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一瞥

——俄罗斯纪行之十七

作者 管益农

夕阳映照下的阿穆尔海湾,显得格外温柔恬静。落日的余辉,给波澜不惊的海面绣上了一层跳跃着金星的花纹。一望无际的大海,宛如一匹硕大无比的蓝色锦缎,在微风中轻拂。远远地站在花岗岩砌成的高岸台阶上,我仿佛伸手就能触到它那滑腻凉爽的质感。

一艘归航的轮船,压低嗓门拉响了汽笛——水手们也怕由于自己的鲁莽,打破海洋世界这难得的美妙的静谧。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1)

坐落在穆拉维耶夫-阿穆尔半岛的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南、西三面濒临日本海,整座城市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由于此行往返都路经此处,所以我就有了较多的时间去相对从容地品味这个海滨之城的魅力。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海参崴原本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叫永明城,传统称海参崴,意思是“海参的港湾”,说明这里是珍稀海产品极为丰富的宝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皇俄国割占,1862年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控制东方”。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2)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3)

从19世纪60年代起,海参崴就一直充当着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碉堡的角色,至今仍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想必是出于保守军事秘密的考虑吧,过去海参崴一直不对外开放,直到1992年才撩开身上神秘的面纱,开始接待外国游客。

大概正是由于海参崴与中国的“血缘”关系,才使我对她别有一番情感,看见一草一木都觉着多了一份亲切。事实上,满清政府将海参崴“割让”给了沙俄,大陆与这个岛城的贸易往来,反而日益活跃起来。作为远东的军事要塞,居民和军队的食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便成了大问题。精明的中国商人看准了这个商机,抢先做起了这方面的生意。他们把牛、羊、猪、鸡、鸭和面粉、茶叶、酒源源不断地运入俄境,再换回海参、海带等海产品回国出售。当时,海参崴的蔬菜供应几乎全部被中国人垄断,向居民提供淡水的任务也主要由中国民工承担。中国人还在这里开了很多饭店、旅馆、茶楼,盖起许多简易的小商店和摊铺。到19世纪90年代,海参崴市中心已经有了类似美国唐人街的中国居民区。据一些俄罗斯老人回忆,这里的大街小巷每天清晨还能听到中国小贩叫卖豆腐的吆喝声。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4)

海参崴最能吸引我的,除了这种割不断的中国“血脉”之外,就是她那“山”、“海”、“城”三者巧夺天工般的独特组合。数百年来,人们依照山丘和海湾起伏蜿蜒的自然走势,建筑起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碧海、青山、民居融为一体,水鸟、山雀、人畜共享天伦;草、木、藻七彩缤纷,山、水、城交相辉映。海涛使山城更加伟岸,山石让大海柔中带刚;海水令人清新愉悦,山地教人宁静致远。

孔子曾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水的流荡自如看成智者的象征,把山的宁静自守看成仁者的象征。老夫子这句千古流传的哲言,我在海参崴仿佛又找到了它的例证。据说,在世界上,大海、山峦和城建如此和谐完美组合的城市,恐怕难以找出第二个。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5)

作为一个开放的商业化城市,海参崴也像流动人口量大的其他城市一样,充溢着喧哗与浮躁。赌场、跳艳舞的夜总会以及宾馆、桑拿浴馆内的色情服务,在这里似乎都是正大光明的赚钱行当。听说海参崴的黑社会也挺活跃,“马匪”(俄罗斯人对黑社会的俗称)抢劫挟持外来人员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翻译总是叮咛我们注意人身安全,不要个人单独行动,夜间最好不要外出。看来,再美丽的地方也还会有阴暗丑陋的一面。

对海参崴印象深的,还有它的火车站。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它是按照俄罗斯17世纪的建筑风格于1912年建成的,端庄稳重,气势恢宏,内部装饰和楼梯虽逾90年,仍保存完好,可以正常使用。其二,它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进入站内,在一处铁道旁可以看到一个用蒸汽机头制作的实物纪念碑,并有一块刻有“9288”的大理石标志物,表明自此到莫斯科的铁路距离是9288公里。其三,它又是亚洲唯一的铁路与海港合一的火车站,陆海客运、货运的相互衔接不费举手之劳,十分便利。

海参崴有250多个历史纪念碑和历史遗址。在我们下榻的赤道宾馆旁边,就耸立着一座马卡洛夫将军纪念碑。马卡洛夫据说是俄罗斯声名显赫的舰队统帅和学者,曾经多次来海参崴巡视,在20世纪初的俄日海战中,由于他乘坐的铁甲舰在旅顺口外触雷爆炸而阵亡。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6)

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小白楼旁,有一个“太平洋舰队战斗史纪念馆”。说是一个馆,实际上只是一般固定在岸上的潜水艇,游客可进入舱内参观,切身体验一把潜水艇战士的生活。在艇的后舱,设有“俄太平洋潜水舰队发展史”图片展。这艘潜水艇,就是二战期间战功卓著的C-56近卫潜艇,它以击沉敌舰10艘、重创5艘的光辉战绩荣获红旗奖章,艇长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游人们纷纷在艇内外照相留念。有趣的是,几名身着迷彩服、负责警卫的俄罗斯海军战士,竟主动上前兜揽生意——每人每次付费20卢布,便可与他们合影。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7)

海参崴是天然不冻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亦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港口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其中国内运输量约400万吨,国外运输量约300万吨。海参崴还建有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远东联邦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俄罗斯自动化和控制过程研究所、俄罗斯应用数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伫立在这片曾经属于中国的故土上,你会有无限的慨叹与遐思。

海参崴港地理位置图(管益农海参崴一瞥)(8)

作者简介:管益农,从军23载,转业后办报28年,在某报社任职多年,资深编辑、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专著有《兵法谋略辞典》等,散文、小小说多篇见诸国内报刊。退休至今仍活跃在采访写作第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