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典,堪称标准,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尤其按最高指示编修的典籍,更是一种时代文化成就的最高象征。藏之名山,传于后世,为后来人引为依据,甚是珍视。距今300年的《康熙字典》一直被人们奉为取名的金科玉律、博彩业的工具书,可见人们对古风的崇拜。同时,囿于时代认识、意识形态、君王避讳、学术偏见等制约,导致了这样那样的人为性讹误、学术性缺陷,影响后世。

曾有媒体披露,《现代汉语词典》主编韩敬体提醒读者说:《康熙字典》全书有450多万字,如果把不同时代各位大家挑出的错误汇总起来,除去重复,恐怕仍有两万条之多。错误若算作两万条,差错率就高达万分之四十四了。“从这个角度看,这本字典如果放在现在,根本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

康熙字典的成书年代和主要性质(康熙字典是传统文化经典)(1)

古汉语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教授吉发涵认为,对错误的定义不同,最后归纳的数量会有不同。“《康熙字典》集30多位学者之力,是集体创作的成果,而学者之间难免水平参差不齐;而且6年的时间编纂一本收录了4.7万余字的字典,速度不可谓不快,有所漏洞也在意料之中。”

古典典籍的讹误是难免的,且在古籍研究领域也有共识,不仅《康熙字典》存在不少错误,同样奉敕令编纂的《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也存在很多问题。即便新时期编纂的《续修四库全书》《中华大典》,虽然补入了被前人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或遭前人鄙视而未收的戏曲、小说,酌收了新从海外访回的古籍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但因版本、校勘、编校、要求等问题,仍不可避免讹误的存在。

我赞成及时更正错误,采用现代学科方式,认真校勘。古籍在流传中字迹灭失是常态,但也有此本缺失,却在其他版本中幸存的,应据实补正,以免误不缺为缺。原稿中不清晰的地方,应描润清楚,以“囗”代替的,应与其他版本对照检查。讹字,标示后改正;衍字,当明显标出;脱字,援依据补上;倒字,在该字句的正确位置按脱字法标示补上,错误的位置作衍字处理。明显的误书误刻,待确定后径为改正,若不确定则加勘误符号,以存原貌。用不同的构形方式或选取不同构件构成的异体字,原则上不改。由于书写或版刻变异形成的异体字,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前提下,异写字当改为通行字。

康熙字典的成书年代和主要性质(康熙字典是传统文化经典)(2)

典籍有错须纠正。科学地依可靠依据更正典籍的讹误,并非改变著述原貌,而是为更好传承历史文化,使之规范而正确地传之久远。尊重历史事实,是为了客观认识学术内容,让后人真正接触传统文化味道,避免人为性学术错误依旧传播。我们在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看重如何尊重历史而改错认识的局限,而不希望固守在条条框框中墨守陈规。这是推进传统文化深入发展的一种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