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6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保护文物活起来)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6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且不可再创造。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区分?文物保护过程中应秉持哪些原则?文物保护和“人民共享”,是否存在矛盾?

文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按照存在形态划分为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文化遗产,比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比如京剧、黄梅戏等戏曲、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与文化遗产相近的概念是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想表示,目前各国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迄今尚未形成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有关,以及具有纪念性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记实物以及代表性的建筑、能够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比较重要的一些遗产,都可以算做文物范畴。因此,如果不严格划分,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基本重合。

文物保护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文物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坏,背后所凝结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痕迹将随之消失。因此,我国对于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出台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李想指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文物应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原址保护——只有在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使迁移保护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时,才可以原状迁移,易地保护。易地保护要依法报批,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2.减少干预——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必要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

3.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要保护文物周边环境的原状,从而保护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对文物定期实施保养、根据不同文物制定不同的保护方案等也是文物保护过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保护和利用,一点也不矛盾

“只有保护得更好,才能更好地利用;因为存在利用的需求,才需要更好的保护。”李想表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以贯之的方针。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物应该让更多观众看到,博物馆就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典型案例,既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环境,也让公众能够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的魅力。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需要注重分类,不同文物的保护措施不同,利用限度也有差异,需要文物工作者根据每一件文物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全国各地的不可移动文物,如何寻求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点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敦煌石窟的做法就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首先,敦煌石窟在各个洞窟中放置了监控仪器,随时监控洞窟数据表现。一旦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制定应急方案,使数据恢复正常。其次,敦煌石窟将所有洞窟壁画和塑像进行3D全景式扫描,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满足更多无法亲身前往的游客的参观需求。不仅如此,敦煌石窟还对每天参观洞窟的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减少对文物的扰动。同时洞窟采用“轮岗制”开放,以保证洞窟有时间进行休养。

李想强调,文物保护并不是要把文物锁进柜子里,最终目的是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在新时代发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功能。

监制:梁悦

记者:富赜 杨扬

编辑:罗江 彭毓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