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兴新闻网】

守望相助战“梅花”

梅花战胜困难 守望相助战梅花(1)

梅花战胜困难 守望相助战梅花(2)

台风“梅花”来袭,受此影响,长兴风雨不断,防汛防台不容迟缓。从城区到乡镇,从白天到黑夜,从风起到雨落,应急、建设、交通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园区)闻“风”而动,迎战“梅花”,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转移人员保安全

“梅花”来袭,各乡镇紧急巡查危旧房、转移人员。

画溪街道姚家桥村独居老人多,每年台风来临时,巡查老人住房、转移老人都是重点工作。从9月13日开始,村里就组织人员巡查。张富贤老两口是村党委委员周子龙最担心的人。张富贤已经80多岁了,老伴儿患有精神疾病,三个儿子,其中两个也患有精神疾病,另一个儿子则外出上班,要一天一夜才能回家。所住的老屋有三四十年了。“我们去的时候,老人睡下了,屋子漏水,堂屋里好几个盆在接雨。”大伙见状,赶紧将老人接出,紧急联系儿子回家照顾。接下去,村里准备等天气好转后,修缮加固房顶,确保老人居住安全。

小浦镇潘礼南村24小时巡查组对村内住在危房中的独居老人进行转移。利用声光电设备实时监测降水量和涧溪水位,第一时间给山洪危险区群众发出预警,为及时撤离群众提供有效时间保障。目前地质灾害点转移群众10人,小流域山洪防御区转移群众15人,农村危旧房转移3人。

在泗安镇,管埭村村干部、网格员和红十字志愿者一起将村内的孤寡老人、危旧房住户共8户转移到避灾安置点进行安置。老人李凤英看到志愿者一直念叨:“共产党真好,一直这么关心我们。”

在和平镇回车岭村,经过前期巡查,老人无需转移,即便如此,村聘干部周雪琴还是和同事一起,带着食物和水上门慰问,叮嘱他们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出门。

林城镇共有在建工地7个,大多数工地的建筑工人都是本地人,通过前期排摸,有一个新建工地有50多名建筑工人暂住处在台风天存在安全隐患,工地负责人钟建平称,自己有车的已经全部转移了,因为在下雨,有些建筑工人走不了,就开车送他们过去,“我已经跑了三趟了,估计还要四五趟,现在里面还有挺多人,早一点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我们大家也放心。”

“接下来对人员的聚集场所做好防疫、食品安全检查。”林城镇常务副镇长金继昌表示,当天所有人员在晚8点之前已经全部转移。

在洪桥镇,志愿者全力做好危旧房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南阳村志愿者将顾家潭从其老房转移至其子女家中,对蟹塘养殖户明确其做好设施应急加固,并视台风情况随时准备转移至村避灾安置中心;东王村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得知村民范奶奶所住房屋瓦片有被吹落的危险,在经过东王村村书记钦伟娟多次上门,最终获取老人同意并将其转移至儿子家中。

289个在建工地全部停工

9月14日中午12点30分,兰园项目现场,近千名建筑工人正在进行转移。吃过午饭后,建筑工人们准备好简单的换洗衣物,走出宿舍,四辆53座的大巴车已经在门口等候。

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安全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马虎。项目管理方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项目现场负责人说,80多名管理人员全员值班,在现场待命,“有个别建筑工人受伤,我们也安排了专人处理。”

据了解,全县建筑工地生活区共有33个,建筑工人6170人,下午2点前,已全部完成转移。在百叶龙嘉乐体育公园安置点,不少建筑工人正在铺设床位,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统计需要发放的物资,应急床铺、洗漱用品、晚饭等一应俱全。大剧院还特意播放起了《长津湖》影片,让工友们打发时间,平稳避风。

为确保工地人员转移安全高效,县交投汽运提前调集备用运力,安排了应急车辆30辆、应急驾驶员30名,20分钟内就能出发。

受“梅花”影响,小浦郎山工业园区在建工地将近100名建筑工人转移至产业园中。林城镇将7个在建工地的建筑工人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并做好生活保障。

从9月11日开始,县建设局就向在建项目通知传达上级有关防御台风“梅花”的工作部署,要求全县289个在建项目开展防汛抗台安全生产隐患的自查自纠。截至目前,所有项目都完成了起重设备、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活动板房等重要范围的隐患排查整治。此外,县建设局安排工作人员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巡查检查。

“主要是对项目抗台人员、物资准备,需转移人员底数排摸,塔吊、吊篮等高空作业暂停施工,基坑防护、排水等设备落实、活动板房加固等重点区域、重点作业开展全面检查。”县建设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介绍,共检查项目74个,发现隐患220余处,需加固设备200余处,隐患全部整改加固完毕,加固围挡2200米,加固办公用房2400余平方米。并且组织抗台应急人员300名、铲车2台、挖掘机4台、沙袋数十吨。

截至9月14日上午9点,全县289个项目已全部停工。

市政设施隐患妥善处置

“梅花”未至,县环卫处出动一线作业人员及应急分队约220人次,车辆10台次,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的排水口杂物进行清理,对易积水点位的管网进行疏通、检查。清理杂物33处,检查管网500米,疏通管网300米,检查桥梁30座,目前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无积水、桥梁无隐患、5座雨水泵站运行正常。

9月13日下午,画溪街道开展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主要对灰坑露营集中地进行安全检查,要求负责人落实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台风天户外游玩设施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画溪中队紧锣密鼓开展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排查工作,对辖区户外广告、门头店招、施工围挡进行严密排查,确保风险隐患无遗漏。

台风来前抢收农作物

“梅花”逼近,不少农作物正是采收季节,因此,抢收成为关键词。

煤山镇是长兴最大、最主要的吊瓜种植基地。近期正是吊瓜逐步成熟的季节。新源村种植了300多亩吊瓜,昨天上午开始,村里就安排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已经成熟的吊瓜进行采收,“要是不收下来,台风一来肯定都掉了。”新源村党总支书记钟卫华说,去年,吊瓜产值66万元,这几天如果不抢收一批,预计要损失好几万元。下午,已经抢收2000多斤。除了抢收,村里还对吊瓜棚架进行加固,这也是去年的“教训”:棚架在台风中倒塌,损失比较大。

小浦镇光耀村、中山村等地也种植吊瓜,为了减少台风影响,光耀村、中山村的党员志愿者自发来到吊瓜共富基地帮助农户抢收已经成熟的吊瓜。

在太湖街道祥符斗村产业共富基地,农技专家和党员志愿者下到田间地头,指导低收入农户抓紧加固大棚。

由于祥符斗村产业共富基地都是大棚种植,台风登陆前,志愿者们对现有的30多个棚室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大棚钢架结构加固、疏通排水沟渠、拆除遮阳网等措施,增强大棚的抗风能力。

和平镇方家庄村帮扶田里还有2000多斤玉米来不及采摘。了解情况后,村两委及时组织志愿者帮助低收入户抢摘玉米、打包,并对接销售,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来临之前,为了最大化做好防台准备,太湖图影大荡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应急小组,为辖区内的危旧房进行深度排查,开展枯木清理,水沟排水,葡萄大棚加固等行动。

编辑:张彪

本文来自【长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