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经历者口述,笔者整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清水河里那朵莲82(清水河里那朵莲)(1)

小莲初七这天跟永翠约好,准备坐1点钟的那趟客车回厂上班。

一大早母亲还在小莲熟睡时就起床了,准备跟儿子小刚把大女儿小兰初三拜年时送来的那只公鸡宰了,算是给小女儿践行。

每个孩子都在父母心里装着,何况像小兰这么懂事的女儿。

但小莲母亲因为和儿子儿媳住一起,既不当家,又不主事,所以有些话不好明说,更不能当着儿媳妇的面说。

因此,在跟儿子磨刀杀鸡时,母亲就小声叨咕着:“你姐两口子那天回来,大包小包的往家拿,想留他们晚上吃个晚饭,可非着急忙慌要走,说家里一大群鸡鸭,天黑了家里没人不放心。他们那么忙,你姐夫昨天还特意给小莲送甘蔗来,唉,你姐真是没得说,一心一意为这个家。”

小刚笑着说道:“昨天凤秀跟姐夫都说了,让他们今天过来吃顿饭。”

母亲把鸡捉在手里,踌躇的对儿子说:“你姐他们两口子你还不了解?有时候轴的很,往这跑特意吃顿饭,不见得愿意来。”

看来小莲母亲不把这事落实好了,还是不放心。

小刚“嚯嚯”的边在水缸沿上蹭着刀,边说:“等会儿把鸡宰了,我骑车上他们家叫去,总行了吧?”

看来知母莫如子。

母亲听儿子这么说,这才放心,露出满意的笑容。

俗话说: 一桌待百客,也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何况是自己的女儿女婿。

像小莲母亲这样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农村女性,想表达对儿女的爱,可能仅仅只有几句暖心的话,一桌家常菜这么简单。

仅此而已。但那份心,那份情,儿女们都能感受到。

清水河里那朵莲82(清水河里那朵莲)(2)

等小莲起床后,得知哥哥小刚已经骑车特意去叫姐姐他们了,小莲对嫂子凤秀自然一番夸赞。

凤秀听了脸上也美滋滋的,谁不喜欢听恭维话?再说了,这姐夫、大姑姐,也是自己的哥嫂啊。

凤秀对这个“小辣椒”小姑子,有三分惧,七分敬。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她们在家时大大小小“交战”过几个回合,这个小姑子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她不像大姑子小兰那样顾全大局,也不像哥哥小刚那么脾气温和,她有些任性,一旦被点着了,有些愣头青,不管人多少,真不给面子啊。所以凤秀一般情况下,能不惹她尽量不惹。

不过凤秀知道,这个小姑子对这个家也是尽心尽力,除了平时站出来反对村里长舌妇们“嚼舌头根”,处处维护她这个嫂子的尊严外,现在外出打工回来对自己儿子的慷慨,也让凤秀着实感动。

凡夫俗子们嘴里成天离不开“钱”字,因为钱的确是个好东西,它是试金石。有些人光玩嘴,打感情牌,说一套做一套,没有实质性的表示,都是空谈。

飘着烟火味的人间,有时候就是这么直白。

正因为打工前的那次姑嫂短兵相接,小莲一气之下跑到好友永翠家求援,结果歪打正着,开始了打工生涯。虽然挣得不多,可对这个家也是一心一意的帮衬。而且回来之后,不计前嫌,依然时时刻刻把这个家挂在心间。

所有的一切,凤秀当然记在心里。凤秀甚至心里还在打着小算盘,想:万一这个小姑子往后发达了,这个家多少还可以借借光呢。

因为小刚诚心实意的邀请,小兰一家三口初七又回了一趟娘家。

这天上午这个家真是热闹,母亲、凤秀和小兰三名女将说说笑笑在厨房忙碌着;小莲负责照看院子里两个孩子玩耍,时不时的给两个娃当着“裁判”,判断输赢和对错,防止这两个孩子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小刚趁姐夫哥来了,又有把子力气,就让姐夫搭把手,把那间空置的厢房的几样家具抬到外屋,拾掇出来准备秋季存储粮食用。

欢乐祥和,一切井然有序。

清水河里那朵莲82(清水河里那朵莲)(3)

还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荤素八九个菜上桌,母亲赶紧招呼儿子、女婿洗手吃饭,又把两个孩子安置在饭桌边,坐在各己的父母跟前,自己却忙着到厨房在火炉上做汤。

小刚拿出酒杯给自己和姐夫一人倒了一杯白酒,小莲则拎出一大瓶饮料,给两个孩子和姐姐嫂子倒上,又忙着招呼母亲赶紧上桌坐。

小莲母亲看着围了一桌的孩子们,笑着站在一边用围裙擦着手。没有什么画面比这个更能让她欣慰的了,哪怕啥都不吃,只要看着他们,心里溢满的都是幸福。

因为小刚没有酒量,姐夫因为一会儿回去要骑车所以不敢喝太多,因此都开始吃饭。

等一家人吃完午饭收拾好碗筷后,正好12点。

母亲怕小莲耽误车,所以在一旁不住的催促着: 走吧走吧,只能人等车,车可不等人啊!

小莲又调皮的说道:“赶不上车今天就不走了!”

母亲呵呵笑着说:“到村口还有一段路呢,不是撵你走的意思。”

正好邻居过来找小刚陪串亲的人“斗地主”去,姐夫自告奋勇的要用自行车载着小莲的行李送到车站,说正好顺路回家。

于是,外甥安安欢快的坐到车小椅上,姐姐小兰把小莲的行李放在后座,准备送小莲一程。

此时可急坏了侄子田田,眼看自己的小伙伴坐着自行车要走,小姑背着包也是要走的意思,于是“哇哇”大哭,他挣脱凤秀的手,往自行车跟前跑,拽着小座椅,一只脚往上翘。

看着田田急吼吼的模样,逗的一院子人“哈哈”大笑。

母亲赶紧让儿媳凤秀抱着孙子串门去,免得哭出汗受凉感冒,又朝女婿挥挥手,示意赶紧走。

等小刚一家三口出去后,母亲这才锁好院门,一路小跑追着小莲姐妹俩后面,她也想跟两个女儿再多待一会儿。

清水河里那朵莲82(清水河里那朵莲)(4)

小莲姐夫推着自行车载着儿子和行李在前面默默的走,小莲母女三人在后边走边说着话,因为这条通往村口的路从村中央穿过,所以母女三人不时的遇到出门玩的街坊邻居们。

因为是大新年,所以彼此都热情的打着招呼,有几个婶子大妈们都对小莲母亲投来羡慕的眼光,原来跟小莲爸一块工作过的老队长老伴更是一脸笑容的对小莲母亲称赞道:“仁英啊,你看你这到老该多有福气啊,这两个闺女我看着都稀罕!”

小莲母亲不住的点头,笑着致谢。

看的出来,有这两件贴心的“小棉袄”,小莲母亲内心是骄傲的。

等到了路口时,小莲看看腕子上的表,刚刚12点半,小莲担心姐姐家鸡鹅鸭多,所以就催促让他们一家三口先走,自己和母亲等就行。

谁知姐姐小兰笑着摆摆手,说没事,再陪妹妹待会儿,等永翠来了把她们送上车再回去。

母亲看着站在眼前的两个女儿,说道:“我这岁数一天比一天大,看到你们都在眼前我就高兴,一旦走了心里又空落落的不好受。有生之年能看到把你们几个都安顿好,我才能放下心来。”

大女儿小兰开口道:“您只要把自己身体保重好就行,活能干就干,不能干也别硬撑。”

小莲一手挽着姐姐的胳膊,一手拉着母亲,说:“就是,您把自己照顾好比什么都强,其他的都别操心。”

母亲麻了一眼小莲,道:“你哥姐的心我是不操了,现在就发愁你。你早一天有个着落,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到地下也好跟你爸有个交代。”

小莲看看母亲,对姐姐说:“姐,我要跟你告咱妈的状!”

姐姐小兰笑着说:“告啥状啊?”

小莲看一眼母亲,小声的对姐姐道:“正月初二那天,那个胖三嫂就把我和妈诓到她家,让妈看一个她家远方的一个外甥!而且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你说气人不气人?”

小莲说到这,下意识的瞪了母亲一眼。

小莲母亲赶忙跟大女儿解释道:“那也不算诓,只是巧合,我也不知道,正好那个小伙子来她家拜年。”

小兰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不过她倒没有小莲反应那般强烈,只是笑笑对母亲轻声说道:“有些事情你以后不能瞎做主,现在时代和环境也不一样了,小莲的事她自己说了算,我们只能参考。”

姐姐的几句话,算是给了这母女二人一个公正的评判,也划定了权利范畴。

正说着话,小莲看到永翠在她母亲的陪伴下,也来等车了。

清水河里那朵莲82(清水河里那朵莲)(5)

两家母女见面,尤其是两个母亲之间,更是彼此问候着,永翠母亲拉着小莲母亲的手,一个劲的跟小莲母亲道歉,说:“你还让小莲专程来我们家拜年,真是太客气了!我家每天人来人往的,烧洗涮忙的我娘俩团团转,这到如今都没抽出空让永翠去看望你,真是不应该。”

小莲母亲赶忙说道:“你不用客气,永翠对小莲这么好,处处照顾,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没有永翠带着,小莲说不定到现在还在家窝着呢。”

小莲母亲憨厚,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由衷的。在她看来,永翠就是自己女儿的领路人,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几个人说说笑笑,然后把行李往一块挪挪,等候班车的到来。

小莲看到永翠还是背着回来时的那个包,手里就简单的提了一只超市用的布袋。

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总感觉哪地方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小莲母亲看看永翠的行李,又看看自己女儿的行李,不好意思的对永翠母亲说道:“唉,你看,都怨我,啥都想让小莲拿,还是你们替永翠想的周到,轻装上阵。”

永翠母亲笑笑,随口附和道:“嗯嗯,家里也没什么可拿的,上车人多拥挤,怕她累着。”

永翠在一旁看着她们说话,心不在焉的朝远处张望,似乎在迫切的等着班车的到来。

去珠市的车准点到达路口,小莲看到车上座无虚席,看来这一路自己和永翠不是坐小马扎,就是站着了,但来回几趟,自己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出门挤车是惯例,一点不稀奇。

没有经历过中国春运大潮的人,不算有完整的人生。

人高马大的姐夫把小莲的行李递上车后,小莲和永翠朝车下送别的人挥手道别。

汽车尖叫着鸣了一声汽笛,车身在高洼不平的石子路上轻摆着,载着一车人的向往,带着车下人的祝福,朝远方缓缓驶去……

(未完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