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貌待人的故事 孔子箴言故事礼节礼貌(1)

《论语·颜渊》记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克制住自己不应有的欲望和行为,一切按照礼的标准去做。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就很典型。

仲由(子路)是与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之一,被列为孔门“四科”中的“政事”科之一,即能帮助别人做事的人才。子路晚年在卫国执政大夫孔悝家里当家臣,帮助他处理政事。做的很好,孔子曾对他一直夸赞。

孔子礼貌待人的故事 孔子箴言故事礼节礼貌(2)

鲁国西面卫国的卫灵公死了以后,因为他儿子蒯聩逃亡在外,君位传给了孙子辄,即卫出公。卫出公当了十二年国君之后,他父亲蒯聩又来夺取君位。蒯聩的这一举动希望他的在卫国掌权外甥孔悝的支持,孔悝并不同意他回来。可是孔悝的母亲,即蒯聩的姐姐却同意他来。原因是孔悝的父亲死后,她爱上了一个叫浑良夫的人。别人不同意,蒯聩却支持他们,并允许她改嫁。于是蒯聩便让孔悝的母亲及浑良夫作了内应。

蒯聩潜回卫国后,住在孔悝家的菜园子里。孔悝的母亲帮同蒯聩强迫孔悝也参加政变。他们要强迫孔悝歃血为盟,没有牛,找了一头猪,孔悝的母亲从厕所里把孔悝拉了出来,五个武士把他推上了土台子。

孔子礼貌待人的故事 孔子箴言故事礼节礼貌(3)

子路听说,马上赶了过来,跑来让蒯聩放了孔悝。蒯聩不听,子路要在台下放火,迫使蒯聩放了孔悝。蒯聩却躲到一旁,令两个武士与子路搏斗。一阵拼杀,子路受了重伤,帽缨也断了。子路想:一个人什么时候都应讲礼,一个君子,那能歪着帽缨死去呢。为了符合周礼,他停下战斗,把帽缨结好。就在这时,被人杀死,身体被剁成肉酱,实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教导。

“克己复礼”是儒家自律,“慎独”的具体化。在私有制社会里,人人都有私字,为名、为利、为地位,有各种物质要求与精神要求,都是很正常的。但在得到这些好处时,首先应该考试是否合“礼”?该不该得?这就要用一种道德观念约束自己。能以克制自己的所欲,符合礼的标准,就是仁者。反之,管不住自己,不该得的得,不该拿的拿,所得所拿都不合礼法,便不是仁者。

孔子礼貌待人的故事 孔子箴言故事礼节礼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