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海蛎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1)

在海边生活了很多年,总是记不住潮汐的规律,只记得海边人常说的一些潮水歌。比如“初一十五潮,天亮黑遥遥”。我知道,每到农历的初一或十五,海水退潮最远、时间最长,人们纷纷去潮头边的礁石上敲海蛎。

我们居住的陈陶,离海很近,几步地。那时的海和天空一样蔚蓝,一样纯净。海水退潮时,海边露出一大片滩涂和礁石,每月初一十五前后那几天,人们提着小桶小盆,带着用钢条或粗铁丝砸平,安上木头把手的蛎刀、用短木棍镶上尖嘴钩的蛎撬、化纤袋、塑料桶,或成群结伙,或单独行动,赶海敲海蛎、打蛎壳。

海边几乎每一块岩石上都能发现紧紧依附在上面的蛎壳。它们收敛着,潜藏着,尽量不引起人的注意,努力把柔嫩的身体藏进坚硬的壳里,那壳也不是光彩照人的颜色,黑乎乎脏兮兮,疙疙瘩瘩的,乍看像一块块丑陋的小石头,但仍旧逃不脱被发现、被剥离、被吞噬的命运。剜海蛎肉时,用左手捏紧海蛎壳,右手紧握蛎刀,从壳的边缘轻轻刨扎进去,稍一用力壳就被掀开了。一只只带着青花瓷一样色彩的不规则“小碟子”里盛着一汪汪青云似的海蛎肉,用手轻轻一带,将海蛎柔软的肉连同汁液从壳子里挖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小桶里。蛎壳很锋利,稍不小心,手脚便会被划破,一下子鲜血直流。万一碰到这种情况,打一个海蛎迅速贴在伤口处,血会立即止住,它是天然创可贴。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2)

打蛎壳是个费力气的活儿,躬身弯腰立在或大或小的礁石上,对准礁石上丛生的海蛎壳,一手抓牢,一手握紧蛎撬,找一个合适的着力点,贴近礁石表面用力地从根处往下剜,一插一撬,蛎壳就离开了依附的石块,纷纷落下。打回家的蛎壳要及时剥,不然温度高的话,过三五天就要变质。

一般在打回蛎壳的当晚,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剥海蛎,一边可有可无地说着话。蛎壳中偶尔夹杂着一个半个鲜活的海星、海蟹、海螺,稀有而漂亮,为枯燥的劳作增添小小的兴致。母亲们会讲一些小时候受苦挨饿的故事,讲海边曾经发生的往事,也讲小白龙探母、杨三姐告状等民间故事。这种时候,是一家人沟通的最佳时机,缕缕亲情的温馨在屋里荡漾。也是在这种时候,父母无意中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生活,怎样做人立世,慢慢形成三观雏形。

在海边人的心目中,海蛎是首选的绝佳美食。它的学名牡蛎,具有强身壮体与滋阴壮阳的多种药补功能。经常食用,不仅能保证人体足够的钙质和锌,还能美容护肤,让人气色滋润,精力旺盛,血源充沛。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3)

海蛎的吃法难以计数。最简单的吃法是用少量食盐将海蛎剔洗干净后,切些葱花姜末,用瓷碗直接将海蛎放入清水锅里蒸,水开几番,清纯的海蛎体香夺锅而出,那蓝色的汤水,甜美的鲜味,让你味蕾大开,百吃不厌。还有海蛎豆腐、海蛎抱蛋、海蛎萝卜丝饼、海蛎粉丝、海蛎馄饨、海蛎面条等等,不一而足。我们最喜欢也是最原始的吃法是,从海边打到蛎壳后,就地找些沙滩头的枯柴,架起柴火,不仅不须撬开海蛎壳,连它的身子也不用洗,直接将它放到火堆中烧烤。随着火堆里噼噼啪啪炸响,鲜香扑鼻而来。原汁原味地吸溜进嘴里,能鲜掉舌头。

早年,海边人吃不完的海蛎子,会拿到市场上去卖,以贴补家用。卖不完,就将它们洗净,水煮,开后捞出放在竹筛上晾晒,晒成蛎干炒蔬菜时做鲜头提鲜。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家乡渔村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注册品牌,打破传统的“坐地销售”模式,积极纳入电商微商平台,不起眼的“海蛎子”远销国内外,成了渔民转产致富的法宝。

挖花蚬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4)

花蚬,学名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可在海边人的眼里,实在算不上是什么稀罕物。在落潮后的沙滩,女人孩子随手都能挖到。

我们居住的小镇坐落在黄海岸边,沙滩辽阔,冷暖相宜,适合贝类的生长繁殖。花蚬更是密如繁星,在近海海域世代繁衍。大信潮的日子去海边,晚霞染红西天,几只灰白的海鸥一会儿逐浪嬉戏,一会儿在人的头顶上盘旋。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渐行渐远,裸露的沙滩上松松软软的沙泥一楞一楞的,像是波涛留下的曲曲弯弯的记忆。赶海挖花蚬的人蜂拥而至,他们高高地挽起衣袖和裤脚,跃跃欲试。有的背着化纤袋,扛着带齿的耙子;有的拖着铁锨,拎着塑料桶。选一块松软的沙泥地,用铁锨一下一下地翻,像农民翻地一样,把里面的花蚬拣出来扔到装上海水的桶里渡沙。或是用铁耙子在沙泥上拖着后退,凭着手感和沙中传出的声感,将一只只花蚬收入网兜。又或是用双脚踩,在沙滩上找到它们的U字型呼吸孔,在孔的边上重重踩一脚,如果冒出了一串小汽泡,喷出一股细细的黄色水柱,证明确实有“货”。要迅速把蚬子挖出来,拾进网兜,防止呼吸孔被潮水盖住。在沙泥滩上,一群人双脚用力巴嗒巴嗒踩,一踩一滑,手舞足蹈,姿势滑稽,常引来一串笑声。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5)

花蚬属于腮纲兼蛤纲的海产贝类。个头不大,壳瓣左右相等。外壳有奶油色、棕色、深褐色,内面有白色、粉红色、淡灰色或肉红色,珠圆玉润。壳顶有些突出,向腹缘伸出放射状细纹。有的壳面光滑,釉质花纹像五线谱,演绎着海的神韵。它们大多栖息在砂泥中穴居生活,以藻类、浮游生物为食。平时常露出沙面,冬季会潜入沙底,但留有气孔通气。涨潮时,升到滩面伸出水管呼吸、摄食和排泄;落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双壳紧闭,或依靠足的伸缩活动,退回穴底,在滩面上留下两个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U”形孔。它们的穴居深度,随个头大小、底质组成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个头小、底质较软的或水温较高的季节,穴居较浅;而个头大、底质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则潜入较深。

花蚬不仅外形好看,营养也很丰富,富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比牛奶都高。此外,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可降胆固醇,补精益肾。花蚬肉质细腻,吃法也很多。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人们拣回花蚬后,不急着吃,而是把它们盛放盆里,放上海水或是在清水里放点盐,让它们伸出长舌头,把腹中泥沙渡出来。渡尽后可煮、炒、炖、烤、清蒸、做汤,唇齿留香,余韵不绝。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6)

清水煮了吃,原汁原味,像吃瓜子一样过瘾;炒了吃,需备上姜沫和葱花,喜欢辣椒的还可以剁点朝天椒。大火热油,放姜末葱花尖椒炸出香味,倒入花蚬翻炒,至慢慢张开小嘴即关火,盛入盘中,花蚬如蝴蝶停驻,配上姜丝、红绿椒,鲜香无比又赏心悦目;花蚬炖蛋,嫩嫩黄黄的鸡蛋羹,中间卧着几只蝶样花蚬,上面一层绿绿的葱花,光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吃一口更是嫩滑爽口,令人陶醉;烧烤是放在铁板上烤,只要把新鲜的花蚬倒在铁板上,便会发出一阵阵“嗤嗤”声,冒出一缕缕青烟,一个个花蚬在烟雾缭绕中翩翩起舞。这时要赶快夹着吃,保证它的又嫩又鲜。甚至有海边的人拣到花蚬后,直接敲开,吸吮里面的鲜汁水,说是能清心润肺。

花蚬是海边人家吃得最多的家常菜。炒韭菜,炒青菜,炒莴笋,冬瓜汤,豆腐汤……只要放上几个花蚬,无论什么菜都能鲜美无比,比任何味精鸡精都要鲜。

“蟹过无味,蚬过无鲜”,海边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挖花蚬的乐趣和诗意,吃花蚬的味道和乡愁。

钓沙光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7)

“大头沙光二斤半,卖给土佬做煨罐。土佬嫌它小,一脚踢多远。”这是我们小时候调侃小伙伴大头的顺口溜。每每念将起来,想起的不仅是儿时的伙伴,一点一滴漫过心间的舌头与味蕾依恋的沙光鱼鲜香,还有钓沙光鱼的时光。

沙光鱼头大体长,全身油光水亮,滑溜溜的没有一片鱼鳞。淡黄色的身子点缀着点点黑斑如沙,因而渔民喜欢叫它沙光鱼。它一年一生,长在海洲湾沿海咸淡水交汇处的阴阳水中,适应温度和盐度的能力强,是连云港特有的鱼类产品。由于产于浅滩,冬季枯水季节,它们便藏身于泥滩深处窟中冬眠。春天里遇水即出。清明时节产卵,卵随海水进入进水口外的水面或养殖池塘生长。老沙光产完籽不久就结束了生命。小沙光孵化后虽然长得很快,但长不大。一般一尺来长,七八两重。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8)

至于长不大的原因,家乡流传着一个跟《西游记》有关的传说:当年那孙悟空大闹东海,取走定海神针,龙宫动荡不定。怀孕的龙母慌乱之中不小心撞上了龙宫的柱子,流产了。还没成熟的鱼籽被海浪推上了浅滩,太阳一照,孵化出一种龙头凤尾的鱼来。它头大嘴大肚皮大,再加上贪食,长得很快。有一年,东海龙王举行鱼类竞长选拔赛,参加比赛的沙光鱼傲视群鱼,夸口“我一年一尺长,三年赶上老龙王!”不想此话传到龙王耳里,龙王勃然大怒,当场写下御旨,“骄傲自满小狂孩,忘乎所以太轻率。罚你一年一脱胎,百年还是我小乖乖。”从此,沙光鱼只能活一年,每年产完籽不久便会自行消瘦死亡。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9)

沙光鱼从麦黄时节长到一拃长时开钓,一直可以钓到入冬。外乡人说,家住海边的人,不愁来客没菜招待。泡好一杯茶给客人喝,自己拎着钓竿出门,沙光鱼入锅,茶还温。此说虽有些夸张,但说明沙光鱼不但多,还好钓。大头鼓鳃小眼的沙光鱼,看起来傻乎乎的,其实也真的傻乎乎。特别贪吃,小鱼、小虾、蚯蚓、海蚂蟥之类,凡是能吃进嘴里的东西来者不拒,就是捏个泥团挂在上,它都能上钩。钓起来很简单,甚至不用鱼钩就能钓。

海边长大的半大小子甚至我们这些小丫头都会钓。钓鱼前,几个小伙伴一起,翻出两个空山楂罐头的瓶子,扛着铁锨到湿地挖一些蚯蚓或到滩上挖点海蚂蝗,用草灰呛死,然后用针线串成鸡蛋大小的一团作饵料,找一根两三米长的细竹杆,或是就地取材,折一根长柳枝,顶端扣一根尼龙线,线头扣一个大螺丝帽,螺丝帽上再扣上串好的饵料。再带上篮子和网舀,钓鱼工具就齐了。或站在岸边,或下到水中,右手拿鱼杆,伸入水中,一大坨蚯蚓,目标大,腥味也大,周围的鱼都能被引过来。一边慢慢不断地移动杆子找感觉,一边在水里慢慢抖动,让线下的饵料也随着动,贪嘴的沙光鱼以为是小鱼小虾,上来就是一口,一下子就咬住了。听到“吧嗒”“吧嗒”声赶紧将鱼杆往上提,越提它咬得越紧,等提出水面,鼓起大腮,瞪着小眼的沙光鱼才发现上当了,马上撒嘴,但为时已晚。左手拿着网舀往前一伸,一条鱼两条鱼随着惯性,正好落在舀子里。半天下来,会钓的大头能钓个十来斤,在我们几个人中遥遥领先。我们不服气,又比不过他,就一起唱“大头沙光二斤半”来惹恼他,一路追打皮闹。

渔家人常说:“鱼鸟不失信”,说的是每年的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山里飞来什么鸟,海里游来什么鱼,都非常守时守信。因此,什么季节吃什么鱼也非常有讲究。单就沙光鱼来说,同一种鱼因了不同的时间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渔谚说,“正月沙光熬鲜汤,二月沙光软丢当,三月沙光满墙撂,四月沙光干柴狼,五月脱胎六还阳,十月沙光赛羊汤。”可见,秋冬时节是沙光鱼最肥美的季节。肉质细嫩,肤薄刺少,味道鲜美。据《食物本草》记载:沙光鱼“暖中益气,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利血脉……”,有很高的营养滋补价值。煮、烧、炖、炸、煲都可以。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10)

做沙光汤和做一般的鱼汤一样,将鱼洗净去鳃和内脏,在油锅中煎一下,加入适量热水。大火烧开约五分钟后加入葱和姜。文火熬至鱼汤发白。熬到肉脱离刺最好,汤像牛奶一样洁白浓稠。出锅后撒上一些香菜、胡椒粉,色香味俱全。听母亲说,鱼汤不光营养丰富,还是月子里女人补身体催乳汁的秘方。

红烧时将鱼洗净后破肚取出内脏,放葱姜入油锅里炸出香味后,就可以加水,加适量酱油料酒。然后放鱼入锅,大火烧开即可。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椒盐油炸,味道也不错,酥脆,爽口。吃不了的沙光鱼还可以晒成鱼干,去鳞、去内脏,以少许盐腌制三小时后,挂在通风处晾干。吃时,把沙光鱼干放锅上蒸熟,肉更筋道味更香,比之鲜食,别有一番风味。

吃爱吃的食物,好比读喜欢的文字,是另一种美好。想起沙光鱼,有袅袅香气回旋、升腾,笼罩着一日三餐的恒长,从少年吃到中年,百吃不厌。洗涤你,重塑你,还原你,一次又一次把你变成崭新的你。

作者简介

广东哪里海边可以挖花蛤(敲海蛎挖花蚬钓沙光鱼)(11)

作者简介:马永娟,笔名娟子。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散文集《为自己点支烟》《如是藤花落》《旗袍女人》《林间物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