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于知行合一,不可以分开解读,应该齐头并进。

王阳明如何实践知行合一(不要把知行合一分开去解读)(1)

在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有一个核心叫做知行合一。这个是王阳明心学操作实践的一个真理核心,很多人浅显的把知行合一认同为认知和行动。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知行合一,是你在知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行的效果。不可以说把知行合一,分离成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实对于知行合一这一个概念,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一个详细的解读。

王阳明如何实践知行合一(不要把知行合一分开去解读)(2)

有这样一句话,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固有合一并进之说。

有一天,王阳明的学生给王明写信就说:真知就是具备了某一种知识,能够去实践部不足以称为知,这种说法是跟学者提出切实的方法。让他们抓住要点,确立了一个教育,但是如果真的认为行就是知,只怕求学的人只会专求于本心,而遗忘了事物的真理。道理就这样有昏蔽而不通达的地方,这又岂能是知行并进的孔门成法呢?

王阳明如何实践知行合一(不要把知行合一分开去解读)(3)

王阳明在这个地方就给他的学生详细解读了,知行合一中如何运用到实践出的一个道理。

认知的真切笃实,即是实践实践的明察处,即是认知。知行的功夫本来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后世的学者容易把知情分开两截来下功夫,失去了知行的本体,所以才有了知行合一接触并进的一种说法。

真知就是能够去实践,不实践就算不上为知,就像你来信中所说的,知食才吃,这样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前面关于这一点我已经简要谈过,虽然是关键时候,为了挽救时弊而提出来了。然而知行的本体原本如此,并不是我以一己之见妄加论断,临时性的提出这种说法,以起到一时的效果。

王阳明如何实践知行合一(不要把知行合一分开去解读)(4)

一味的探求本心,而遗忘万物之理,这其实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因为万物之理不在我心之外,在我心之外去寻求万物之理,也就没有万物之理了。

心的本体是性,性的本体是理。因此就是有孝敬双亲的心,就有孝敬双亲的道理,没有孝敬双亲的心,就没有孝敬的道理,有忠于国君的心就有忠的道理,没有忠于国君的心,就没有忠的道理。你难道能在我的心外吗?朱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所有学习的东西无非就是心和理,心虽然主宰着身体,但是却统管着天下万物的道理。

王阳明在这个时候详细解读了知行合一,而且王阳明所担心的一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行合一中的弊端。所出现的这个弊端,就是不知道心就是理,在心外寻求万事万物之理,才有昏蔽而不通达的地方。

王阳明如何实践知行合一(不要把知行合一分开去解读)(5)

心只有一个,而心的全部都是侧影而言,成为仁。就心的得宜于事理处而言,称为义。就心的吻合于事理的调理而言,成为理。不可,在心外寻求人,不可在心外寻求义。

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一样,知和行不可分开来解读,心和理也不可分开来念。如果,把心与理一分一合来讲,就形成了一个学者把心和理当做两部分来看待的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如果这样去理解,就产生了只求本性而遗忘理的一个弊端。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中就一再强调心即理,而且王阳明的心学核心也是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