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伦

我想,杭州人应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每年一到秋天,杭州就会一直浸泡在一股浓郁而甜蜜的香气里,免费且全天候无限量供应。没错,我说的就是桂花。

说起杭州,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西湖。然而,西湖美则美矣,但杭州最吸引我的地方,并不是西湖,而是桂花。因为,桂花虽然小小的,但与大大的西湖相比,小小的桂花至少有两个优势。

一是桂花稀有。肯定会有人说我胡说八道,桂花到处都是,哪里稀有了?从数量上来看,桂花的确很多;但若从时间上来看,就未必了。因为,西湖任何时候都在那里,只要你过去就能看到。桂花就不一样了。尽管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桂花树在杭州随处可见,但要闻甜蜜的桂花香味,却非要秋天不可(有四季桂,但不怎么香)。桂花的花期不长,一般只有20-30天,若是错过了,那只有抱歉地说一句“明年请早”了。

二是桂花易得。这就更不像话了,刚刚才说“桂花稀有”,怎么这会儿又突然变成易得了呢?其实道理是这样的,虽然西湖一年到头都躺在那里,你随时都可以去看,但要看西湖你毕竟还得亲自跑到西湖边去吧。若是不巧碰到个小长假或者黄金周什么的,你还得跟全国几百万的游客使劲争一争,不然都挤不到湖边去。要闻桂花香就不同了,每年的秋季,无论你在杭州的哪个角落,只要打开窗户,躺在床上深深一吸气,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就会自动跑到你的鼻腔里,进而氤氲你的整个身心。

暮春落花纷纷(自是花中第一流)(1)

杭州的桂花栽培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代表之一。公元710年,宋之问赴任越州长史途中,写下《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可见杭州栽培桂花至少超过一千四百年了。更有名的则是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和柳永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者甚至令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杭州最有名的赏桂胜地是满觉陇。早在南宋时期,满觉陇就已经种有许多桂花,自明代起就一直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1985年,“满陇桂雨”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著名红学专家土默热先生认为,《红楼梦》中的桂花夏家,原型就是满觉陇。

除开上面种种优点,我始终觉得,桂花还是一种特别有智慧的花卉。桂花虽小,却极香。人们往往还没看到树就先闻到香味了,然后欣喜地说一句:“哇,桂花开了!”这是桂花的智慧之一。在花朵的世界里,桂花的花型比较小,颜值也并不算高。这样小小的花儿,要如何才能吸引蜜蜂前来传花授粉呢?唯有靠香味。

然而,香味其实是很难把握的,太淡不行,太浓就变成庸脂俗粉了,也不行。但桂花做到了,它的香味浓而不腻、入鼻即化,让人怎么闻也闻不够。所以,我常常会迷失于金秋时节的杭州街头。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愿意在桂花树下坐一整天,什么事也不干。

更加神奇的是,桂花不仅可观可赏,还可以吃,虽不能说是独此一家,但也的确是花中少有的。晒干了的桂花,依然保留有独特的香味。即使花时已过,但无论你是沏一壶桂花龙井,喝一碗桂花羹,还是吃一块桂花糕,都能够立刻回味那种旖旎的花香。这也是桂花的智慧。

但我最喜欢桂花的一点是,桂花虽然贵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但无论是在荣国府大观园里面,还是在刘姥姥他们家乡下,无论是在满觉陇,还是在我们小区里,它的香气都是一样的。桂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离大众最近的名花,无论对面是谁,它的香气都毫不吝啬。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李易安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诚哉斯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