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肿胀?

肌肉、皮肤或粘膜等组织由于炎症、外伤或瘀血、充血而体积增大。肢体肿胀大体可分为两类: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扪之柔软,通常首先发生在肢体的远端,随着病人平卧或抬高肢体,水肿减轻或消失。非凹陷性水肿通常指淋巴水肿,肢体扪之甚为坚硬,抬高肢体后局部无明显改善。

受伤后肿起来了怎么办(受伤后肢体肿胀该怎么办)(1)

二、引起肿胀的原因 :

当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时,组织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肢体肿胀。

三、肿胀的危害

水肿液的堆积可压迫局部毛细血管,致使血流量减少,造成细胞营养障碍。

不利于创伤的修复和骨折愈合,加延病情。

水肿部位易发生组织损伤、溃疡而不易愈合。

局部关节活动受限。

四、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RICE”

rest (休息)

休息,限制受创肢体的活动,以减少出血,减缓肢体肿胀、疼痛,预防损伤加重。

ice (冰敷)

损伤早期局部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再出血及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减轻肿胀及疼痛。受伤后48小时内,间断给予冰敷20—30分钟。

compression (加压包扎)

一方面可使损伤组织内部组织压力增加,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可减少渗出,减轻肢体肿胀。加压包扎时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螺旋包扎,以弹力绷带最大长度的70%的紧度包扎以获得充足的压力,并露出手指、脚趾等肢体末端,以便于观察血运。

受伤后肿起来了怎么办(受伤后肢体肿胀该怎么办)(2)

elevation (抬高患肢)

应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促进肿胀消退。

五、肿胀处理的注意事项

错误一:肿后立即擦上红花油揉搓,希望把淤积的血揉开搓散。

错误二:早期用热毛巾敷,以“活血消肿”。

错误三:忍痛走路,活动。

六、肿胀处理正确方法:

肿胀急性期(48小时之内),以冷敷止血为主,而慢性期才是活⾎消肿(热敷)。

冰敷时,皮肤颜色开始转白或者转蓝时,应立即停止冰敷,以免把皮肤冻伤。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冰袋不宜与皮肤直接接触,应以干毛巾或纱布包裹后再敷。

受伤后肿起来了怎么办(受伤后肢体肿胀该怎么办)(3)

加压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血供情况,若有麻木感、痉挛或疼痛加重、皮肤变色,说明包扎过紧,应立即予以松解。

七、肿胀的常规护理:

可采用抬高患肢

早期局部冰敷

肌肉静力收缩

使用弹力绷带、压力套及压力袜

温水浸泡

中药外敷

局部贴止痛膏药

向心按摩

同时要观察患肢血运,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疼痛经治疗后的改变情况。

运动中一旦有疼痛发生,就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以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

如患肢持续肿胀、麻木、剧痛、皮肤颜色变暗,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