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1)

【诗词学习】《西江月》是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西江月》调名源于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2)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3)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⑶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⑷层霄:弥漫的云气。

⑸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⑸可惜:可爱。

⑹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⑺杜宇:杜鹃鸟。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4)

【译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5)

【赏析】

上片词人突出月夜景色之美:水面细浪涟漪,“横空”依稀云朵,在月光的笼罩下,词人被包围在这清新明丽的银色世界中。此景此情,词人当然难以割舍,漫步游览之不足,干脆“解鞍欹枕绿杨桥”,物我两忘。词中着力于抒写醒后的内心感受。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6)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2][3]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4][5]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学写诗词】

《西江月·冬之感》/庚子年正月初五

没有繁花遍野,更无硕果盈枝。

尽收落叶化尘泥,情锁萧条一季。

渐渐冰霜侵扰,时时玉蝶纷飞。

谁言朔月满园凄,清寂蕴藏生气。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7)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日出日暮诗句(一日一诗词西江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