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كويت‎),通称科威特(الكويت‎),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的君主制国家,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相邻,同伊朗隔海相望,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61年6月19日独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科威特属于中东地区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科威特属于中东地区吗(亚洲科威特国)

科威特属于中东地区吗

科威特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كويت‎),通称科威特(الكويت‎),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的君主制国家,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相邻,同伊朗隔海相望,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61年6月19日独立。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四位,因此油气出口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该国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名称同名。

科威特在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8世纪初的1705年,科威特由巴尼Utbah部族建立,科威特当时称为库锐(Guraine);巴尼Utbah部族的萨迪尔Utbah建立了城镇和港口,并命名为科威特(“小城堡”,由kut而来,意思是“堡垒”,衍生自波斯文kud,意思是“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7月29日,科威特是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拉克的一个自治省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科威特并于1961年6月19日促使其独立,但是伊拉克始终没有承认科威特的独立。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被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由于军事抵抗能力太低而迅速沦陷,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一个省”。但是在联合国谴责及由英美两国为首的联军采取的“沙漠风暴行动”下,在短短数月的战斗后,伊拉克军队被驱逐出科威特。1991年2月26日复国。1991年3月6日,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

2006年1月15日,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去世,享年77岁。堂弟王储萨阿德·阿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即位。1月21日,首相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主导的内阁会议决定启动宪政程序,逼迫萨阿德逊位,让首相萨巴赫继任。然而萨阿德却要求国会在第二天集会,让他正式宣誓就职。1月24日萨阿德被迫放弃王位。1月29日,科威特国会无异议通过首相萨巴赫出任埃米尔案。首相萨巴赫随后宣誓即位成为埃米尔,是为“萨巴赫四世”。

2006年5月21日,因为部分议员就修改议会选举法问题与首相发生争执,埃米尔萨巴赫发布敕令,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6月29日,国民议会大选投票正式举行,科威特女性有史以来首次行使选举和被选举权。

科威特全境为一波状起伏的沙漠,有少数绿洲。

国土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为海拔275米的杜卜迪伯高平原。北部有部分山地,西部有莱亚哈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和沙漠平原,中间夹杂着部分丘陵。

虽然科威特位处海边,但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极少淡水,饮用水主要来自伊拉克及淡化海水。本土之外有布比延、法拉卡等10多个离岛。

该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5月-11月)长达6个月,酷热高温且干旱无雨,平均气温45℃,最高气温可达51℃;冬季(12月-翌年2月)短,温度适宜且湿润多雨,最低气温达-6℃,年降水量在25到177毫米之间。

科威特行政区划

科威特人口约382万,其中科威特公民约121万,占总人口的31.6%;外籍侨民约261万(包括本国无国籍人士),占68.4%,外籍人员大部分为来自其它阿拉伯国家或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菲律宾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外来劳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由于外籍人员众多,因此也通用英语。

根据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心(Gallup)公布2010至2012年“潜在净移民指数调查”(Potential Net Migration Index)发现,亚太地区最具移民吸引力排名第二是科威特[21]。科威特实行高福利制度,国民免缴个人所得税,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还有就业、物价、房租和结婚等补贴,加上国民受伊斯兰教影响,科威特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外国人加入科威特籍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