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谓梁王曰:“惠子①之言事也善譬②,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③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④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选自《说苑·善说》)

【注释】

列子一则摘抄(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八十)(1)

①惠子(约前390年—前317年),名施,战国时名家学派开创者,能言善辩。

②善譬:善于打比方。

③谕:明白呢。

④更应:改变回答。

【评析】

自己明白的东西,要让别人明白,把事物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比较冷门或者高精尖的行业,对于有相关学科基础的人解释起来还好办一些,如果是对普通人来说,那就很不好解释,你非转换语言方式,换成通俗的词语说出来才成。

语言的力量并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言能够团结个体,形成合力,使大家都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所以演讲家是很厉害的,好多政治家也是演讲家。俗话说,好马使腿上,好汉子使嘴上,也就是那么个意思。

你要想让人家明白你的意思,一般来说,说得越通俗越容易被理解。要想说得通俗,那使用譬喻是很重要的方式。用大家都见过或知道的东西,打个比方去描述对方未知的事物,就便于对方理解。如果用语专业、抽象,脱离生活,恐怕那只是专家们之间的交流,普通人将会望而却步,茫然不知。

因此,科普就非常重要,以专家的视角说百姓的话语,促使大家理解科学现象和发展现状,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很有必要。其实,不只是科学,就是人文也是需要普及的。

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科技和人文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够俯下身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可能的范围内,力所能及的多做些普及的工作,那可真是善莫大焉。不过,借鉴上文惠子善用譬喻的故事,一定要高度重视语言的表达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