,建议患者餐后1小时后进行运动,不要在夏季正午阳光暴晒、冬季寒冷的早晨以及刚注射完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运动。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的袜子,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破损。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痕迹,发现皮肤破溃及时就诊。

血糖波动较大,有眼底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或伴有各种器官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

为防止血糖波动引起低血糖的风险,建议患者外出活动时兜里常备糖果,同时在领口或胸前醒目位置携带一张“身份牌”,注明自己患有糖尿病等相关信息,标明姓名、住址、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他人及时的帮助。

文/周小琦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