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三岁曹操八岁(古埃及就有学生被)(1)

寒假要结束了,你的作业写完没有?小心被“罚抄100遍”!

近日,考古学家们在埃及古城阿瑟里比斯,发现了可能是古埃及学校的遗迹。遗迹里出土了一大批古埃及“记事本”,18000多件刻有铭文的陶片。

有趣的是,其中许多陶片上都有大量重复的写作练习。在陶片的正面和背面,有人一遍又一遍地写下了相同的字符。看来,早在2000多年前,严格要求的埃及老师们,就在让学生“罚抄100遍”了。

“罚抄100遍”之所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是因为从古至今,熊孩子永远是熊孩子。

古代中国有个非著名熊孩子,就是曹操。

孙权三岁曹操八岁(古埃及就有学生被)(2)

曹操小时候贼拉地淘,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和一群纨绔子弟胡作非为。

那个年代,冬天也没大棚啥的,所以家家都腌菜,挖点菜窖啥的,这曹操就带一帮小屁孩,往人家这腌菜缸里撒土面子,往这地窖里撒尿。

还有一次,那天曹操是特别的乖,领着一帮小朋友,围着炉子烧开水。他妈妈一看,激动得是热泪盈眶啊,跪地上一个劲地叩头:“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这真是苍天有眼啊,这么驴的孩子也有个人样了,知道给妈妈烧水喝了。”

话还没说完呢?刘备拎着这开水就浇花去了。

另一天,有人给他家送来一筐苹果,全家人就他叔叔没吃着,为啥呢,曹操把他叔叔的假牙藏起来了。

叔叔生气啊,就找曹操的老爸去了。说:“你可得好好管管你这孩子,也忒不象话了。一天跟加菲猫似的,吃了睡睡了吃,既不好好学习,也不天天向上,除了祸害人是啥也不干。这长大了可咋整呢?还不得把老曹家脸都给丢光了啊?”

你对曹操的老爸说别的,比如说他老婆偷个人啥的,他不生气,但你要说曹操给老曹家丢人了,他可真生气。为啥呢?曹嵩是一个太监的假儿子啊。虽然靠这假爹,自个儿是买来了太尉当当,但给太监当儿子这事儿,已经把老曹家(应该是夏候家的,曹嵩本姓夏候。)的脸都丢个差不多了,哪架得住别人再丢呢?所以揪住这曹操就给捆上了,这顿打啊。打得曹操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把个曹操给恨的,是对灯发誓,不把他叔叔整惨了,他就不姓曹。

于是,等这伤养好了,曹操就开始想招儿对付他叔叔了。咋整呢?他想到了一个馊主意。那天,他一看着他叔叔,立刻是满地打滚,抽起了羊角风。可把他叔叔吓坏了,赶紧跑着找曹操他老爸去了,说:“大哥了,可坏事了,曹操这孩子抽羊角风了。”曹操老爸一听,忙三火四地就跑过去看看是咋回事儿。这会功夫呢,曹操已经把自个收拾得干净利落儿的了,拿着份报纸正看着呢。曹操老爸一看,这孩子没事啊,就问:“刚刚你叔叔说你抽风了,咋好得这么快呢?”

曹操一脸面无辜的就说了:“哪有的事啊?是不是叔叔老糊涂了?”又装模作样地想了想,做恍然大悟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俺知道了,俺这叔叔一向看不上俺,肯定是故意跑你那说俺坏话去了。老爸,你可得给俺做主啊……啊……”

听这曹操这么一白呼,他老爸也就信了。信了之后,对于自个的弟弟也有意见,这兄弟说啥他也不信了。

把叔叔和老爸搞定之后,曹操在家里是如鱼得水。但在家里再风光,意思也不大。家里人都叫他祸害八十个来回了,再祸害下去是一点成就感也没有了。玩点啥呢?曹操想到的是偷新娘子。

孙权三岁曹操八岁(古埃及就有学生被)(3)

为啥抢新娘子,一是听人说女人在结婚那天最好天,二是结婚时闹哄的,好下手。第三,万一被抓住了,也有个解释,俺这么不是在闹洞房吗?

于是曹操就去找袁绍了:“袁哥,你没看过新娘子吧?”那个时候,新娘子都是头上蒙块红布,直接用骄抬进去的,除了新郎谁也看不着。所以袁绍是相当的好奇。曹操就接着说了:“俺有个招,能让你看到新娘子。”袁绍因为好奇就上套了,问:“咋招啊?”曹操:“一个字,抢!咱们是这么这么这么这么办……”

过了几天,正好有一家人办喜事,曹操和袁绍这两小子就盯上了。先躲在人家的花园里,等新娘子抬来了,曹操就大喊大叫:“抓小偷啊,有贼啊!”

屋里的人一听,有贼?赶忙都出来抓小偷。曹操一看屋里就新娘子一个了,麻溜地进屋了,拿把刀往新娘脖子上一架,用块破抹布把嘴一堵,袁绍拿个麻袋往新娘头上一套,扛起来就走。

但两人整出这么大动静,别人能看不见吗?看见了就追,曹操、袁绍这哥俩就跑。慌不择路啊,这哥俩就摔到荆棘丛里去了。这时候曹操的优势就出来了,短小精悍啊,找个缝就钻出去了。回头一看,袁绍抱个新娘子还不撒手呢。于是就大喊,“偷新娘子的人在这那!快来人抓他呀!”把这袁绍吓的,扔下新娘子,噌的一声就窜出来了。

曹操长大了之后,对于自己小时候是个熊孩子的反思是“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曹操的意思是,“子不教父之过”,我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家教不好。

“三徙教”和“过庭语”,分别对应两个古代熊孩子,其中一个你可能想不到,是孟子。

孟子小时候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除了学习不好,啥啥都厉害。开始的时候,老孟家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每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老妈觉得这样不中,就把家搬到市集旁边。

但到了新家,孟子还是不学习,又和邻居的小孩,玩做生意的游戏。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玩的不亦乐乎。孟妈妈愁的头发都白了好几根,接着搬家。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和学校的老师学生学习,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终于成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

孟子老妈为了让孟子好好学习,三次搬家的故事,就是“三徙教”,也称“孟母三迁”。

还有一个故事,也证明孟子小的时候,是个熊孩子。

有一天孟子放学回家,正在织布母亲问:“这次考试咋样?”孟子嬉皮笑脸地说:“有进步,倒数第二……”

孟母大怒,抄起剪刀,就把织好的布全剪掉了。孟子吓坏了,这咋地了?日子不过了?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都是半途而废。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这日子没法过了……”

孟子不想过苦日子,开始勤奋学习,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

接下来说“过庭语”。

说孔子的儿子孔鲤,也是个熊孩子,整天就想出去玩。

孙权三岁曹操八岁(古埃及就有学生被)(4)

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鸟悄地想溜出去,结果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

孔鲤回屋了学诗。

过了一会,孔鲤看孔子好像在庭院的躺椅上睡着了,就又鸟悄地往外走,没想到孔子正等着他呢,大吼一声站住!学礼了吗?

没……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

是,退而学礼。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说的的是孔子教育熊孩子的事情。

类似的熊孩子,现在也不少。

有个孩子的作文是这么写的:你备课一定很累,就为了挣那点钱,还要管我们,我们还老气你。我要是你的话,早就不干了!

不过,你不干这个,吃啥呢???

老师的评价是人才啊,可惜我只能给你20分。

提醒一下,总分是100分。

另一个孩子的作文是这么写的。

题目:《春天》。

内容:以下内容只有点赞,打一百分才看得见……

老师:我不想看,所以送你一个大鸭蛋。

回到古埃及人也会罚抄作业一百遍上来。

和罚抄相比,也许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可能对家长最有借鉴意义的。

因为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实际上,整个社会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在对社会的模仿和学习中,渐渐长大。

孙权三岁曹操八岁(古埃及就有学生被)(5)

关注《历史有坑》。这里有《杨玉环、董鄂妃等人的乱伦爱情,为啥被赞扬几千年》、《圣人只产生在远古时代和圣人的生活作风问题》、《要么当风口上的猪,要么别当猪,上屠宰场的滋味,你肯定不想享受》、《中秋爱情故事:让老公头上都长绿草了,甚至快变草坪的女人……》、《中国第一个纯天然冻龄美女》、《最成功,最失败的间谍,都是这个绝美的女人……》、《,从沉鱼到西施鱼,她用西施舌,控诉绝美女人的凄惨人生》、《古代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最后被谁扯得稀烂?真不是匈奴》、《诸葛亮的丑老婆谁介绍的》,还有为什么说褒姒是老太太,圣人为啥没爹,诸葛亮咋成了是奸臣,关羽真的不忠诚等内容。以及《古代中国——迷失的大国之路》、《论语中为啥全是谎言》、《史记中的马屁》等连载,还有作者的人生感悟。

请大家关注、转发、点赞,您动动手指头,全当锻炼身体了。但您的支持,对我真的很重要!万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