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渝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谦钟素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

《奇遇人生》第二季的收官之作里,阿雅与嘉宾苏有朋来到了印度洋上的科科斯群岛。


科科斯群岛是在印度洋上的海外领地,由27个珊瑚岛组成,离澳洲大陆非常遥远。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2)

但就是这样一个远离人类大陆、最接近原始生态的小岛,也被塑料垃圾所侵袭。


与他们一同前往科科斯群岛的是一位澳洲姑娘珍妮弗,她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对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予热爱。


最先,他们看到了塑料瓶里寄居蟹数以百计的尸体:由于寄居蟹会依据同伴的气味来寻找科通的贝壳,所以当塑料瓶里出现一只寄居蟹的尸体,就会吸引更多的寄居蟹前来,而导致更多的寄居蟹死亡。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3)

珍妮弗说:她见过一个塑料瓶最多装满了526只寄居蟹的尸体,而仅在科科斯群岛这个美丽的岛屿上,每年死在塑料瓶里的寄居蟹,就多达60万只。


阿雅和苏有朋还来到珍妮弗在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实验室,目睹了从信天翁和其它鸟类的胃囊里取出的大量塑料碎片。


一只被饿死的普利翁幼鸟,居然从它的胃中发现了225片的塑料片。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4)


对于海鸟来说,吃进四分之一个指甲盖大的塑料,就已经把胃部空间占据了三成以上,因为塑料无法被消化,导致影响进食,最终只能被活活饿死,


最讽刺的是,海鸟妈妈给孩子喂食塑料,本以为找到了很多食物,没想到却成为了孩子“最后的晚餐”。


珍妮弗说每年这种最大、最能飞的鸟都要从阿拉斯加飞回塔斯马尼亚,然而一万五到两万只信天翁中,只有一百多只可以安全到达。听到这里,阿雅忍不住哽咽:“它们回不了家了。”苏有朋也被巨大的落差震撼,在塔斯马尼亚的夜色中抹起了眼泪。


阿雅在节目上说:如果不了解,就不会在乎。


一开始,苏有朋和大多数人想法一样,认为人类脱离不了塑料,只要不随便乱扔就好了。


可当他亲历过在沙滩上分类收拾垃圾,看到混合在沙中的塑料,看到塑料瓶中死去的一百多只寄居蟹,看到死去的海鸟胃里塞满的垃圾;


在他得知每年上万只海鸟最终回到家的只有一两百只,其余的海鸟都在半路中死去的时候,他双眼通红,感触泪目。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5)

他渐渐地认同了珍妮弗从根源上减少使用塑料的观点,他开始为动物们考虑,为海洋担忧,在乎环境。


但是遗憾的是,科科斯群岛,只是海洋污染的冰山一角。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6)

豆瓣9.1分,堪称史诗般的纪录片《塑料海洋》引起了大众的反思。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为了能够深入拍摄,他与专家们花了四年的时间,前往了世界各地的二十个地方,去探索海洋如今的状态,为我们揭开了海洋最真实的一面。


开头,摄制组进入到海里,从海洋生物的视角仰视海面,海面上布满了油污与塑料碎屑。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7)


在距离斯里兰卡南边20英里的印度洋里,摄制组们为了一探海底的情况,潜到了海底,在深度计数器显示海底1600米的地方,发现海底居然也布满了垃圾。


人们总以为,海洋深处,便是纯净,可是,如今的海洋深处,也已布满遍地垃圾。


2018年2月27日,《皇家学会开放科学》表示,塑料已经布满了世界海沟最深处。


来自英国新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从世界上最深的6个海沟中捕获片脚类动物,带回实验室分析发现,超过80%片脚类生物的消化系统内部,存在塑料纤维和颗粒,而且海沟越深,这些微塑料含量越多。


世界,正在被塑料所吞噬,而海洋动物,也在被塑料“大肆残杀”。


2019年4月,一头8米长的抹香鲸被冲上意大利撒丁岛的海滩上,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死亡,涌出的血把旁边的海水染红了一大片。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8)


当专家对它进行解剖的时候,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


这是一位“孕妇”,腹中的胎儿已成型,身长2.5米,而更让人震惊的是,除了胎儿,它的位胃里还有44公斤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占据了整个胃部的三分之二。


专家推测它的死亡原因是因为塑料堵塞住了消化道。


因为塑料,一只还未出生,还未见过海洋的鲸鱼宝宝胎死腹中,一只本该能与孩子遨游海洋的母亲却搁浅海滩,因塑料堵塞无法进食而死。


而她,只是千万只被塑料“杀”害的鲸鱼之一。


2018年6月,一头领航鲸在泰国南部海域搁浅,鲸鱼死前吐出5个塑料袋。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9)


后根据工作人员解剖发现,其胃部里还有80多个塑料袋,重8公斤,从鲸鱼胃部取出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实验室。


2017年1月。挪威一头鲸鱼不停地冲向海岸,试图自杀,看着这只已经折磨得自己生不如死的鲸鱼,科学家对其实施了安乐死。


而它“一心求死”的异常行为,是因为胃部有30多个塑料袋。


30多个塑料袋在胃部是什么感觉?


是痛、是疼、还是绝望。


除了鲸鱼在遭塑料迫害的同时,还有数不清的动物在塑料的迫害下死亡。


摄影师Chris Jordan花了9年时间拍摄了信天翁的生活现状。


他总能从死去的信天翁的肚子里找到打火机、瓶盖、塑料片等无法消化的塑料垃圾。


而这些就是信天翁死亡的元凶。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0)


一例例鲜活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人们所图的方便,都是在间接性杀害着一个个无辜的生命。


而这,已经不是一句抱歉可以解决的。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1)


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的,“当痛苦没有降临在对方身上时,他永远不会明白你的感受”。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身同感受。


正因为没有身同感受,所以人们都无法真正感受到胃部被填充塑料的剧痛感,无法感受到被捕鱼网死死缠绕全身无法摆脱的绝望感。


在之前,泰国有一部公益片《你为什么不吃塑料袋》在微博疯狂刷屏。


视频里,有个工作人员在寿司里加入了塑料袋,并带到大街上让人试吃,试吃的人纷纷感觉到异样,吐出塑料袋的时候大怒,直斥工作人员:


“怎么可以把塑料给人吃”,“它卡住喉咙怎么办?”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2)


当工作人员回复:“我觉得不是很危险啊”


一位妇女愤怒地指着工作人员说:不危险,要不你自己试试。


镜头推向了人们手中拿着的塑料袋。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3)


讽刺的意味不言而喻。


最后,出现了一条公益广告语:不在你身边发生的事,不代表没有发生,难道它们不是一条生命?


人们知道塑料有毒,误食塑料后也能赶紧吐出,但是动物无法辨别塑料而误食,无法吐出自救。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4)


我们一边口喊“少用塑料袋”,却一边贪图方便肆意使用塑料袋,因为一切看似都岁月静好,却不知海洋那端因为塑料已经断壁残垣。


不要因为身边无事发生,就以为一切都美好如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懂了,可谁又能懂,己所不欲,勿施于动物。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5)

有因必有果,如果人们无法停止手中无度的行为,那最终人们只会吞食自己种下的恶果。


2018年,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10月22日的学会上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9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图12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6)


该研究由33岁到65岁的志愿者组成,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饮食控制,最终提供粪便样本供研究。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在研究人员采集志愿者的粪便后,结果发现所有样本中都验出塑胶微粒,多达9种不同类型。根据这个研究,施沃布尔估计,全球50%的人口体内都有微塑料,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做更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确认。


大自然是一个循环系统,大块塑料粉碎降解成的塑料颗粒、添加在日用品中的塑料微珠……很容易通过水循环扩散到地球每一个角落,然后在回到人类的餐桌上。


最近有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全球销售的食盐品牌中,超过90%都被塑料污染,其中海盐中塑料含量最高。而且即便是在研究中分析的岩盐品牌,也被发现受到了微塑料的污染。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7)


此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年因为吃盐,可能吃到2000个微塑料颗粒。


而这些微塑料日积月累在人体体内叠加,可能会对人体细胞和DNA造成伤害。


如果再不改变现状,人类终将“塑命难逃”。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8)


很多人可能都会说,即使我一个人不用塑料,也阻止不了别人不用塑料,也阻止不了厂家生产塑料袋。


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这个现状永远不会发生改变,那等待人类的,将是一场环境灾难。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星火亦能燎原。


众志成城,一个人的立即行动,才能号召更多人的一起行动,量汇聚多人的力量,便能摧枯拉巧。


只有当每个人都少用塑料袋,从源头扼制塑料袋的大批量生产,才能减少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界的机会。


苏有朋个人生活习惯(苏有朋感触泪目的背后)(19)


不用塑料袋,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对于动物们而言,却能救命。


要相信,你的“举手之劳”能救活一条性命;要相信,你所坚持的,也有人在坚持。


愿你我共勉,为动物们重拾美好家园,为自己保留一方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