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认清真实世界的过程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不受管束、放肆吃喝、尽情玩耍,好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停止精神内耗的九个好习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停止精神内耗的九个好习惯(听听北大教授海闻指出的人生真相)

停止精神内耗的九个好习惯

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认清真实世界的过程。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不受管束、放肆吃喝、尽情玩耍,好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成年后的世界却大不一样,求而不得的痛苦、事与愿违的无奈、不被承认的煎熬、天涯星散的孤独……人生艰难,无非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在意义感缺失的当下,我们如何停止精神内耗,调整心态、拥抱未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结合自身经历和阅读感悟,对年轻一代的困惑进行观察和思考。

海闻教授

作为北大原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原院长、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的经济学博士,海闻曾与林毅夫、易纲等人创办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南下深圳创办北大汇丰商学院、北大国际法学院,又远赴英国牛津郡创办北大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这是中国高校首次在海外投资、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的校区——成功的光环之下,更可贵的是海闻教授能够理解和共情年轻人的挣扎和迷茫。

他的《海闻浅论:教育卷》将对青年人的关切娓娓道来,或许能缓解我们的迷茫,激励我们直面困难,勇往直前。

01 怎样与不确定性共存?

“生活里很多事都难以预料,我总是生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中。”

“想到自己的人生规划可能受到各种不可抗力的阻碍,我就失去了拼搏的动力。”

海闻教授说:

北大教授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既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也有很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未来,不知还有多少不满与遗憾在等待着你们,竞争的激烈可能会让你“压力山大”,平庸的现实可能会让你失去激情。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在这个时代已有诸多不易,解决人和人的问题更面临诸多挑战,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人生要懂得改变。这里的改变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改变世界;二是要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改变世界?一方面,不断改变世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本来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改变环境,从而实现理想,获得成功。为什么还要改变自己?这是因为世界始终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全面和彻底,我们需要不断补充和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同时,我们自己在思想、认识、能力上也并不都是完美的,也多有缺陷。伟人从来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迅速及时纠正的人。人要学会坚持,但不能固执;人要有自信,但不能自负。只有懂得改变,懂得调整,我们才能适应环境,驾驭环境,实现目标,获得成功。

02 年龄焦虑怎么破?

“感觉目前做的工作没有意义,浪费了大好青春。”

“毕业后,老同学纷纷结婚生子安稳下来,我还在读书、打工,一事无成,越发感到年龄焦虑。”

“开始有小孩子叫我叔叔了,可我觉得我也还是个孩子。”

海闻教授说:

其实年轻人不必急于获得成功。很多人说你们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要我说,也没那么重要。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农民,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学者。我并不否认第一份工作本身很重要,但这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更应把第一份工作当作磨炼和积累的重要阶段。《荀子》里有这样一句:“能积微者速成”。当你们思考应该怎样珍惜时间的时候,先从不浪费时间开始;当你们思考应该怎样实现理想的时候,先从当下具体的事情做起。不囿于一时的得失喜悲,即便在寒冬里也要想着不远的春天。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努力的意义,要相信生命自有其韧性,你的所有经历和思考会指引你选择心中向往的方向。只要永远不让心里的火焰熄灭,成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积累和坚持的。著名导演李安早年在美国电影界打拼多年无果,失业6年,甚至一度打算去学最热门的计算机改变生活,但在妻子的提醒与支持下,他坚持了自己的梦想,然后有了《推手》,有了《喜宴》,再后来有了《卧虎藏龙》,有了美国主流社会所推崇的《断背山》,以及风靡世界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生的路很长,不要囿于一时的得与失。走出校园,只是你们作为社会人的开始,在你们长达30年、40年甚至更长的职业生涯中,未来的5年仅仅是一个开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有把眼界放开、放远,你们才能超越当下,看到另一种可能和一个更大的世界。

导演李安 图片来源:《十三邀》

03 青年人如何面对质疑?

“长辈们总说一代不如一代,让我觉得好无奈。”

“虽然不愿听这样的话,但我确实没有什么成就能反驳他们。”

“难道我们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吗?”

海闻教授说:

我们这一代人即将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世界将属于今天的年轻人。扎克伯格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现在轮到我们来做一些伟大的事了。”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新新人类”有其独特的性格。你们充满活力,个性独立,不拘一格,富有创意,做事满不在乎,而又全力以赴。这是你们的特点,也是优点。满不在乎不是玩世不恭,不是没有理想和使命,而是不拘泥于传统,不畏惧权威,不留恋名利,不在乎得失。

人生路上难免会有失意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在乎暂时的得失成败,在不顺的时候更要意志坚定,勇敢执着。人生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我更希望你们学会享受奋斗的过程与沿途的风景,对结果不必过于在乎。说实在的,创新引领和追求卓越都不是容易的事,往往需要与众不同,还要面对世俗的不解、利益的冲突,甚至制度的制约。只有明确自己的使命,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在乎别人质疑的眼神和短视的批评,才能坚持到底,获得成功。

当然,满不在乎只是一种心态,改革创新和追求卓越更需要全力以赴,要使出“洪荒之力”来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战胜每一个挑战,积极完成每一个步骤。成功的人大多注重细节且追求完美。对于全力以赴的人,成功只是必然。

04 压力太大,可以躺平吗?

“我的生活状态:卷又卷不赢,躺也躺不平。”

“一旦认清了自己的软弱,我就是无敌的——摆烂。”

海闻教授说:

最近,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叫“内卷”,到处都在用。我不懂,就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原来“内卷”本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现在被用来描述在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加剧的一种社会现象。我还搜索了一下“怎样避免内卷?”答案包括移民、出家、当“卷王”,还有就是“躺平”。

面对未来的人生,你们该如何选择?如何实践?作为老师和学长,我希望你们无论面对什么环境,不管“内卷”或者“外卷”都要做到不焦虑、不灰心、不放弃、不“躺平”。我们要像100多年前的北大学生一样,始终充满热情,“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面对未来的人生,我们必须要高瞻远瞩。这个“高”,就是境界之高,理想之高。要把个人的命运与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就能登高望远、举目千里、鉴往知来、发愤图强,反之则容易目光短浅、坐井观天、急功近利、苟且偷安。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才能有宽阔长远的视野,才能淡定地面对困难的环境,乐观地看待历史和未来,从容地应对好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人活百年,亦如航船劈波于大洋,要想行得稳,学问无疑是重要的“压舱石”。学习应是终身的。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曾在京师大学堂任讲席的林纾先生认为,“读书如积谷愈多,总得救荒之一日"。唯有不断学习,才有“稳”的底气,“稳”的能力,才能心中沉稳,脚下安稳,才能致远,才能有为。

林纾先生 图片来源:北大校史馆

海闻教授的金玉良言还有更多:

1.“海阔天空地想”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而且要有自由的思想,就是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去做事情,想象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

2.“海阔天空地想”和“脚踏实地地干”这两种精神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可能是比较完美的状态。虽然二者确实不太容易结合,但还是要努力地去做。

3.有主意的人往往很多,但是能把主意落实下来的人并不太多。如果不注重细节,只有一个主意,而没有人去落实,还是不能成功。

4.我就比较喜欢做一些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这件事情我认为方向对,而且将来是一定能做成的,那我就会去做。

5.年轻人既要去想大事,又要具体落实。不能丢掉理想,也不要看不起小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

6.千万不要太过于计较年轻时候多学两年的时间……这好比盖房子,别人盖到两层的时候你还在往下挖地基,这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要相信只要地基打好了,你的房子最终会比别人的高。

7.不要觉得学习深造几年会耽误你工作,人生中像你们现在这样全日制学习的时间不多,而工作的时间还有很长。

8.人生是长跑,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坚持不懈地打好基础,将来做什么都会受益。

9.读书多了,积累多了,即使将来年龄大了,也依然有知识能力,依然有发展空间,社会依然会需要你。

……

海闻教授对青年人的勉励劝诫,或许是打开心结的一把钥匙,能够让青年人走出精神内耗,拥抱生命中的坎坷与坦途。

海闻老师的哪句话最打动你

在留言区里聊一聊吧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新书

海闻浅论:教育卷

作者:海闻

海闻教授四十余年躬身教育界,治学、教学、办学的观点和思考,以及对中国商学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所思、所想。

-End-

观点资料来源:《海闻浅论:教育卷》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

当北大教授在未名湖放入一条鱼......

世界上离中国最远的国家,盘点它对自我的十大误解

从恐惧走向浪漫的想象?你所不知道的风的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