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璐的新闻有点多,因为登上《我就是演员》舞台和阚清子表演《七月与安生》的桥段,在接受点评的时候,徐璐突然身体不适当场呕吐了起来,一下子把引发舆论炸锅效应。事后徐璐的回应是,为了找到角色安生宿醉醒来的感觉,她真的跑去喝了酒。这波操作可是惊呆了网友,也惊呆了我。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

无论如何,认识徐璐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因为两部作品。

一部是根据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改编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徐璐在里面饰演了画眉一角,虽然戏份超多,是实实在在的女一号。但由于角色孤僻冷酷的性格,画眉从头到尾都是面瘫级表演,这也让我延伸对这个演员成熟孤傲的印象。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2)

也正是这个角色,让我一度忘了,在《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同期上线的时候,还有一部由她和彭昱畅主演的电影,也悄然登陆院线,名字叫做《闪光少女》。(《黄皮子坟》是2017年7月21日上线网络视频平台,而《闪光少女》是2017年7月20日在院线上映)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3)

可惜的是,相对《黄皮子坟》热门IP改编加持,以及阮经天等当红艺人领衔,这部《闪光少女》在当时,除了名字,没有任何“闪光”点。也正是这个名字,让本来一部优秀的国产青春成长音乐喜剧,埋没在了院线的流水线上。

《闪光少女》排片最高的一天为8.79%,讽刺的是,这一天正是片子上线的第二天——7月21日,之后,排片一路走低,累计票房不过区区6486.3万。

虽然后面有许多影评人和观众在看完这部片子后,自发的宣传安利《闪光少女》,而这部片子的主演,徐璐、彭昱畅也逐渐走红,但是对于国产院线电影来说,确实是遗憾。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4)

可以说,徐璐在《闪光少女》与《黄皮子坟》中的角色性格截然不同,《黄皮子坟》中画眉的角色上面有提到。而《闪光少女》中徐璐扮演的陈惊,是典型的得过且过、大胆顽皮、任性却又敢爱敢恨的一个人,人送外号“神经”。

片中的神经,敢于对学校偏爱西式乐器的行为表达不满;会违反学校禁令在琴房用饮水机煮火锅(虽然这确实有危险);会勇敢表达对自己喜欢的学长的爱慕之意;为了证明自己,莽莽撞撞就要组建一个乐队,去与各方协调。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5)

可以说,《闪光少女》中的绝对主角,就是这个神经。

她处于一个人生懵懂阶段,不懂情感,不爱学习,喜欢反叛,争强好胜却又无法持之以恒。

神经会因为一次误打误撞遇到了弹钢琴姿势帅到爆的学长王文,却连一句话都没交谈过就不顾一切宣布爱上了他,然后寻求一切机会去接近学长。

神经可以不顾中西方乐器学生之间天然的鄙视链,毅然去为学长做一个钢琴翻谱员,也正因为花痴到思维跳跃,差点误了学长的钢琴表演。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6)

神经会因为学长一句“扬琴也算乐器?”而备受打击,于是为了证明自己付出实际行动,组建了民乐2.5次元乐团。

神经是一个青春期向往美好自由的女孩,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要自己得到满足,可以不在乎其他烦恼。所以,她会忽视掉身边那个一直陪着自己、为自己付出其实暗藏情愫的男闺蜜油渣;她会在民乐团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以在网络上引发民乐学习潮流的时候,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向学长解释了“扬琴是什么,算不算乐器”的问题,然后宣布乐团解散;她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可以刺激自己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学习扬琴的时候,向父母提出来想放弃学扬琴。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7)

其实,这也是本片最动人的地方,神经是一个内心简单且矛盾的人。不光是她,其实中国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学这些。而神经将这些青春期孩子典型的自我矛盾汇集于一身,她会叛逆,也会执着,她会坚持正义,也会调皮捣蛋,她还捋不清自己的感情生活。

所以本片比一般的青春校园电影高明之处,就在于主角并不是一个傻白甜,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颜值学霸,他们可以没有背景,可以不用莫名其妙的逆袭,他们代表的,恰恰是整个高中生群体,满怀的是整个中国青春期孩子集体的困惑。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8)

除了徐璐饰演的神经,作为片中唯一的男主角,神经的男闺蜜“油渣”,角色性格也会比一般无敌男主角或者暗藏各种逆天技能的人要看着舒服。

饰演油渣的彭昱畅,今年和张子枫主演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备受好评,片中饰演的哥哥时分贱兮兮与温情细腻的性格对比,给了观众很强的冲击。而在《闪光少女》中,他饰演了一个对女主神经言听计从出谋划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男闺蜜。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9)

油渣其实不算是一个家境不好的孩子,他在剧情后面因为家庭的要求,会出国学习。但他却是一个冷静思考,自强努力的人,是他给陈惊建议找502宿舍的二次元学妹组建乐队,是他提出关键想法说服二次元学妹加入,片中的油渣其实也是一个二次元爱好者,因为是男孩子,怕被人笑话,所以隐藏了自己的爱好。

更值得注意的是,油渣对于神经的那份爱意。为了与神经站在一起,两人做了一样的邋遢造型(其实感觉还是掩盖不住颜值);为了支持神经追求爱情,帮助她组建乐队;因为手办太贵,自己去打零工;当王文学长当面羞辱神经时,油渣冲上前怒怼王文(这与片中其他时候的油渣有天壤之别);在神经的每一次决定的时候,油渣总是第一个上去支持,无条件支持。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0)

就连502宿舍的二次元姐妹都看得出来油渣对神经的那份潜藏的爱意,只有神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忽视掉了。

而《闪光少女》的剧情,除了这两位主角为核心人物,还牵涉到两大主题:中西乐器到底谁更牛以及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追寻自己的爱好

这是贯穿在全片的一个矛盾点,虽然片子最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以中西乐器的学生相互和解作为了结。但其实,贯穿全片的中西乐器之争,最大的落脚点,应该是中国传统乐器与音乐是否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被继承下去的必要。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1)

片中以神经为代表,没心没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对于自己学扬琴的态度是,自己父母的要求,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其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甚至,她学了这么久的扬琴,却连扬琴的历史都说不出来。

而她身边的小伙伴,502宿舍的二次元姐妹,对于民乐有着极高的研究和水准,却因为民乐式微,找不到很好的伙伴。

这里的二次元,其实就是一个代指,一方面二次元漫画比较配合民乐,这也是她们为自己学习民乐找的最后一块净土。另外,二次元在社会主流文化中,是不被大众接受,或者说,不被大众公开接受的。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2)

试想一下,我们在外面走路或者坐地铁,看到有cosplay的人,是否都会投去异样的眼光。这就是民乐在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尴尬处境,而真正喜欢民乐愿意继承民乐的人,因为呼应的人少,都不敢表露自己。就如油渣一样,自己通读中国历史,对二次元有很深的研究,击打乐器玩的很溜,但他却一直隐藏着自己。

学民乐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学校里的环境则更是雪上加霜。

学院里本该对学生一视同仁的领导老师们,对于民乐的学生却尽力打压,中西乐器学生的打斗中,最终导致中国乐器训练房被上了锁,西式乐器训练房却不受影响。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3)

学校里的大礼堂,永远是西式乐器的学生坐在最前面,民乐学生只能坐在旁边和后面。所有的代表学校荣誉的大型表演活动,也只能直接指定西式乐器学生参加。民乐学生想组建乐团练习却连练习场所都找不到。甚至到后来,因为招生少,直接打算取消民乐专业。

除此以外,学民乐的孩子,回到家之后想要玩民乐玩二次元,却要备受身边亲友们质疑,连在网络上火爆的千指大人,也因为父亲的不理解,多次责骂。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4)

说白了,这部片子揭开了一个真相,民乐的衰败,其原因不在一人,也不在一方。社会对于民乐的鄙视,学校对于民乐现状的难以为继,学生对于民乐的不理解,家长对于孩子的不支持,多方面原因,造成了民乐现在的处境。

当然,片子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局。民乐最终登上了少儿音乐普及教育舞台,一曲震撼人心的表演,赢得观众的掌声。巡视员最终把孩子送来了音乐学院。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表演纷纷表示赞扬。其实,这都是一个起步。

一部冷门的国产电影(这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国产小电影了)(15)

相信不少人在网络上看过一个民乐与西洋乐器的PK场景,其实就来自于这部《闪光少女》,最后一把唢呐吹的《百鸟朝凤》直接秒杀了西洋乐器。这个场景让我热血沸腾到起鸡皮疙瘩,希望民乐越来越好,越来越被更多人听到和接受。(PS,这个场景里,陈奕迅客串的巡视员,那个发际线很抢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