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提前恭贺新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提前恭贺新年(大年初一恭贺新春)

提前恭贺新年

百节年为首。今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中国人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此刻,最浓的是亲情,最美的是笑脸,烦恼抛在脑后,祝福献给新年!

在古代,“春节”有元日、新岁、元正、元旦、正旦、三元日等多个名称,日期也多次变化。从起源上来看,春节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或“过大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

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照此推算,己亥猪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来的第105个春节。

闲话初一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 大年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同辈亲友也会互相登门拜年,施礼道贺。

拜年礼仪

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小提醒:左右手反过来,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的,春节拜年可千万别搞错!)

春节食俗

吃年糕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吃饺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吃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吃面条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新年快乐

说中,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地方保存着,除夕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年里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一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春节,最讲究的是全家大团圆,在外地工作的人再远也要赶回家过年。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在新年里合家欢聚,幸福美满!

(内容整理自中国网,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涨知识,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