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今天是端午佳节,自然少不了吃粽子这个保留项目。

说到粽子,它看似简单,却也不凡,虽说都是由叶子裹上馅料制作而成,可是不同地域的用料、制作、吃法均不相同。今天小记收集了东莞厚街荔枝柴眀火煮粽,万江水蛇涌需要加沙姜的粽子,谢岗甜、咸、白、碱4种风味的客家粽,还有来自肇庆主妇雪冰姨制作的当地特色粽,吃的时候还要蘸胡椒粉,以及阳春的华姨制作的“股粽”……众多粽香袭来,你又喜欢哪一款呢?

包粽子放哪些调料好吃(蘸胡椒粉吃的粽子)(1)

厚街环冈大村粽

厚街环冈村大碌竹粽:荔枝柴明火煮制

尹竹满是厚街环冈村村民,今年已年过70,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碌竹”,她在20年前就开始带领自己的4个女儿在自家制作应节的艾角和粽子,她们坚持用厚街民间手裹粽的制作和配方,制作出来的粽子逐渐成为具有口碑和大众认可的裹蒸粽。

当问及尹阿姨做粽子的诀窍和技巧时,她只是笑着反复强调说,“绝对无加味精、糖精,只用白砂糖、蒜蓉、盐来调味噶!”其女儿补充到,材料里需要用油也是用花生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用自家搭建的土灶、大铁锅,下面架上荔枝柴来烧制,她说只有通过荔枝柴来烧,和铁锅的传导作用,煮出来的粽子才会具有她们想要的味道,但具体来说是什么味道又无法言语形容,但是以上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谈到“大碌竹”粽子的吃法,尹阿姨说其实很随意,可以直接吃,又可以加上蛋液垫底,粽子切件煎来吃,这些都是最地道的东莞吃法。

包粽子放哪些调料好吃(蘸胡椒粉吃的粽子)(2)

万江水蛇涌咸蛋甜肉粽

万江水蛇涌粽:加入沙姜,味道更鲜

“肥阿姨”和她的姐妹们家住万江水蛇涌。每年端午前期,她们就开始制作万江水乡特色的手工粽。“肥阿姨”名叫陈群娣,今年已72岁,她和惠女姨、琼姨、球姨和嫦姨组成水乡粽制作小分队,她们年龄最小的60岁,最长者76岁,以平均每小时裹110个粽子的速度“裹”出她们的热爱和自信。

说到她们粽子的特点, “肥阿姨”介绍说,较之道滘粽口感偏甜,她们裹的口感没那么甜,且更加弹牙。但最大的特点是,这款粽子里无论是米,还是馅料,都要加入炒香的沙姜,这种制作在东莞的其他镇街是比较少见的。追究加入炒香沙姜的原因,她们一致认为这可能能给粽子带来更清新、提鲜的风味和口感。

粽子煮好并不会直接放凉,而要立刻经过冷水冲凉的过程。直接用水龙头对准刚从锅里捞出的滚烫粽子,至少用凉水冲洗10分钟,待粽子全部变凉后才能放在桌上继续凉置,据说凉水过冷后的粽子吃起来口感才更加弹牙、韧性足。

包粽子放哪些调料好吃(蘸胡椒粉吃的粽子)(3)

沾黑胡椒吃的肇庆粽子

肇庆粽:油煎粽子,蘸胡椒粉来吃

小玲在东莞定居已有近20个年头,妈妈冰姨每年端午都会在东莞制作家乡肇庆的粽子,只因为小玲从小就喜欢吃。

小玲介绍说,在自己老家,当地稍微年长一些的妇女基本都会做肇庆裹蒸粽,它也算是当地的特产之一。

冰姨向记者介绍肇庆粽的材料及制作,材料包括有竹叶、五花肉、糯米、绿豆,配料有五香粉和胡椒粉,这其中比较特色的是制作粽子的材料不用粽叶而是以竹叶来代替,另外,馅料中添加胡椒粉,据说这样吃起来口感更香醇,且更少油腻感。

制作的过程和一般裹蒸粽区别不大,但在吃法上却别出心裁。冰姨介绍说,除了能直接煮来吃之外,肇庆粽还能煎来吃,直接锅里放少量油,粽子切块,双面香煎,煎的时候稍微将粽子压紧,呈扁平状即可起锅,吃的时候还可以撒上一些提鲜的胡椒粉,口感更清爽。

小玲说这种吃法就是她儿时对早餐的记忆,撒上胡椒粉的煎粽子吃起来香糯可口,充满了母亲关爱的味道。

包粽子放哪些调料好吃(蘸胡椒粉吃的粽子)(4)

谢岗客家粽

谢岗客家粽:甜、咸、白、碱任君选择

谢岗的客家人对粽子也有自己的独到制作及看法。家住谢岗的朱姨向记者介绍了她每年端午都会制作的客家粽。

她说客家粽的风味非常独特,可按口味分甜、咸、白、碱4种。甜味粽大多为素粽,咸味粽多为荤粽,白味粽则多为纯糯米制成,而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适量艾叶烧灰过滤而成的植物碱汁,用老黄箬叶裹制而成。

在用料方面,客家粽用料相对其他粽子更加“丰盛”,红枣、板栗、花生、莲子、桂圆、荔枝肉、红豆、绿豆、蚕豆、豌豆、黄豆、豆沙等都能裹入粽子里。客家荤粽可用瘦肉、猪膏(猪膘)、火腿、排骨、腊肉、虾仁、鸡肉等多种肉类入馅,仅是听上去就已经垂涎欲滴,这像极了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朱姨介绍说,客家粽的个头也较之其他粽子更紧实、更大一些,里面的食材较丰富,吃法上除了可以直接吃,还可以蘸着谢岗当地有名的南面山蜂蜜来吃,这样既能吃到粽子里丰富的食材又能感受醇香蜂蜜的甜美。

包粽子放哪些调料好吃(蘸胡椒粉吃的粽子)(5)

阳春“胶股”叶粽

阳春股粽:散发“胶股”叶清香

阿栋是阳春人,母亲华姨每逢端午也会制作儿子小时候就最喜爱的“胶股”粽子来吃。“胶股”粽又称股粽,其最大的特点是粽叶,既不用荷叶,也不用常见的粽叶,而是用阳春当地一种名叫“胶股”植物的叶子。

“胶股”是一种天然生长,年年可采,季季可收的植物,它也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 “天然绿色食品”,“胶股”是由带齿的常条状的叶子来做粽叶,馅料里一般用糯米、绿豆、猪肉等,在当地,一般每年的五月初一就开始包股粽了。

说到这款粽子的吃法,阿栋介绍说,直接煮来吃就已经非常美味,因为粽子吸收了“胶股”的清香,吃起来既不会感觉油腻,又能很好地提起胃口,越吃越香。

文字:冯静

摄影:陈栋

编辑:王宝光

本文来自【东莞时间网-i东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