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是自主品牌的价格魔咒;100万,是自主品牌的规模魔咒。中国汽车市场博弈主体众多,在整体市场增速降低至新常态的形势下,爆发性增长已经趋于停滞。市场红利降低,如何突破利润极限和规模极限,是优秀自主品牌的战略难题。在此背景下,吉利和长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正如周瑜和诸葛同时在手心写下了一个“火”字。

lyz和apink哪个红(为什么我看好LYNK而不是WEY)(1)

表面上看,两者采取的是同样的战略:推出更高端的新品牌,以攫取更高端的市场和利润,完成企业升级,实现更高理想。但细究却会发现,两者的路径大相径庭。抽丝剥茧,你可能会跟我得出同样的结论:吉利胜,长城败,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一、自主品牌的未来在全球化

托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福,自主汽车品牌得以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打下了不小的天下。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倘若在其他小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天花板已经出现,再要有爆发性增长,至少在国内,已经变得不现实。下一个爆发点和机遇之窗在哪里?暂且不论新能源,笔者认为,下一个机遇之窗在于国际化——将“窝里横”变成“窝外横”,既然自主品牌在国内能够赢得半边天,在国外,至少在非发达国家,就有赢得半边天的可能性。

但由于国内市场的长期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几乎只关心国内市场,很少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大多数只是满足于出口或者少量的本地化生产。但国际化不只是出口,也不只是本地化生产,而是像跨国公司已经做到的那样,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像华为一样,冲到跨国公司的老家去。

中国,到了需要一家全球化汽车品牌的时期了!未来,能够成功国际化的企业,将会持续发展壮大,否则,即使是国内的市场生存空间,也将被日益压缩。这将是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看到的现实,不会太远。

这就是我们看待LYNK和WEY的战略前提!

二、LYNK的如意算盘

别相信LYNK那些“共享、互联网”、“像手机、服装一样”的公关说辞,想象是容易的,行动是艰难的。如果VOLVO和吉利有重新发明汽车业的技术能力,有没有一个新品牌是无所谓的。

新品牌的功能,承担的不是“重新定义汽车”,而是“新价格、国际化”。

新价格,就是在吉利和volvo之间的价格段,也就是丰田、大众的价格段,这是LYNK最重要的任务。与这个任务相伴而生的,更重要的,是国际化的任务!

lyz和apink哪个红(为什么我看好LYNK而不是WEY)(2)

国际化有两大利益:

1、提价。

如上所述,15万是自主品牌的魔咒,要突破这个魔咒,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来完成,中国消费者认国际化的品牌,而认为所有自主品牌都没有这个能力,当有此需求时,都转向了国际品牌。

2、规模。

VOLVO徒有豪华品牌的形象,但没有强势豪华品牌的规模,规模定生死,VOLVO的命运只能是苟延残喘,像讴歌、凯迪拉克等品牌一样,只能眼睁睁看着BBA一路驰骋的背影。

吉利集团要爆发性增长,就只有一条路——国际化,要国际化,就不能依靠VOLVO,也不能依靠吉利,只能依靠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新品牌。所以LYNK所承担的责任,或者其定位,就很明显了——吉利集团全球化运营的中档汽车品牌。

lyz和apink哪个红(为什么我看好LYNK而不是WEY)(3)

按此定位,LYNK的一系列问题就很清晰了:

1、背书者——VOLVO

2、全球渠道借力——VOLVO

3、全球运营总部——不一定在中国

4、生产——逐步形成多国生产基地

……

三、长城汽车的算盘打得不如吉利响

看完了吉利,再看长城,就会发现长城棋差一着,而要命的重点就在于那三个字——国际化。

没有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即使产品做得再好,也应者寥寥,观致是也!WEY可能会比哈弗的产品设计更漂亮、用材更高级、性能更卓越吗?会!但是,买单的人会有多少呢?

lyz和apink哪个红(为什么我看好LYNK而不是WEY)(4)

没有国际化运营,就永远只是窝里横。

没有国际化运营,企业规模就不可能爆发型增长。长城和吉利,都已经到了迈向国际化的关键期,但长城还没有做好国际化运营的打算。

以此看来,高下立现!

lyz和apink哪个红(为什么我看好LYNK而不是WEY)(5)

顺便说一下长城聚焦战略的成功与失败。

长城一直在宣扬自己的聚焦战略,将哈弗品牌定位于专业SUV品牌,号称其是继Jeep、Land Rover之后的第三个专业SUV品牌,并将“专业、专心、专注”作为圭臬。

姑且不论Jeep、Land Rover诞生的历史原因,单就这两个品牌的市场战略而言,可以轻易的发现这两者不是在坚持自己独特的技术基因,而是在不断向市场妥协——从off-road向on-road转移,争夺巨大的民用市场。当所有汽车品牌都转向on-road SUV之时,当Jeep和Land Rover也转向on-road之时,哈弗所宣称的“专业SUV品牌”、“专业、专心、专注”,就成了一句空话。

哈弗的成功,与其说是所谓“专业SUV品牌”的定位成功,不如说是中国消费升级所导致的SUV市场扩大所带来的成功,也就是说,长城是那头风口上的猪,当然这可不是抹杀长城在设计和技术上的努力,但那不是战略而是执行。

四、总结

自主品牌发展到吉利和长城这个份上,下一个关键的战略步骤就是:全球化。一方面提升溢价能力,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当然它对企业的运营水平要求更高。

LYNK的诞生,本质上就是全球化战略的开启(不知道企业内部是否这么认为),但是WEY的诞生还是延续着观致的思维。

所以我看好前者而非后者!

不知WEY魏建军觉得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