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1.GDP指标的意义:

(1)GDP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GDP与金融市场的表现都息息相关

(3)GDP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的最好体现

(4)GDP同时也曾经是官员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

2.GDP指标的不足与改进修正之处

GDP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或许有人认为, GDP只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描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并不然,GDP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1)

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成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从支出的角度来说,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大家才能消费,才有衣穿、有饭吃、有车开、有房住。衣食住行用,所有的消费都来自于生产的物品。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每年生产的物资少,人民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之后,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居民生活显著改善,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GDP=工资 税收 折旧 盈利,GDP增长了,大家的工资才能上涨,企业的利润才能增加,政府税收才能增长,才能扩大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惠及民生的支出。从就业的角度看,GDP增长了,说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增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吸纳就业,最终国家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因此,不要认为GDP增速与老百姓的生活无关。市政设施的建设资金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公立教育的改善资金不是上面想拨款就有的,工作好不好找不只是政府就业服务部门的事,加工资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行的。当GDP增速快速下降的时候,我们常说经济不景气,会出现降薪、裁员,居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提升困难,这也是为什么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的政府需要推出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每年政府都要制定GDP增速目标的原因。

GDP与金融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

GDP是经济表现和经济周期的重要衡量指标,因而对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影响重大。

从GDP名义同比增速和中国股市的表现来看,在大部分时间,GDP名义同比增速和股市涨跌呈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GDP名义增速呈现出下行趋势,但股市一路猛涨。主要原因包括:当时市场炒作“中国梦”、改革开放、“互联网 ”、“一带一路”等概念;官媒也推波助澜,提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等观点,为股市牛市背书,“国家牛市”的氛围浓重;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泛滥,场外配资、加杠杆兴起,助推了股市泡沫。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当时股市的走势脱离了经济基本面。但“出来混总要还的”,股市无视经济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在2015年6月戛然而止,出现暴跌,此后走势又与经济表现趋于一致。

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的表现与经济冷暖高度相关。因此,随着中国股票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股市将会更有效地反映经济运行的情况,经济基本面对股市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2)

从GDP名义同比增速和中国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二者在趋势上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幅度并不一致。

2002年以来的国债收益率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利率主导因素的变化和演绎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融资方式的转变。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3)

GDP是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占世界增长贡献不断提升的体现

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看,政府需要掌握GDP的数据,进而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制定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GDP数据是国家管理经济、做出决策的基础,就像医生开药方之前,先要看病人的各项检查数据。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GDP及其增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综合体现。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4)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7年,名义GDP由3679亿元增长到82.1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2018年,中国名义GDP突破90万亿大关。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在贫困线上挣扎,到实现温饱,到实现基本小康,如今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 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GDP同时也是官员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

全国的GDP由各地区的GDP组成,各地区的GDP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由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DP增速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核心指标,因此地方官员有很强烈的动力来发展经济以求能够获得政治上的升迁,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GDP锦标赛。

地方官员之间的高度竞争已是常态,因为不晋升可能意味着永远没有机会或出局,晋升则意味着未来进一步的晋升机会,行政权力、地位以及政治前景上的巨大反差,迫使他们必须在GDP增长方面做出成绩。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地方政府也是开足马力拼命加油干,这也是中国GDP总量能够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GDP的统计中包含了什么、不包含什么。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从定义的四个要点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GDP不包括以下内容: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5)

1、GDP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国家或地区)

GDP是“境内”的概念,根据地理范围来统计,也就是说只要是在本国国土上进行的生产,都计入本国的GDP;而本国居民在其他国家进行的生产活动或者说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国家的GDP。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一个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所有收入。

比如说一位中国公民在其他国家取得的收入也计会入中国的GNP,而一位美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计入美国的GNP,不计入中国的GNP。

2、GDP不包括以往年份生产的产品和二手交易(在一定时期内)

GDP的核算通常以年为跨度,各年生产的产品计入当年的GDP。比如一家企业2018年生产了1200辆汽车,2018年只卖出1000辆,每辆售价10万元;2019年又生产了1000辆汽车,连同2018年库存的200辆一起,都在2019年卖出去了,每辆售价还是10万元。在计算2018年GDP的时候,要计入1200辆汽车;在计算2019年的GDP时,只能计入1000辆汽车。

同时,每辆汽车只计算一次。比如小王10万元买了汽车,又以10万元转卖给小李,计算GDP的时候只能按10万计算,不能按20万计算。

3、GDP不包括中间产品(GDP反映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

这一点在介绍增加值法GDP核算的时候已经指出。在上述造纸的例子中,如果将中间产品也计算在内,会形成重复计算,最终计算的GDP就会变成70元,但实际上只生产了一个35元的笔记本,相当于“注水”了35元。

4、GDP不包括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市场价值)

对于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等非法交易,这些非市场活动产生的价值难以衡量或者有意逃避了政府的统计,因而不计入GDP中。

有一个笑话便是说离婚能增加GDP:离婚之前,妻子做家务是不计入GDP的;离婚之后,到家政公司请保姆做家务则会计入GDP。

GDP指标的不足与改进

在衡量国家经济实力、掌握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决策和投资决策时,GDP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但另一方面,GDP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看一下

1、GDP不是经济总量的完美衡量

前面我们提到,GDP不包括非市场经济活动,而这些活动本身理应属于GDP的一部分。在有的发展中国家,这部分活动的价值甚至能达到GDP的20%以上,忽略之后导致GDP统计数据失真。

2、GDP忽略了我们生活的闲暇

闲暇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福利、社会发达和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每个人都要在工作和休闲中实现平衡,当超过临界点后,工作时间越长,创造的GDP越多,但个人的幸福感未必越高。

3、GDP没有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教育福利和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平均寿命

一个发达、成熟、和谐的社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在生病时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是文明社会的最低要求。这些没有反映在GDP中。

4、GDP只是数量指标,不是质量指标

按GDP总量衡量,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我国在科技水平等其他方面的竞争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各地方政府在GDP锦标赛的激励下,“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大搞基建和房地产,通过简单复制实现外延式、铺摊子式的GDP扩张,没有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的地方政府“先污染后治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鉴于GDP统计方法的种种缺欠,大家也都希望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发明了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标,按国籍衡量本国公民在国内外获得的全部收入;发明了人类发展指数(HDI),既包括人均实际GDP,还考虑到了一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发明了绿色GDP指标,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等等。

但这些指标一方面都是建立在GDP指标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本身产生的新的问题并不比GDP少,目前还无法取代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的权威指标。因此,GDP仍旧是当今各国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

GDP衡量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投入能力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6)

哈佛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家、终生教授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

当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了这种经济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也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政。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美国人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做一个美国人而骄傲。罗伯特·肯尼迪所说的话大部分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GDP呢?

今年国家统计gdp指标是什么(解读经济指标二)(7)

答案是GDP高实际上有助于我们过上好生活。

GDP没有衡量我们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国家能够承担得起孩子更好的医疗;

GDP没有衡量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但GDP高的国家能够承担得起更好的教育制度;

GDP没有衡量我们的诗歌之美,但GDP高的国家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阅读和欣赏诗歌;

GDP没有考虑到我们的知识、廉正、勇气、智慧和对国家的热爱,但当人们不用过多关心是否承担得起生活的物质必需品时,这一切美好的品性也容易养成。

简言之,GDP没有直接衡量这些使生活有意义的东西,但它却是衡量了能使我们过上这份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

总结

在本期的内容中,具体介绍了GDP的意义:GDP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金融市场的表现都息息相关、GDP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曾经是官员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

当然GDP指标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也介绍了一些考虑更多其他维度的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