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孔竹埙(祭孔礼乐祭孔乐器)(1)

埙(xūn),古代吹奏乐器,属八音之一土类。陶制、空心,故又名“陶埙”,也有用石、骨或象牙制成的。其形状有圆坨形、管形、椭圆形数种。

孔庙乐悬中曾经用过五音孔和六音孔两种形制的埙。五孔埙是除吹孔外,前面有三个音孔,分布于上、左、右;背面有两个音孔。六孔埙的造型是除吹孔外,前面有四个音孔,分布于上、下各有两个;背面有两个音孔。《文庙祀典考》记载,孔庙祭祀礼乐“阳月用黄钟埙”,“阴月用大吕埙”。黄钟埙应律管,形制律分是:内高二寸二分三厘,腰内径一寸七分一厘七毫,底内径一寸一分六厘八毫。大吕埙应吕管,其形制律分是:内高二寸一分三厘三毫,腰内径一寸六分四厘二毫,底内径一寸一分一厘七毫。埙身漆以朱,绘金色云龙,底悬五彩旒苏。在合乐时,乐生双手捧埙吹奏。

埙的具体演奏方法,《圣门乐志》说:

吹时先以两手名指曲蟠埙底,作环抱状,而两手大、中、食五指并闭五窍,两大指按后二孔,两食指按前上二孔,右中指按前下一孔,平气俯唇轻而吹之,则为黄钟律,谱以“四”字应;微仰更加气则为姑洗律,谱以“一”字应;抑极重吹则为中吕律,谱以“上”字应;放前上右一孔则为林钟律,谱以“尺”字应;凡放“尺”字,余孔俱闭。放前下一孔,则南吕律,谱以“工”字应;凡放“工”字,止闭凡六五字。放前上左一孔,则为应钟律,谱以“凡”字应;若放“凡”字,止闭五六字。放后左一孔,则为清黄律,谱以“六”字应;凡放“六”字,止闭“五”字。放右一孔,则为清大律,谱以“五”字应;凡放“五”字,余孔尽闭。此器极难取音,急不鸣,缓不洪,仰口蹙唇,徐嘘。

古人吹埙,讲究气口,急吹则音不响,缓吹则音不洪亮。只有仰口蹙唇而徐嘘,方为善法。

选自济宁历史文化丛书《祭孔礼乐》:孔德平 彭庆涛 孟继新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