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当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冬日的寒意,温暖的春日赶走了春节的懒惰,“年”似乎就过去了。经过春节鸡鸭鱼肉的胡吃海塞,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对街头“复苏”的美食小吃特别青睐,胡辣汤、小米粥、水煎包、肉盒、茶叶蛋……全新的生活节奏和美食散发的香味,勾起了早晨每一位上班族的味蕾。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1)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2)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3)

2月27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赶到这家胡辣汤店,全程记录美食的诞生过程,感受它“烈焰红唇”的诱惑。

外地汤添加“菏泽味”

凌晨4时的2月,菏泽街头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当大多数市民还沉浸在梦乡中时,马福记胡辣汤的张宁已经起床,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4)

这位来自河南郑州的小伙,祖辈上就有熬制胡辣汤的经历,带着自家祖传的秘方和勤劳的双手,张宁和朋友在5年前开了这家店。

归置桌椅板凳、打扫卫生,张宁就要开始准备配料:木耳、面筋、面筋水、牛羊肉……五年多的熬汤经历,配料多少、牛羊肉重量、面筋放锅的比例,张宁心里跟明镜似的。除了准备工作,起这么大早,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等羊骨头。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5)

“华西县逍遥镇的胡辣汤虽然也是用肉汤做底,但与我们的汤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考虑到菏泽人爱喝羊汤、吃牛羊肉的饮食习惯,入乡随俗,我们的底汤就由羊骨熬制。”谈起胡辣汤的制作,张宁颇为兴奋、侃侃而谈,“用羊骨熬制底汤时,我们还在锅中加入大块鲜牛肉,牛肉熟透以后捞出,冷却、切片,作为后续做汤的配料。此时,底汤就身兼牛肉羊肉两种美味了,可以说,这就是菏泽版的胡辣汤。”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6)

张宁要等的羊骨头来自菏泽城西的“回民街”。作为底汤的主要原材料,羊骨头的挑选颇为讲究,每天凌晨羊骨头送到店内,对于这位祖辈都曾经营此道的熬汤人来说,都要过一下他的“火眼金睛”。排骨、肋骨、脊骨、腿骨都要按重量配比,有出油的、有出汤的,而且必须来自小羊、小牛的骨头和肉,不能冷冻、不能冷藏,每天都要现杀。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7)

“羊骨熬制底汤需要3个小时,这就是要早起的原因,为让热乎乎的胡辣汤在清晨端上餐桌,就必须早起。”对于这样的作息习惯,张宁早已习以为常。

熬汤严谨,仿佛做化学实验

“用羊骨头熬制底汤,才是第一步,后面的每一个步骤都得用心。”张宁一边从熬制底汤的大锅里取出一桶羊汤,一边倒进熬制胡辣汤的大锅,“这一大锅胡辣汤需要一桶羊汤,其他的配料也得按比例配置。”

捞面筋、切片,冷却牛肉、切块,搓木耳、下锅,在这间不足4平方米的狭小操作间里,张宁在辗转腾挪、舞蹈弄棒之下,各种食材已经被烩到一个锅里了。“这一锅胡辣汤需要两笊篱面筋,十斤左右,木耳和牛肉也要定量,多不得,也少不得。”张宁说。

“食材全部配置完毕,就轮到最重要的一步了:放秘方佐料。”店里的另一位师傅吕船辉前来帮把手,领出店里的秘制佐料,“佐料里有白芷、丁香、豆蔻等近三十种大料和中药材,一桶羊汤配8两秘制佐料,错不得。”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8)

吕船辉一边拿着铝碗,一边从屋里端出天秤,一点点添加,仔细得很!“别小瞧这点儿佐料,胡辣汤的味道全靠它呢!”张宁一边拿起一米多长的大勺搅拌,一边接过佐料缓缓散入。

“有时候说,熬汤还真是体力活,这个大勺,这么大的锅,很费体力。”忙碌之余,张宁开起玩笑,“熬汤除了费体力还得心细,散进锅的佐料,在大锅底端的龙头出口处,最容易粘底不化,得放出小半桶回炉重新配置。”

为配制秘方佐料,他喝了一千多碗胡辣汤

“开锅!”随着门外大姐的一阵催促,“整装待发”的一大锅汤开始熬制,盖上锅盖,距离汤沸尚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候,张宁才有机会坐下来,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起他自己。

原来,张宁是退伍兵,在菏泽有很多战友和朋友。他们每次在河南相聚,战友们都留恋于河南逍遥镇的胡辣汤,正是如此,他才有了和战友一起在菏泽经验胡辣汤店的想法。

“要做出菏泽自己口味的胡辣汤,除了融于羊汤、牛肉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秘制的佐料,因为,汤的口味全部是由佐料来决定的。”张宁说,“要满足菏泽人的口味,就必须反馈朋友之间的意见。太麻、太辣、太咸,而且肉质和面筋都比较烂,这是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的特点。为此,朋友们都学着我的方言,跟我闹说‘信球辣’,所以,我得重新调制佐料。”

张宁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因为秘制佐料中含有多种大料和中药材,有的增香味、有的去腥臭、有的提辛辣、有的助消化,哪种大料需要多少,按什么比例配制,着实让五年前刚创业的张宁犯了难。

“为了适应菏泽本地人的口味,减少辛辣对应的大料,我不断尝试,喝一次换一次、尝一次调一次。配出这个独家秘方,我喝了一千多碗胡辣汤。那段时间,受辛辣味影响,我的嗅觉、味觉都似乎要退化了。”张宁说,“现在口味的胡辣汤受市民追捧,店里生意红火,很大程度上就依靠这个秘方,曾经有人愿意出五万元钱购买,被我果断拒绝了。”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9)

一天400碗,供不应求成常态

出锅!经过一个早上的熬制,香味扑鼻的胡辣汤终于可以见客了。此时的小店,早已经有客人拿着号牌在窗口排起了长队。

眼看客人接踵而至,张宁似乎又打起了精神,从操作间一桶一桶地将胡辣汤领到打饭窗口,“哗”,全部倒进打饭的铁锅中,蠕动的面筋、晶莹的木耳、鲜嫩的牛肉,漂浮在金黄色的鲜汤面上,直叫人看得饥肠辘辘。

晚上菏泽老式胡辣汤推荐(牡丹晚报一碗胡辣汤)(10)

“来一碗汤,一个肉盒,再加两块钱的面泡!”

“我的两碗汤,打包!我的牌早就给你了,先给我盛吧!”

眼看食客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打饭的大姐连忙招呼:“别着急,都有,都有!”

端起胡辣汤,顾客们一个个拥入小店,人挨人、座挨座,争先恐后地盛上一小盘免费咸菜,就着脆生生的肉盒,用小勺挖一口胡辣汤送进口中,鲜嫩浓香的牛肉、刚刚过油的焦脆肉盒、丝滑的面筋,一口下去,满口生津,辛辣酸爽,两口下肚,胡椒的暗辣又隐隐约约地泛上来,既开胃又暖胃,一碗喝下去浑身微汗,而且嘴里一直保持着那种热乎乎的辣劲,嘴唇微微泛红,但食客们依然甘之若饴。

“每天自早上六七点开始,到店里的顾客就不曾断过,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以后,期间不断翻桌,有时候客人都找不到位子,每天对外卖400碗以上,连肉盒都卖到300多个,我收拾、洗刷碗筷都是应接不暇。”店内服务人员唐红艳说。

张宁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正是因为胡辣汤的配料独特,料味丰富,在喝汤时才会有前辣、后辣、明辣、暗辣的感觉,对味蕾和口腔既是一种挑逗,又是一种挑战,若要味蕾承受它烈火般的激情,就需要主食的辅佐,所以,喝口胡辣汤,吃一口肉盒或面泡,再搭配上咸淡可口的咸菜,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