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是现在很多人选择解压的方式,但是电影的发展史又是什么呢?西瓜视频创作人——阿贵录像厅带你了解更多关于电影的故事。

第一位进入国内(大陆)拍摄影片的香港人就是吴思远先生,他也是继陈嘉上之后任香港金像奖主席最长的一位,香港电影教父级人物,香港思远影业集团的董事长。上个世纪79年代初,因为邵氏电影商业氛围浓重,也没有一套很好的体制提携新人,加之邹文怀,何冠昌等邵氏元老级人物自立门户。一直处于副导演的吴思远也是蓄势待发,就在这个时候一家一直拍摄粤语片的小明星公司急需转型。老板黄滔便问兼职的邵氏剪辑师有没有好的导演推荐。于是吴思远就被这个老板发现了。

香港电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香港电影教父)(1)

那个时候的吴思远还没有多少名气,制片考虑到票房的问题,要求他必须挂师傅(罗臻)的名一起发行,吴思远也是在征得师傅的同意下接下了这个人生指导的第一部电影《疯狂杀手》,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几乎是惨败,而老板黄涛也不得不放弃剩下两部片子的拍摄计划。这次的失败也给了吴思远沉重的打击。

香港电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香港电影教父)(2)

但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摄影师华侨找到了吴思远,并表示自己愿意投资拍摄新的电影,在经历过这次的失败之后,吴思远痛定思痛,告诉自己一定要改变风格,他摒弃了之前靠布景完成的外景拍摄,整片全部实景取材,而且找来了会真功夫的陈星和陈观泰两位担任主角。这部所有的投资才十多万港币的小成本电影,当时获得了一百七十三万港币的绝佳票房。而吴思远也凭借该片跻身于一线导演的行列。

香港电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香港电影教父)(3)

随后香港思远影业公司应运而生,武打片奠定了他在香港影坛的地位。吴思远也开始突破自己,尝试其他类型题材的影片,1975年的《廉政风暴》改写了全靠“编剧“完成影片的局面,虽然影片上映遇到了很多麻烦,片审不过,过于真实等等但上映之后凭借异类的题材和接地气的风格,还是大获全胜。

香港电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香港电影教父)(4)

在这之后,他的思远影业发掘了包括武侠金牌导演徐克,功夫动作巨星成龙等众多优秀的电影人,集编剧、导演、制片、监制于一身的他不但改变了近30年靠布景拍摄影片的传统,更是不拘一格的将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搬上银幕。

香港电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香港电影教父)(5)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不妨点击下方链接或者关注西瓜视频创作人”阿贵录像厅“,那里还有更多的干货,以及更多的”涨知识“、”涨技能“的优质作者和内容等你来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