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鲈之思”说的是西晋人张翰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莼鲈之思的典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莼鲈之思的典故(莼鲈之思成语故事)

莼鲈之思的典故

“莼鲈之思”说的是西晋人张翰的故事。

“莼”,指的是莼菜。莼菜属睡莲科植物,在我国黄河以南地域的池沼河塘中都有生长,尤以江浙一带为多,每年阳春三月是采摘莼菜叶的最佳时节。莼菜味甘性寒,长久食用对人体很好。

“鲈”,指的是鲈鱼,鲜嫩味美,长四至五寸,历来为名贵鱼品,我国沿海均有出产。鲈鱼味甘性平,营养价值很高,李时珍说它能“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美,益肝肾,安胎补中,作脍尤佳”。

张翰是苏州人,在洛阳做官。当时是齐王马同执政,齐王任命他为大司马东曹掾。

有一年秋天,张翰在家中和朋友小聚,正在热闹之时,忽然刮来阵秋风。于是,张翰就想起了老家苏州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他跟朋友们说:“人这一辈子,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哪能为了高官厚禄,为了一个好名声,而在远离家乡的千里之处做官呢?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明白这一点,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

张翰说走就走,第二天他就上书给齐王,说明了这个理由,辞官回乡,过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