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傍晚的惠州大街上车流滚滚,寒风料峭,大部分人行色匆匆赶着回家。

昨夜雨疏风骤,今日晴空万里,寒潮刚过,天空一碧如洗,西方黄灰色的天空上,一弯月牙和一颗明亮的星星紧紧挨在一起!天还亮着,其他的星辰都躲在夕照的天幕里,唯有这两颗亮晶晶的东西高悬在天穹上引人注目——不少人停下脚步关注着这个有意思的天象。

路灯璀璨,星月齐辉,这就是天文学上“星月相伴”的景象。天上星星很多,星月相伴也很常见,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因为月亮太大而星星太小,对比并不强烈,只有亮度可达-4.6等的金星遇到亮度-10等的新月,才有如此壮观的效果。所以,这种天象也叫做“金星合月”!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1)

金星伴月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2)

金星伴月

记得2015年7月18日也有类似的奇观,那次是最壮观的“双星伴月”,主角是新月、金星、木星。三颗星星组成一个笑脸,被网友戏称为“星月笑脸”图。笑脸中的左眼是金星(当时是-4等),吐着金黄色的光芒,右眼是木星(当时是-2等),泛着浅黄色的光辉。

其他时候也有“双星伴月”或者“三星伴月”等等,但是没有金星、木星等巨星(肉眼里的亮度)的参与,视觉效果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光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的夜空里能看到几个星星?

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能有一两个灯泡都很不错了,而且农网不稳定,停电那是家常便饭。没有电的晚上,星星、月亮、煤油灯就是我们的三光。煤油灯烧久了家里又一股味道,玻璃灯罩上也是黑黢黢的一片,家里人怕浪费煤油,所以把火焰调的小小的。昏黄如豆的火焰旁,太婆还在用她颤巍巍的手剥豆子,脸上的皱纹被映照得格外深。

孩子们精力总是充沛,除了写作业,其他时间都是如此。黑洞洞的家里除了睡觉实在想不到有啥好玩的,所以星光、月光、萤火虫就是大家的三光。没有手机电视诱惑,大家的视力特别好,没有雾霾和光污染,夜晚的天空大部分星河灿烂。什么三星伴月、五星连珠,大家看得多了也没觉得奇怪。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3)

双星伴月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4)

双星伴月

一晃几十年过去,山人有幸在广东见到了“七星伴月”这种牌子的月饼,说实话,这玩意不符合咱的胃口。既然扯到星星,为何不把五仁月饼改名叫“五星连珠”?或者把火腿馅料(金华火腿出名)的月饼改名叫金星伴月或者火星伴月好了,起码也是意境深远……

说到意境深远,让山人想到几个人,一者李叔同,二者王静安,三者陈寅恪,四者周树人。他们的一辈子各有各的精彩——李先生追求人生真谛,周先生追求民族真谛,王和陈追求的是文化真谛。所以王和陈即是同事,精神上也是师徒。

1929年6月3日,在国学大师王静安先生去世两周年之际,清华国学研究院师生集资建起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就是他的相知陈寅恪先生撰写的:“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先生这种追求真理的、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这种精神,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

陈寅恪也如同王国维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服输,不从众,不屈服。在岭南最艰难的十年,他一言不发双目失明,然而在他眼前的一片黑暗和双耳的嘈杂纷纷中,他的内心依旧存留一片净土,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光芒万丈!

有学问的人很多,坚守底线毫不屈服的人不多,二者合一凤毛麟角,故知识分子常有而大师不常有,仅此而已,而已而已。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5)

晚年的陈寅恪

华灯初上看北京(华灯之上金星伴月)(6)

四大导师

,