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全球不同种族、地区的人群开展的研究显示,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遭受肾脏损伤。在今年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罗惠民细数了几个伤肾的习惯,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早起眼睛肿慢慢就消退(每天醒来眼睛都肿成金鱼眼)(1)

罗惠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10人中就有1人肾不好

肾脏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脏病是肾脏本身的病变,继发性肾脏病则是全身性疾病累积到了肾脏。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0.8%,患者多达1.2亿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慢性肾脏病。随着社会发展,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继发因素所引起的肾脏病的发病也就增多。

就人群而言,婴幼儿、青少年容易出现原发性肾炎,老年人更可能因“三高”等疾病引发肾脏损害。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出现轻微症状如腰膝酸软、容易疲劳、轻微水肿也不容易被重视,大多数人会为是“感冒了、没有休息好”,休息一下就好了。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已经进展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只能终生进行透析或者做肾移植,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可想而知。

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是肾脏在呼救

早起眼睛肿慢慢就消退(每天醒来眼睛都肿成金鱼眼)(2)

·眼部水肿

通常肾脏病患者的脸部与脚部最容易发生水肿。下肢发生浮肿时,脚背肿胀会造成穿鞋困难,此时以手指按压小腿与脚面,该部位会形成一个凹陷,久久无法恢复。

温馨提示:一般眼睑或下肢在轻微浮肿时容易被忽略。健康人在长时间行走后会出现下肢轻度浮肿,卧床时间久后也会出现眼睑浮肿,但都能自行消退,如果反复、持续或者出现明显水肿时就要及时就诊。

·高血压

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它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肾脏病导致血压长期较高,对高血压的症状已经耐受,所以常被忽略。

温馨提示: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尿量过多过少

正常人的平均尿量为1500—2500毫升/日左右。无论尿量增多还是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

温馨提示:发觉排尿情况与平时不同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身体疲乏

肾功能不好时,很多废物难以从尿里排泄出去,因此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全身没劲儿的感觉。另外,肾脏出现问题,不仅废物不能及时排除,反而还会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这也会让身体出现营养不够的疲乏状态。

温馨提示:如果睡眠充足、作息规律也时常感觉疲累无力,可以先到医院排查是否是肾脏问题。

·糖尿病

糖尿病会引起肾脏病,它的名字叫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延误治疗甚至会发展为尿毒症。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时常关注自身情况,定期到医院检查肾脏功能。

·食欲不振

不想吃饭、厌食,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温馨提示:有些食欲不振的患者往往会忽略检查肾脏问题,结果耽误了病情。

·尿液颜色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或浅黄色的,尿液出现茶色或者红色,就是肾脏等泌尿系统的病变指征。

温馨提示:上完卫生间时常往后看一眼,发现尿液变颜色,及时到医院进行尿液检测就可以明确。

养出好肾要注意这些

·准确用药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监测,避免一些损伤肾脏的药物被滥用,如含有马兜磷酸的中草药等。

·不要暴饮暴食

人体摄入的食物都会产生废物,作为排除这些废物的主要“清洁员”,如果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肾脏会被累出问题。

·避免憋尿

常常憋尿会导致肾脏感染甚至功能衰竭。特别是女性应该注意不要憋尿,因为女性尿道比较短,憋尿以后更容易引起泌尿道的感染。

·多喝水

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容易引发肾结石等肾脏疾病。不过,专家建议市民不需要强行规定每天喝水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水量补充。

·盐重

吃菜偏咸或常吃盐分含量过高的零食,都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对肾脏造成损害。

·规律作息,少熬夜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改变“夜猫子”式的生活习惯。

·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肥胖者和“三高”患者都是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恢复健康的体态和控制好身体各项指标,也能有效保护肾脏。

目前,慢性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地增加,防止肾病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和避免容易引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定期体检更能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