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朗系列行动的影响下

吃播已经被多方面限制了

但早在前两年

那抖音快手上

以“老北京”自居的吃播可不在少数

那一个个的

操着极为夸张的口音

张口闭口就是

“嘿,您猜怎么着?”

“老北京人一睁眼哎

我就吃它”

甭管吃什么

都只会说一句“地道”

最后来一句

“盖了帽了老baby”

“嘚嘚”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

而吃的东西呢

往往和老北京没半毛钱关系

什么老北京棒棒糖、老北京山泉

甚至还有老北京健身操

老北京盘鸟笼、老北京二人转

都不知道哪儿来的!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2)

有些外地朋友还当了真

直问阿远:“北京人都这样?”

“怎么老北京吃播这么油腻?”

对这种“老北京吃播”

阿远只想让他们边儿呆着

不是穿着民国时期的服装

戴个小墨镜

就能展现真正的老北京风味

阿远这就带大伙儿见识

真正的老北京“喝播”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3)

暑汤中的北京情

进入三伏之后

正是老北京炎热且湿度大的时候

容易口渴、发热、乏力

这时候吃什么都是次要

暑汤才是夏日必备!

暑汤也称为凉菜、药茶

明清以来,老百姓伏天就常喝

绿豆汤、莲子汤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4)

△老北京街头暑汤旧照

民国时期

中药店常熬香薷汤、双花汤

主要成分是藿香、香薷、金银花、甘草等

可以祛暑散热、清三焦火、理气宽中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5)

△老北京街头喝暑汤旧照

据《京都风俗志》记载

一些商家在街头巷尾

用“煎苏叶、藿叶、甘草”等草药

熬制成暑汤

免费给顶着烈日过路的人们饮用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6)

△老北京街头喝暑汤旧照

旧时,各个中药铺、富商大户

自夏至节后会在店铺

药王庙、关帝庙

或者是繁华热闹的路口

摆张长条桌

桌上放着装满“暑汤”的青花大瓷罐或木桶

以及瓷碗、玻璃杯

路过的行人、逛庙礼佛的人

还有赶大车的、人力车夫

都能在桌前自取

喝上一两碗

解渴又清热祛暑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7)

△老北京旧照

这种暑汤虽然管够

但只能是现场饮用

要想给家里人带自然不行

好在药铺里也有配好的暑汤药剂包

非常便宜

可以买回家自己熬成药汤

全家都能饮用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8)

△老北京旧照

梁实秋的“吃播”

有些店铺还是会免费送行人

一些祛暑药丸

诸如藿香正气丸、金衣祛暑丸、

六合定中丸之类

在药包上印着药铺的字号、地址

以及“暑天防热,保重身体”的字样

既是善举,又能打广告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9)

△老北京旧照

另一种“打广告”的方法

就是吆喝

特别是卖冷饮的

都打一种铜制的响器

冰盏

冰盏伴着吆喝

声音清脆悠远

成为老北京夏日独特的记忆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0)

△老北京街头酸梅汤摊旧照

雪花酪、果子干等冷饮虽然美味

老北京最常见的解暑饮料

还属冰镇酸梅汤

酸梅生津止渴也涩肠止泻

夏天饮用颇合医理

梁实秋先生也曾提起过

夏天喝冰镇酸梅汤

“在北平是不分阶级

人人都能享受的事儿”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1)

△青花瓷罐、打冰盏,卖酸梅汤标配

在《雅舍谈吃》一书中

梁实秋先生还细细说起

在信远斋喝酸梅汤的场景

“上口冰凉,甜酸适度,

含在嘴里如品纯醪,

舍不得下咽。

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

而不再喝一碗的。”

一番描述

直教人口水直流

仿佛看了一场“吃播”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2)

△梁实秋《雅舍谈吃》

有些朋友可能注意到

梁实秋先生也试着自己熬酸梅汤

在药铺买了乌梅

在干果铺买了大块冰糖

“不惜工本,仍难如愿”

难道信远斋有什么秘方?

其实并没有

信远斋一直延用

清宫经典古方

原料只有乌梅、冰糖、桂花这三样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3)

但信远斋的选材标准

可是比一般人的想象更为严谨

从制作乌梅的原料青梅开始挑选

必须是四川的新鲜青梅

经过古法熏制

才得到可入药的优质乌梅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4)

桂花也必须是苏杭的银桂

花形完整、气味芬芳

由杭州老字号

张长丰、张丰裕两家

制成甜度适中、外形剔透的糖桂花

连冰糖也必须得是

色泽金黄的老冰糖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5)

严格选材

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

原材料的药性

达到更好的祛暑作用

还能保证口味正宗

喝起来酸甜适度、醇厚浓郁

这才称得上地道的老北京酸梅汤

体味美好(带你体味舒爽的)(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