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怎么破音(原来你唱歌破音)(1)

为什么唱歌会有“破音”或“换音”现象呢?有时候我们唱歌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它。这篇文章我就“破音”的现象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所说的“破音”就是感觉声音有突然的变化,就好像一不小心中断了一样。其实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因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

一、声带发音情况突然变化。我们唱歌时声带的张力随着音变高是慢慢增强的,但音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声带要从“拉长”逐渐改变为“缩短”的方法,并且由声带内部的肌肉促使边缘振动才能完成音高的转变。如果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不管是由低到高或是由高到低,改变发音方法的动作太突然,音质就会有“咯噔”式的中断。这就需要我们在唱歌时,在音慢慢变高前“意识”要做好准备,平缓地调整发声系统的运作,不要一到了高音,你可以明显的感到脖子很撑,喉部束紧,那么再往上升,音就会“破裂”。

二、共鸣情况突然变化。大家知道,我们唱出的每个音都有共鸣腔来配合声带所发出的“基音”作共鸣,不管是说话或者唱歌都是如此,没有人说话是不带共鸣的,只不过是多少、强弱的区别。共鸣腔对音色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它可以使声音更加有“磁性”和“质感”。有的人初学唱歌,调节共鸣腔来起声带“基音”共鸣的能力往往很薄弱,动作比较迟钝,不能够及时调节“共鸣量”,这样一唱歌,声音效果前后不一致,就会弱掉,有种“破音”的感觉。因此共鸣腔的调节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声音训练。

三、真假音转换。这一情况是最普遍。有时候一些歌曲是需要真假音转换的音色,是真声(声带闭合良好)到假声(声带被吹出一小洞)。因为发假声(与头声相比较漏气的声音)时声带张力很小,由声带比较“张紧”的状态一下子过渡到“松软”的状态,难免会控制不佳,导致音色出现很大的断层。有的人调节这种“松紧”的技巧不够娴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一点完全可以由“意识”慢慢控制去解决,需要时间去消除这其中的差别。

以上说的就是产生“破音”或者“换音”的几个基本原因。第一种就类似于我们唱高音唱不上去,声音“破裂”,它的强度大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第二种“破音”因为其技巧性很高,是需要一定的声音训练才可以解决。第三种的解决需要靠“意识”的调节,将真假声转换的差别达到最小。其实这三种“破音”都需要意识的调节,唱歌说到底就是意识调节产生的结果,如果我们练习时不能先想一想再练,那么练习再多也是徒劳无功,当然我们也不能那么地“冥思苦想”,这样会使我们发声的肌肉紧张。因此我们只要发现有错误就应该立即停下,然后再去寻找正确的声音,这样学习才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