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词句格式2

三 作品格式安排

上次讲了格式通例,标题、卷数、正文、姓名、序跋和注释,一共六个,这些今后写作品时都会用到。但具体怎样用,我今天讲解一下。

3.1全文抄录

有时作品是全文抄录某一篇文章,这时的格式就是上一堂课讲的,各位可以运用。这里有一张纸,先不计四边的空白,文章一级标题,第一行顶格写,下面可写作者姓名。注意通常这是文章作者,也就是上面标题这文章的作者。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

文章作者的姓名也可以写到第二行。假如你不是这文章的作者,而是抄写者,你把姓名写在这里,最好写清楚某某某"书",有了这个"书"字,可惜避免人家误会你是文章的作者。如上一课介绍的陆柬之《五言兰亭诗》,就是这样写的"书"字。

如果有二级标题,要低一两格写。然后正文都是顶格写的。正文后如果有题跋等说明文字,也要低一两格。

最后是抄写者的姓名,位置是中线以下。中线以下是表示谦卑,中线以上是表示尊敬。如果你写在中线以上,那就是自己尊敬自己了。

什么地方要加注释,可以用双行夹注。一张作品的格式,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开始写作品,对于基本格式要有个了解,而且尽量照基本格式去写,不要随意改动。历史上书法家写作品,确实有格式不一致的情况,但作为初学者,了解格式、遵守格式还是必要的。

格式在一些庄重的作品上比较严格,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2)

这是一块墓志铭原稿,文章出自袁枚之手,有名士王文治书写,格式就非常严格。这是要刻石的,决不能随便乱来。

这是文征明小楷《千字文》,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3)

第一行"千字文"三个字,这是标题,顶格写。然后正文,每格一字,无需空格。正文写完,最后一行低两格写日期、姓名和地点。这是最基本的格式安排,最后一行低一格也可以。

基本格式的意思,就是最常见的,最常用的。你看文征明另一件作品,草书《千字文》,这次不是用格子,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4)

而是依照行线写的。基本格式不变,第一行标题"千字文"顶格,写到最后,这次是低一字落款,写年月、地点,签名。

这张作品上次介绍过,第一行标题,顶格写。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5)

中间正文,也是顶格写。注意正文最后一行只有一个字,现在有一种说法,单字不成行,一行只有一个字太少,不好看。这说法有些道理,但有些时候是避免不了的。写完正文有三行跋,最后是签名,签名换一行也可以的。

文征明作品很多,未必每一张格式都相同,但基本格式还是有的,临时有些变化不等于不懂格式。

沈尹默先生有一本《秋明长短句》,"秋明"是沈先生的室名,这是他的词集。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6)

虽然是手稿,可以看到格式和木版书一样。书名"秋明长短句",顶格。换行,中线以下写作者,"吴兴沈尹默"。然后第一首词"踏莎行",这是二级标题,低了两格。词正文顶格写,因为这词分上阙和下阙,所以上下两端之间有个空格,第二首词"渔家傲",这也是二级标题,所以要跟前面第一个二级标题"踏莎行"一样高低。这标题后有个说明,一个题解,所以再低一格。然后顶格写正文,整本书都是这样。

词集最后有两段跋,第一跋只是说明这些词的创作年份,写的很低。第二段跋文内容比较重要,所以写的比较高,但比正文还是低一格,毕竟不是正文。

沈尹默先生也为别人抄写过诗集,如《澹静卢诗賸》。诗是镇海金磷叟所做,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7)

金是晚清人,去世后,金家后人找到遗稿,请沈先生整理抄录。这不是编一本书,而是誊清旧稿。

《秋明长短句》是真书,这次用行书,比较自由。一级标题是"澹静卢诗剩"。接下来每首诗的标题,都当做一个注释放在诗文的最后。

这是以前文人写诗常见的方式,我想金先生的原稿就是如此。注意"山居"包括三首诗,每首之间用了一个空格加以区分。接下来"野寺",就只有一首诗。

诗都写完了,有一段题跋,说明事情原由。当然是低一格写,这大家都知道了。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8)

上面说的文征明作品也好,沈尹默作品也好,都是有了全部文稿之后开始书写的,所以可以从一级标题开始,从容地安排。但如果只有部分文稿的情况,这怎么安排呢?譬如说一位诗人,如吴昌硕,平时有诗就用一张纸写下来,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把纸对折,装订成册。这些诗在一本诗集中就成了内文,所以平时写起来,标题最多只用二级标题,全部低一格或两格。汇编成书时,可以请人写序言,可以编目录,当然还要起一个总书名,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9)

这时就会用到一级标题。如果你内文那些诗题已经用了一级标题,汇编时就不好办了。所以平时用单张纸写诗文,标题要用得低一些,用二级标题或三级标题,将来装订成册或装裱为手卷,前面可以加其他文字,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0)

一级标题是留给总标题用的。

所以编书有两种,一种是有了全部原稿加以编辑,如吴昌硕《元盖寓卢诗存》,这时从头到尾重抄写一次。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1)

而第二种是平时零碎诗稿直接装订,无须重抄,所以平时写标题,尽量不用一级标题甚至二级标题。学术界相当重视最初的原稿,因为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从书法上说,刚才那种随手写下的墨迹,最具个性。我上次出了一个思考题:"为什么有些诗人写诗,经常把诗题低一两格,有什么好处?"这好处就是刚才讲的,留出一级标题。以前文人聚会,经常喝酒作诗。主人家甚至酒家会提供笔砚和笺纸,给宾客写诗。宴会后就可以马上装订成一本,或装裱成手卷。王羲之《兰亭序》就是兰亭诗集的序言,可惜这诗集的原貌不可见了。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2)

我有一个学生,他是做日本生意的。宴饮之间日方主家也会拿出文房四宝,这学生一看见就头皮发麻,后来经常邀请我去,到这个时候就由我来应付,白吃了好多日本餐。

3.2 部分抄录

书法作品只是表现一个人的神采,记得张怀瓘的话吗?"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

词句写多写少关系不大,很多作品不是全文抄录的。部分抄录是常见的形式,往往是正文先行,标题移后。一上来先写正文,正文是某文章的一段词句。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3)

写完之后,换行,低一格写文章的作者和标题。然后签上书写者的名字,注意位置还是在中线以下。

以《阴符经》为例,全文较长,分上中下三篇。你可以只写其中一篇,如上篇,字数较少。写完后换行低一格写标题,再换一行中线一下签名。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4)

请注意"阴符经上篇"这句话包括了两级标题。有时候我们可以把两级标题分开,把"上篇"当作一个注释在正文之下,注意字号要小一半。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5)

至于要分成两行?两个字可以单行处理,不过单行夹注,位置要靠右点,或者说,单行夹注的位置等于双行夹注的第一行。"上篇"是二级标题,一级标题可以换行写,低一个字,如"褚遂良阴符经",然后签名。

这里你可以看到,当标题移到作品的后面,标题的次序就改变了。全文抄录的标题在作品开始地方,是一级、二级这样的次序,而标题移到后面,是二级标题先出现,然后是一级标题。也就是说,标题后置和标题前置的次序正好相反。你也可以写"节临阴符经",不过这句话不等于一级标题,而是一个题跋了。

如果我想抄录《阴符经》两篇该怎么做?上篇写完,可以用小字写"上篇"两个字,位置刚才讲过了,要靠右一点。然后写中篇词句,写完后加注"中篇"。这样写完了两篇章句,换行低一格写一级标题"阴符经",再换行,中线以下签名。

如果一级标题下有空位,签名也可以写在这一行下面。不过,跟一级标题之间,至少要空一格。

如果你签名不移过来,这样写完以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最后三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白区,空白太大,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6)

有前重后轻之感,不好看。

纠正的方法,是使这三行有长有短,以占领空间,打破这三角形的大块空白。我们来试试,如可以把《阴符经》这一级标题,改为"褚遂良阴符经",把原帖作者姓名一起写出来。

这样有六个字了,不过看起来还没有完全打破三角位。

那就再加两个字,"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这样有八个字,这次比较好了,长短交错,三角形的空白完全打破了。

如果你还想长一点,有什么招数?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7)

那就再加一个字"唐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九个字。

长短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要长就加多点废话。目的是版面看起来舒服,好看,轻重适当。书法版面视觉感受是黑与白的对比,黑白比例的把握非常微妙。

部分抄录的作品举不胜举,临帖出作品,经常有只临写一段的。

把整本书的文字提取出来怎么弄(全文抄录和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注意事项)(18)

这张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的作品,最后写"衡方碑",其实只临了二十多个字。各位也可以试试。谢谢。

本节要点:

· 全文抄录的作品格式。

· 留出一级标题的原因。

· 部分抄录的作品格式

复习思考

· 取智永《千字文》真书"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共56个字,你能写出一张符合格式的书法作品来吗?

· 如果你有几位学书法的朋友,可用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定格式,每人写一首或几首唐诗,然后编订目录,加上总标题书名,成为一册。

如果你只有一个人,那可以自己写多几首诗,最后编订目录,成为一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